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聂秋生

作品数:34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气象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0篇气象
  • 9篇风能
  • 9篇风能资源
  • 3篇早稻
  • 3篇风电
  • 3篇风电场
  • 3篇高温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农业
  • 2篇芙蓉李
  • 2篇风能资源开发...
  • 2篇干旱
  • 2篇储量
  • 2篇值模拟
  • 1篇氮量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地形

机构

  • 31篇江西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气象局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湖南省气象科...
  • 1篇南昌工学院
  • 1篇江西省气候中...
  • 1篇江西省农业气...

作者

  • 31篇聂秋生
  • 7篇贺志明
  • 4篇吴琼
  • 3篇马中元
  • 3篇陈双溪
  • 3篇黄淑娥
  • 3篇刘东海
  • 3篇蔡哲
  • 3篇曾辉
  • 3篇徐卫民
  • 2篇何财福
  • 2篇刘晓燕
  • 2篇王怀清
  • 2篇桂保玉
  • 2篇田俊
  • 2篇李迎春
  • 2篇黎健
  • 1篇刘文泉
  • 1篇罗云峰
  • 1篇辜晓青

传媒

  • 8篇气象与减灾研...
  • 3篇资源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江西气象科技
  • 2篇气象软科学
  • 1篇江西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江西能源
  • 1篇气象水文海洋...
  • 1篇“促进中部地...
  • 1篇江西省气象部...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冈芙蓉李落花落果发生规律及其动态模拟初探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平行观测、调查取样等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揭示了宁冈芙蓉李落花落果的生物规律及主要气象影响因素,建立了其动态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减少落花落果的技术措施。
石潇聂秋生庞现德李冠根
关键词:芙蓉李落花落果防御措施
全文增补中
核电站评价区域龙卷风的统计与天气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1971~2005年龙卷风事件资料,针对彭泽核电站评价区域内龙卷风的时空分布、地域分布、天气系统等特征,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域调查面积约23.58km2,涉及5省22个设区市163个县(市、区),出现龙卷风共151次,平均每年4.31次,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的3~8月之间,且多数发生在16:00~19:00时。龙卷风事件主要发生于长江沿岸和鄱阳湖周边的平原地区,丘陵岗地和山地很少出现。龙卷风的影响系统主要有冷锋、暖气团、静止锋、飑线和热带气旋等天气系统,表明低层暖湿、中高层干冷是龙卷风形成的基本层结条件之一。
曾辉马中元聂秋生
关键词:龙卷风
江西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聂秋生刘晓燕
关键词:风能资源评价风资料风力资源风电场风资源评估
文献传递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动态监测2003年江西夏季高温干旱被引量:7
2005年
首先介绍了利用正午前后极轨气象卫星4、2、1通道合成资料,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地表高温分布图的方法。然后结合江西省高分辨率耕地分布资料,分区计算出耕地高温干旱面积。另外,还采用图像镶嵌法和统计折算法,消除云的影响,以实现高温干旱的动态监测。
辜晓青王怀清聂秋生黄淑娥
关键词:气象卫星高温干旱动态监测
江西省干旱遥感监测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江西省干旱大面积发生和丘陵地形与植被覆盖的特点,以极轨气象卫星资料为信息源,对干旱遥感监测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江西省干旱发生特点、天气条件和遥感信息源等分析,并对多种干旱遥感方法比较,认为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最适合本区域的干旱遥感监测应用。通过对2003年江西省特大干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发生期,植被供水指数主要分布在6-15,这个指数范围主要是针对有植被覆盖的下垫面发生的干旱,对于裸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下垫面不适用。
黄淑娥聂秋生祝必琴王怀清
关键词:干旱遥感研究
对农业气象科技支撑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针对目前农业气象科技支撑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推进现代农业气象科技发展,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朱玉洁杨霏云董章杭聂秋生
关键词:农业气象
