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丽 作品数:35 被引量:9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级星火计划 宁波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壳聚糖对香鱼溶菌酶活性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012年 壳聚糖是一种理想的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和饲料添加剂。为了研究壳聚糖对香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以香鱼为研究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2.0%和4.0%的壳聚糖,连续投喂35 d后测定香鱼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溶菌酶活性和免疫相关基因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1.0%壳聚糖可使香鱼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溶菌酶活性显著提高,溶菌酶活性与对照分别提高了0.8倍、3.1倍和5.2倍。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添加1.0%壳聚糖可显著促进肝脏、脾脏和肾脏中hsp70基因的表达量,且hsp70基因表达量与溶菌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表明壳聚糖可通过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香鱼的免疫功能。 金思 龚一富 章丽 张文青 童丽娟关键词:壳聚糖 香鱼 溶菌酶活性 HSP70基因 非特异性免疫 一种快速提高长春花生物碱产量的采收前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长春花生物碱产量的采收前处理方法,特点是对长春花栽培植株整株进行诱导剂喷施处理,一定时间后进行采收即可,其中对长春花栽培植株用100 umol/L 茉莉酸甲酯进行喷施处理,30天后采收长春花整株即得到... 龚一富 袁泉 卢鹏 王何瑜 章丽 刘晓丹 李君文献传递 基于WGCNA发掘缺磷、红光和黄光处理下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合成关键基因 2023年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是一种分析多个样本间基因表达模式的方法,可将表达模式相近的基因聚类并发掘与特定的性状或表型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和WGCNA方法,分析了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在缺磷、红光和黄光等非生物胁迫下对岩藻黄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岩藻黄素含量在缺磷和红光处理后显著提高(P<0.05),但是在黄光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的10,392个基因构建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为了确保无标度网络,选择β=18(R^(2)>0.8)作为软阈值。通过对岩藻黄素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共鉴定了1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purple模块与岩藻黄素含量呈正相关(r=0.9,P=1E–200),并确定了9个关键基因,包括5个岩藻黄素合成通路上的基因(DXR、PSY、PDS1、ZEP2、VDL2)和4个转录因子基因(bHLH5、HOX2、CCHH13、HSF1b)。进一步利用qRT-PCR证实,关键基因在缺磷处理时表达量更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与转录组数据高度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素的复杂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吕娇 龚一富 章丽 胡媛 王何瑜关键词:三角褐指藻 岩藻黄素 关键基因 一种用钨酸钠提高三角褐指藻中岩藻黄素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钨酸钠提高三角褐指藻岩藻黄素含量的方法,特点将灭菌海水、MVA母液与钨酸钠母液按体积比混合后使钨酸钠终浓度为1.0 mol/L~2.5 mol/L;将钨酸钠培养液与三角褐指藻母液按体积比为3:1混合培养... 周丽亚 龚一富 陈俊粤 朱帅旗 俞凯 章丽 王何瑜文献传递 一种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胶囊以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提取液为芯材,以加乳化剂吐温-80的海藻酸钠为壁材,将芯材和壁材按体积比1: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到凝固剂氯化钙中,经固化、过... 龚一富 李军 袁鑫 项程莉 周霞 章丽 刘晓丹 王何瑜一种抑制温和气单胞菌的中草药配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温和气单胞菌的中草药配方,特点是包括儿茶、五倍子、五味子、乌梅、石榴皮、枯矾、地丁、威灵仙、地榆、公丁香、黄连、鹤虱、稀莶草、艾叶、苏子、地锦草、虎杖、漏芦子、决明子、夏枯草、板蓝根、白芷、鹅不食、白... 龚一富 张文青 章丽 潘益芳 李君 王何瑜 童丽娟葡萄糖诱导绿色杜氏藻转录组及相关通路差异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绿色杜氏藻是研究耐盐机理的模式绿藻.葡萄糖不仅是营养物质,而且还是信号物质.目前,对绿色杜氏藻转录组、糖处理后差异表达基因和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Illumina Hi SeqTM2000高通量测序,获得葡萄糖处理和未处理绿色杜氏藻转录组信息.利用P value值和差异倍数对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111条转录本存在差异表达,3条为上调转录本,108条为下调转录本.利用RT-q PCR检验差异表达分析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转录本表达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71条下调转录本与代谢相关,占所有下调转录本的65.74%.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21条KEGG通路含89条下调转录本,14条通路与代谢相关.