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方
- 作品数:45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PDCA循环在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高质量开展线上教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融线上、线下教学于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学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该文在系统梳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将其运用于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并构建了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以促进高校线上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 田珍秦兴方
- 关键词:PDCA循环线上教学质量管理
- 江苏运河城市县域工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化及形成机制被引量:2
- 2020年
- 大运河文化带是联通区域空间格局的南北经济带,生态环境空间的修复、保护与营造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2007年来江苏境内运河流经地市县域工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格局、关联特征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1)2007年来县域工业生态效率总体不断抬升,但南北区域间差异较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县域工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呈阶段性与多样性同构特征,苏南县域工业生态效率的强度与趋势呈上升变化,苏中地区呈交错混杂态势,而苏北地区波动变化较大;(3)人均GDP、信息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对外开放及产业高级化对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正向关联影响,且除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关联强度总体呈"南北强、中间弱"空间格局,而工业能耗强度的关联效应为负,呈"中间强、南北弱"分布态势;(4)经济发展对工业生态效率呈U型变化影响,工业能源强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则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高级化、信息化水平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 李在军秦兴方
- 县域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以扬州市邗江区为例被引量:2
- 2006年
-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创新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县域产业创新的背景的一般分析,我们可从理论上探索县域产业创新的机理和主要路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工业产业创新的路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 秦兴方
- 关键词:县域经济
- 按劳分配理论与模型的论证
- 秦兴方
- 关键词:按劳分配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的转换被引量:1
- 2000年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而转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是一条基本规律;在新的经济社会背景下,转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要处理好 变 "与 不变 "、 斗争 "与 建设 "、经济的本质关系与现象、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关系;在研究体系上,政治经济学要实现由 二分天下"向 合二为一"的转换,并按照三个层次关系进行体系重构;在研究内容上,要重视经济制度关系现实基础的研究,体制层面上要实现 体制内分析 "向 体制内、外结合 "的转换,经济运行关系层面要实现由 封闭"向 开放"的转换,重视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外部经济的内部效应研究。
- 秦兴方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 马克思:市场路径下技术进步的机理与实现机制被引量:2
- 2000年
-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三卷中,在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及其外化形式的同时,也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的内在机理和实现机制。他认为,市场路径下技术进步是在“技术和生产方法创新──应用──推广──再创新……”链不断运行的过程中实现的,即个别资本家在超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竞争压力驱使下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在竞争的强制规律作用下,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广至全社会;在平均利润机制作用下个别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趋于零,于是开始新一轮的创新过程。其中,追逐创新利润是市场路径下技术进步的微观内生机制;竞争机制和平均利润机制是技术进步的市场推进机制。要促进技术进步,必须在企业规模、反垄断行为、技术作用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制度安排。撇开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关系的烙印,马克思的理论对实现我国技术进步由“计划路径”向“市场路径”的转换,实现技术进步的目标,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 秦兴方李群
- 关键词:技术进步
-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被引量:19
- 2020年
- 针对2012~2016年中国城市不同职业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时空变动特征及驱动力的研究表明:①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整体上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分异态势,较高及以上等级房租收入比地市集中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及中西部省会城市。②各职业房租收入比逐渐形成金字塔形结构,但职业间房租收入比差距较大。③东部地区流动人口房租收入比多呈向下和平稳混杂分布,中部地区呈向下、平稳和向上镶嵌分布,西部地区以平稳为主,向上转移为辅。④经济、人口、社会及预期因素对房租收入比的解释力依次降低,消费水平、租赁户比例、地产投资密度、人口吸引力及收入水平是影响房租收入比的关键因素。
- 李在军尹上岗张晓奇秦兴方
- 关键词:城市流动人口
- 论乡村振兴的动力结构:以城乡关系演进为主线被引量:8
- 2020年
- 消除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或一体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是新时代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愿景之一。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是要变革乡村落后的发展动力结构,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的演进史看,就是从传统体制下"乡村向城市输出发展动能"的结构、改革开放前二十年"城市辐射+市场极化"的结构、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自身造血+政策支持"的结构,向"引入城市先进要素并将其内源化"的方向转变。这一变革既符合城乡融合发展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必然选择。
- 孙梦莹秦兴方
- 关键词:城乡融合动力结构
- 扬州县域产业集聚竞争力提升策略探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国内外实践证明,发展产业集聚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江苏省扬州市县域产业集聚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扬州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扬州市县域产业集聚竞争力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经济园区建设为支撑,提升产业集聚度;优化外来资本的利用方式;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是提升扬州县域产业集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 王行坤秦兴方徐金海孙明
-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集聚竞争力
- 促进扬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与政策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扬州近五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着三产拉动效应弱、消费拉动性不强、区域发展不平衡、先进生产要素投入不足,以及节能减排还有较大空间等问题,还处于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型的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着力推进生产力布局的调整、着力推进先进生产要素向扬州的聚集、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应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实现工业经济"四化"发展、大力发展要素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推进沿江和沿河区域共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发挥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中的调控作用。
- 李宗盛秦兴方
-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