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超
- 作品数:18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运输枢纽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014年
- 运输枢纽无缝衔接评价有利于加强枢纽衔接系统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提高衔接效率,促进城市一体化交通的发展。在分析评价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套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通过构建ISM模型对初选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建立基于运能和效率并体现运输枢纽无缝衔接"安全、低碳、经济、畅通"4大目标和枢纽衔接5大能力(集散能力、协同能力、服务能力、组织能力、发展能力)的无缝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体系从2个方面(运能和效率)、3个层次(基础层次、核心层次、拓展层次)、3个维度(目标维、方式维、功能维)、目标划归(安全、低碳、经济、畅通)进行全面解析。
- 罗超乔晓青许家雄侯浩
- 关键词:运输枢纽无缝衔接
- 一种抗台风抗风沙的防护型风力发电设备
-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台风抗风沙的防护型风力发电设备,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底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六个风叶,六个风叶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
- 吴凤波罗超范永辉吴波马闻达黄磊邓小军李双江
- 一种可调节跨径的试验拱座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跨径的试验拱座平台,包括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基座以及位于两个基座之间的拱桥结构,所述拱桥结构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块,所述基座内嵌有能够调节角度的紧配结构,所述紧配结构上固定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块,所述凸...
- 杨俊周建庭李世亚罗超辛景舟曾勇王邵锐张兰刘增武范永辉张永水
- 一种可调节跨径的试验拱座平台及其试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跨径的试验拱座平台,包括两个可相对移动的基座以及位于两个基座之间的拱桥结构,所述拱桥结构的端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凸块,所述基座内嵌有能够调节角度的紧配结构,所述紧配结构上固定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块,所述凸...
- 杨俊周建庭李世亚罗超辛景舟曾勇王邵锐张兰刘增武范永辉张永水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桥梁荷载试验的阵列式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荷载试验的阵列式加载装置,用于对桥梁结构施加荷载,包括滑轮组阵列,所述滑轮组阵列包括多个并列排布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包括动滑轮组和定滑轮组,所述动滑轮组与桥梁结构转动连接,所述定滑轮组与地面转动连...
- 周建庭范永辉罗超辛景舟杨俊王邵锐曾勇张洪
- 用于桥梁风振疲劳分析的风速分布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具体涉及用于桥梁风振疲劳分析的风速分布预测方法,包括:基于核密度估计建立风速主体部分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GPD模型建立风速极值部分的累积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融合得到混合累积分布函数和混合概...
- 辛景舟姜言黄磊范永辉罗超周建庭杨先一向俊杰蔡国庆
- 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
- 2024年
- 为对超大跨劲性骨架拱桥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以计算跨径600 m的劲性骨架拱桥——天峨龙滩特大桥为背景,围绕模型缩尺比、结构设计、材料及加载系统等关键环节,开展主拱圈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研究。最终确定模型拱缩尺比为1∶10,劲性钢骨架采用单肋形式,采用与实桥主拱圈性能相近、便于施工的材料,采用阵列式滑轮组加载系统实现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的应力等效,还原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浇筑施工,并简化劲性钢骨架与管内混凝土施工。将模型拱外包混凝土应力实测值、ANSYS建模计算得到的模型拱理论值及实桥主拱圈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拱和实桥主拱圈外包混凝土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最大绝对误差在2 MPa以内,模型拱应力实测值和理论值也吻合较好,缩尺模型试验方案设计合理。
- 周建庭范永辉罗超辛景舟杨俊
- 关键词:拱桥劲性骨架主拱圈缩尺模型
- 基于车路协同的城市交通姿态预警及调控技术研究
- 交通拥挤是城市交通的突出问题,容易诱发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能耗等诸多社会问题。车路协同技术是当今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对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智能化主动安全的角度,...
- 罗超
- 关键词:城市交通系统车路协同交通流参数
- 一种用于拱桥主拱圈节点的空间坐标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拱桥主拱圈节点的空间坐标测量仪,包括夹持机构、测距机构以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拱桥的待测主拱圈节点,且所述夹持机构的夹持空间的中轴线与待测主拱圈节点的形心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测距机构用于...
- 周建庭范永辉邓小军罗超王邵锐辛景舟杨俊曾勇张洪
- 城市出租车合乘技术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论文针对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和出租车空驶率高的现状,提出了出租车合乘能提高人们选择出租车出行的频次,减少道路拥堵,提高出行效率。论文对出租车合乘进行了概念定义和合乘模式划分,分析了出租车合乘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建立了出租车合乘信息服务中心。论文划分了合乘类型,并描述了静态和动态的合乘流程图,并建立了出租车数量模型,采用Floyd算法计算整个网络中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路问题。依据合乘出租车上的乘客数确定不同的合乘状态,在体现收费公平的基础上建立了合乘计费模型,和解决了分级站点合乘组织及生活性合乘问题。
- 罗超韩直乔晓青
- 关键词:城市交通数学建模调度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