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儿童
  • 3篇川崎
  • 3篇川崎病
  • 2篇选择素
  • 2篇腭裂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哮喘
  • 2篇患儿
  • 2篇艾森克
  • 2篇艾森克个性
  • 2篇艾森克个性问...
  • 2篇P-选择素
  • 2篇唇腭裂
  • 1篇蛋白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态

机构

  • 6篇湖南省儿童医...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0篇胡建芬
  • 4篇张林
  • 3篇隆彩霞
  • 3篇罗海燕
  • 2篇张慧中
  • 2篇顾洪亮
  • 2篇张少明
  • 2篇王平
  • 2篇钱耀琴
  • 1篇周舟
  • 1篇胡彬
  • 1篇邓永超
  • 1篇马乐龙
  • 1篇赵蕊
  • 1篇伍江雁
  • 1篇杨龙贵

传媒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中...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川崎病低蛋白血症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低蛋白血症与炎症反应及肝功能的关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川崎病患儿196例,入院时行血常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尿常规等检测,根据血清白蛋白(ALb)浓度分为低蛋白血症组(ALb<35 g/L)136例和ALb正常组(ALb≥35 g/L)60例,比较两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CRP、ESR、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低蛋白血症组的ESR、CRP高于ALb正常组,HB低于ALb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ALT、AST、总胆汁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川崎病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的剧烈程度有关,而与肝功能损害无明显关系。
胡建芬罗海燕隆彩霞张林马乐龙
关键词:川崎病低蛋白血症炎症反应
降钙素原半定量对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细菌感染性标志物。某些研究已报道了PCT定量检测在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目前,有一种半定量PCT检测试剂盒能快速检测出结果且需血量少。在成人疾病研究中显示,这种半定量PCT检测方法以2.0ng/mL为临界值时诊断细菌性脓毒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PCT定量检测法。
张林赵蕊胡建芬胡彬周舟邓永超
关键词:脓毒症婴儿降钙素
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比川崎病(KD)与不完全川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不完全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CAL)的高危因素.[方法]根据有无CAL分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表现;根据KD诊断标准分为不完全KD组和典型KD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将KD并CAL的病例分为不完全KD组和典型KD组,分析不完全KD并发CAL的高危因素.[结果]比较有无CAL两组的临床表现,有CAL组患者出现皮疹与口唇皲裂的例数较低;不完全KD组患者年龄较小,确诊时间较晚,使用IVIG的时间也延迟,而炎症指标CRP、ESR水平不如典型KD组增高显著;不完全KD并CAL发生率高于典型KD组,年龄与使用静脉用两种球蛋白(IVIG)时的热程是不完全KD并发CAL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结论]不完全KD并CAL的发生率高于典型KD者,对于年龄较小,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应早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
胡建芬罗海燕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调查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求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少年儿童的个性状态。方法调查对象包括7~17岁50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组和年龄相仿的正常少年儿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Junior)进行个性调查。结果EPQ(Junior)量表(T分)两组总体情况相比较患儿异常例数高于对照组(P<0.005),各项量表(T分)及多项量表(T分)也是患儿组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唇腭裂少年儿童造成个性不良与唇腭裂畸形有关,所以在矫治唇腭裂的同时也必须注意个性不良的防治。
张慧中胡建芬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
先天性唇腭裂早期手术患儿个性状态的随访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对先天性唇腭裂早期手术与早期未作手术的患儿以及与正常少年儿童进行个性问卷调查 ,明确早期手术是否有利于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个性发展。方法 调查分 3组进行。手术组是在 2岁前作唇腭裂手术的患儿 5 0例 ,未手术组是未在 2岁前作唇腭裂手术 ,另设年龄相仿的正常少年儿童作为正常组 ,例数均为 5 0例 ,3组均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儿童 )进行个性调查。结果  [EPQ](Junior)量表 (T分 ) 3组总体情况相比较 ,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 ,P <0 .0 5。手术组与正常组比较 ,P >0 .0 5。问卷各量表 (T分 )及多项量表 (T分 ) 3组比较结果 ,手术组与未手术组比较 ,P <0 .0 5 ;与正常组比较 ,P >0 .0 5。结论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个性不良与唇腭裂畸形有关 ,早期适时进行修补手术 ,可防止向不良个性发展。