代谢中通路最多的为能量代谢(6条),含63条下调转录本.能量代谢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下调转录本最多,为29条.通过分析找到2条与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通路(MVA/MEP途径及β-胡萝卜素合成途径),并发现通路的关键基因hmgs、dxs、dxr、psy、pds、chyb,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均不存在差异表达.研究表明,葡萄糖抑制了绿色杜氏藻光合作用,代谢受阻,但未影响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通路及关键基因. 朱帅旗 龚一富 刘浩 章丽 王何瑜关键词:葡萄糖 转录组 Β-胡萝卜素 三角褐指藻GPAT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差异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三羧酸甘油酯(TAG)是植物细胞中油脂的主要储存形式,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TAG生物合成过程中的第1个限速酶。为探明三角褐指藻油脂含量变化与GPAT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三角褐指藻GPAT的c 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T-q PCR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温度下三角褐指藻GPAT的表达差异及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的c DNA全长序列为1 743 bp,含有1个长度为1 305 bp的ORF,编码434个氨基酸,含有3个保守序列区。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属于LPLATs超家族,且具有GPAT特征性的酰基结合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三角褐指藻GPAT与大洋洲海链藻的亲缘关系最近。RT-q PCR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提高,三角褐指藻GPAT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25℃、37.5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与藻体内总脂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此外,GPAT表达量与总脂含量随着温度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980,P<0.05),推测三角褐指藻GPAT可能是三角褐指藻脂类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体内油脂含量提供了优质的基因资源,同时为进一步揭示三角褐指藻脂类物质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尹航 袁岚瑛 俞凯 章丽 石慧 王何瑜 龚一富关键词:三角褐指藻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 基因表达 脂质 外源MeJA胁迫对盐生杜氏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013年 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对盐生杜氏藻细胞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源MeJA浓度为0~100μmol/L时,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当MeJA浓度为100μmol/L时,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当MeJA处理浓度大于100μmol/L时,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生理生化结果分析表明,外源MeJA处理可提高盐生杜氏藻POD酶和SOD酶活性,随着MeJA浓度的增加,SOD酶活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POD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β-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外源MeJA处理可诱导盐生杜氏藻β-胡萝卜素积累可能与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关。 章丽 龚一富 刘晓丹 潘益芳 刘增美 朱天艺关键词:茉莉酸甲酯 盐生杜氏藻 Β-胡萝卜素 生理生化 花生四烯酸对三角褐指藻生长、脂质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为提高三角褐指藻生产生物柴油的能力,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0、0.5、2.5、12.5、62.5和312.5mg·L^(-1))的花生四烯酸(AA)处理三角褐指藻,探究三角褐指藻生长、总脂、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研究脂质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转录差异。结果表明,低浓度(0.1~62.5mg·L^(-1))的AA对三角褐指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312.5 mg·L^(-1))则抑制其生长。游离脂肪酸与总脂含量结果表明,游离脂肪酸在AA浓度为12.5 mg·L^(-1)时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4倍;总脂则在AA浓度为62.5 mg·L^(-1)达到最大值,较对照组提高了54%。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在AA浓度为312.5 mg·L^(-1)时,油脂合成相关基因LPAAT、GPAT、KAS II、ACCase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AA促进三角褐指藻油脂的积累可能是通过增加油脂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来实现的。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实现微藻油脂的能源化目的奠定了理论基础。 周丽亚 龚一富 俞凯 陈俊粤 王何瑜 章丽 严小军关键词:花生四烯酸 三角褐指藻 脂质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