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瑜睿
- 作品数:12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金坛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在严格的质量评价基础上,对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应用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对7项研究结果进行同质性检验和合并效应量的估计,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差异.结果:同质性检验:X2=5.821,自由度为6,P>0.05;合并效应值的估计:0R合并=2.51,0R合并95%可信区间为1.615~3.899;0R合并的检验:X2=16.528,P<0.01.个别有轻度面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少,漏斗图提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但尚需进行严格的、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更有效说服力的证据.
- 苏建华包德诚耿瑜睿
- 关键词:丁咯地尔急性脑梗死META分析
- 绳带捆绑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运用被引量:34
- 2016年
- 目的评价绳带捆绑技术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神经内科康复治疗组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运动疗法和理疗,观察组在步行训练时运用绳带捆绑技术。剔除中途终止和随访脱落者,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观察组57例、对照组59例。治疗前后采用足印分析法进行步态分析,测量其步长、步宽和步速;治疗前后测试6 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评价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erg平衡评价量表(BB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长、步宽、步速、6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运用绳带捆绑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异常步态,增强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让患者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 张俊华邱桂才于明苏建华耿瑜睿
-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康复
- 低血糖性偏瘫(附4例报告)
- 2013年
- 低血糖偏瘫(hypoglycemic hemiplegia,HH)是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脑细胞缺糖所致,临床上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为主要表现,当出现多汗、心动过速时容易确诊,而偏瘫、失语、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与体征则不常见,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1,2],现将本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经治的4例低血糖偏瘫报道如下.
- 耿瑜睿苏建华张俊华林伟
- 关键词:低血糖性偏瘫低血糖偏瘫急性脑血管病血糖浓度交感神经心动过速
- 丁咯地尔预处理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元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研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及丁咯地尔预处理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2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丁咯地尔40 mg.kg-1.d-1,共14 d,然后制作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手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4 d和7 d提取L1-5背根神经节,作免疫组化染色,对细胞色素C阳性细胞进行计数,并加以组间比较。结果:模型组制模12 h细胞色素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丁咯地尔组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水平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7d时表达值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明显增加,丁咯地尔能抑制其表达。
- 林伟苏建华陈玉芳张俊华唐金荣肖杭薛建琴耿瑜睿
- 关键词:丁咯地尔坐骨神经神经节细胞色素C
- 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组,余假手术组外,其余2组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24 h、72 h取各组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均<0.01),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1);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各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数均逐渐减少,组内再灌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的表达、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 张俊华苏建华陈玉芳薛建琴耿瑜睿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CASPASE-3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江苏大学附属金坛医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剔除中途终止和随访脱落者,最终纳入疗效评估者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500 mg,口服,每日2次,治疗4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39/41)、73.81%(31/42),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765,P<0.05)。治疗前2组患者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和痫样放电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NSE、TNF-α、IL-6、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TNF-α、IL-6、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NSE、TNF-α、IL-6、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42)、12.20%(5/4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能降低脑卒中后癫痫患者血清NSE、TNF-α、IL-6和ICAM-1水平,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丙戊酸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张俊华于明祁英杰耿瑜睿孙亚云苏建华
- 关键词:卒中后癫痫醒脑静注射液丙戊酸钠安全性
- 原发性脑干出血16例临床与预后分析
- 2005年
- 苏建华包德诚耿瑜睿
-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疾病预后CT表现血肿量
-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出血12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诊治情况及预后。方法: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出血12例,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所见、治疗方法选择及预后。结果:经过治疗后,好转出院10例,总有效率为83.3%,自动出院2例,1周内随访均死亡,病死率16.7%。结论:CT和MRI是临床确诊小脑出血的重要手段,应加强对小脑出血的警惕,及时进行确诊和治疗,脑疝是急性期的主要死亡原因。
- 祁英杰耿瑜睿苏建华林伟
- 关键词:小脑出血眩晕症神经功能缺损
- 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瑞舒伐他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24只,每组又分为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72h3个时间点,剔除造模过程中死亡的大鼠,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6只大鼠。分别取大鼠脑组织,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再灌注12、24、72h神经细胞凋亡数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而瑞舒伐他汀组神经细胞凋亡数[(47.12±6.15)个vs(67.31±20.12)个,(34.94±8.47)个vs(62.03±8.71)个,(24.02±7.02)个vs(56.63±6.72)个]和AIF蛋白阳性细胞数[(31.01±10.22)个vs(45.12±8.54)个,(22.93±6.97)个vs(37.34±8.38)个,(15.92±6.01)个vs(30.71±4.86)个]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IF蛋白、对抗细胞凋亡有关。
- 张俊华于明苏建华陈玉芳耿瑜睿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凋亡诱导因子神经保护药降血脂药
- 绳带捆绑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良肢位摆放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绳带捆绑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良肢位摆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运动疗法和理疗,对照组卧床休息时采用传统的卧位良肢位摆放,观察组在卧位良肢位摆放的同时运用绳带捆绑技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d髋关节外旋、足内翻、足下垂和关节挛缩等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Fugl-Meyer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外旋、足内翻、足下垂和关节挛缩并发症发生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腘绳肌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绳带捆绑技术结合良肢位摆放能够改善步态和促进其步行模式的恢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张俊华邱桂才苏建华耿瑜睿王君茹于明
- 关键词:良肢位急性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