温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以杂交稻淦鑫203和常规稻中531为试验材料,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研究了温度与施氮量互作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38℃高温下还是在自然温度下,中531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较低,但崩解值较高,而淦鑫203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消减值较高,崩解值较低;在施用高氮量下,与自然温度相比,高温增加了2个品种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而在施用正常氮量下高温降低了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施用高氮量或正常氮量条件下,与自然温度相比,高温降低了2个品种的峰值粘度、保持粘度、崩解值和最终粘度,显著提高了消减值;在高温条件下,2个品种高氮处理的RVA谱特征值(除消减值外)的降幅低于正常氮素处理的。
聂秋生杨军
关键词:高温施氮量早稻RVA谱稻米品质
江西省风电场气象风险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为找出江西省风电场运营的气象灾害风险,保障其风电场的安全运营,本文利用江西省1959年-2009年87个气象站温度、雷暴、积冰、气象灾情、热带气旋等资料分析了江西省风电场的气象风险及其特征。研究表明:低温、台风对江西省风电场基本不构成危害;江西省风电场的主要气象风险是雷暴和积冰。江西省雷暴发生频率较高,年均雷暴日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山地多平原少,沿江或沿湖地区较少,内陆较多。8月达到最高值,冬季最少;高山地区积冰日数、积冰直径、重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庐山年均积冰日数为77天,极端最大积冰直径为175、266mm,最大积冰重量高达(3.4~5.4)kg/m。在影响风电场的诸多气象风险中,积冰是目前较难解决的问题。
吴琼贺志明聂秋生桂保玉邹海波
关键词:风电场雷暴积冰
早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气象指标试验研究被引量:20
2013年
以杂交稻品种淦鑫203为试验材料,于乳熟初期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日最高气温34~39℃高温控制试验,以同期自然温度为对照,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组材料结实率、秕谷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4个与早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密切相关的因子进行分析,以探讨早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气象等级指标。结果表明,早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气象指标可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日最高气温达35℃持续5d或36℃持续4d或37℃持续3~4d或≥38℃持续3d,为轻度高温热害;日最高气温达35℃持续6~8d或36~37℃持续5d或≥38℃持续4~5d,为中度高温热害;日最高气温达35℃持续8d以上或≥36℃持续6d及以上,为重度高温热害。本文建立的高温热害指标不仅考虑了高温强度和持续时间,且综合考虑了它们之间的相互配置,每个灾害等级均有各自的临界日最高气温和对应的持续时间,对高温热害的识别性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为早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及区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田俊聂秋生崔海建
关键词:早稻高温热害气象指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颖花分化期低温处理对早稻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以超级杂交稻金优458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17℃和15℃两个低温水平,对颖花分化期的盆栽水稻处理3d后(17℃3d和15℃3d分别为T1和T2),以大田盆栽为对照(CK),测定低温处理解除后0~32d早稻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光响应参数、SPAD值及产量构成因子,以探讨低温对早稻叶片光合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以及低温解除后光合能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T1处理低温解除后3d、T2低温解除后6d,水稻叶片气体交换能力均恢复至对照水平,但17d后Pn、Gs均明显下降,Tr显著增加.(2)低温解除后0~6d时T1处理光响应能力增强,而T2则显著下降,低温解除6d后其最大光合速率(Pm)恢复至对照水平,但至32d时T1和T2的Pm、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半饱和光强(Ik)均降低,暗呼吸速率(Rd)显著增加.(3)低温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T1处理低温解除3d后及T2低温解除6d后,叶绿素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4)低温处理导致早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空壳率和秕谷率显著增加,产量下降达25%.由此可见,颖花分化期低温会显著降低叶片气体交换能力,15℃低温还会显著降低光响应能力,低温解除后叶片光合能力出现一定程度恢复,但长期影响无法消除,最终产量也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水稻气象灾害影响评价和气象灾害指标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张金恩聂秋生李迎春田俊王尚明陆魁东
关键词:光合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