胡建芬张慧中
关键词:先天性唇腭裂艾森克个性问卷早期手术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1~7月门诊及住院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急腹症患儿及同期来院体检的25名健康儿童纳入该研究。入院后采用ELISA检测血清HMGB1水平。根据手术所见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将患儿分为急性阑尾炎组(n=28)和非急性阑尾炎急腹症组(n=35)。结果急性阑尾炎组和非急性阑尾炎急腹症组外周血WBC、血清HMGB1均显著高于健康儿童组(P〈0.01)。急性阑尾炎组血清HMGB1高于非急性阑尾炎急腹症组(中位数32.9 ng/mL vs 22.0 ng/mL,P〈0.01)。HMGB1诊断儿童急性阑尾炎的最佳阈值为28.0 ng/mL,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82.9%,曲线下面积为0.765(95%CI 0.638~0.893),准确度为77.8%。结论 HMGB1对儿童急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胡建芬伍江雁张林杨龙贵隆彩霞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急腹症儿童
川崎病易感性与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新进展
2011年
川崎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不同的种族群体的患病率不同。大量证据显示KD在某些特定人群发病率升高,整个亚裔人群高于非亚裔人群。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KD易感基因的研究作一综述。
胡建芬罗海燕
关键词:川崎病易感性基因多态性
140例儿童人苍白杆菌败血症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调查儿童人苍白杆菌败血症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败血症住院患儿血液培养分离出的140株人苍白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人苍白杆菌的140例败血症患儿年龄以29 d^5岁为主(83.6%),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科(30.7%)、呼吸内科(22.1%)、心血管内科(17.9%);患儿多伴有呼吸道症状(80.7%)及发热(68.6%)。人苍白杆菌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达90%以上,对头孢吡肟、厄它培南、亚胺培南、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美罗培南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分别为9.3%、9.3%、3.6%、0.7%、0.7%、0。结论:人苍白杆菌可致儿童败血症,其耐药率较高;治疗可选用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等敏感性较高的药物。
胡建芬隆彩霞张林
关键词:人苍白杆菌败血症耐药性儿童
氯雷他定对哮喘儿童P-选择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0年
为评价氯雷他定对哮喘儿童血浆P-选择素表达的抑制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意义。应用^(125)I-SZ-51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放免法,测定60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浆P-选择素水平。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采用吸入激素+氯雷他定治疗×24周;对照组(30例)单用吸入激素治疗。结果显示:缓解期,治疗组血浆P-选择素水平、肺功能、临床综合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和改善,差异显著(P均<0.01)。提示氯雷他定具有抑制P-选择素表达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变应性炎症,改善哮喘儿童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可作为辅佐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之一。
钱耀琴顾洪亮张少明王平胡建芬
关键词:氯雷他定P-选择素哮喘儿童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粘附分子P 选择素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12 5I SZ 5 1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放免法 ,测定了 72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哮喘患儿血浆P 选择素水平和肺功能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 (PEF)。结果 显示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P 选择素平均水平 (18.6 9±5 .15 )ng/ml ,比正常对照组 (10 .2 8± 1.36 )ng/ml明显升高 (P <0 .0 0 1)。其中重度发作组为 (2 4.36± 5 .5 9)ng/ml较轻、中度发作组 (14.2 9± 0 .91)、(17.43± 1.75 )ng/ml明显升高 ,3组差别非常显著 (P <0 .0 0 1)。同时显示 ,随着P 选择素水平升高 ,肺功能FEV1、PEF值下降亦愈明显 ;缓解期各组哮喘患儿血浆P 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 ,肺功能改善。结论 提示粘附分子P 选择素在哮喘的急性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表达可能成为气道急性炎变的标志。测定P 选择素水平为哮喘的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较好的实验室参数。
钱耀琴顾洪亮张少明王平胡建芬
关键词:哮喘P-选择素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