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德珂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孪晶
  • 2篇锰钢
  • 2篇高锰
  • 2篇高锰钢
  • 1篇形变
  • 1篇应力
  • 1篇韧性
  • 1篇球墨
  • 1篇球墨铸铁
  • 1篇铸铁
  • 1篇位错
  • 1篇晶间
  • 1篇晶间断裂
  • 1篇晶间裂纹
  • 1篇局部应力
  • 1篇冷拉
  • 1篇钢丝
  • 1篇奥氏体
  • 1篇奥氏体钢
  • 1篇1CR18N...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石德珂
  • 4篇刘军海
  • 1篇张良运
  • 1篇熊漪
  • 1篇浩宏奇
  • 1篇郭大展
  • 1篇孟庆奎
  • 1篇杨桂应
  • 1篇胡志忠

传媒

  • 3篇兵器材料科学...
  • 2篇金属学报
  • 1篇钢铁
  • 1篇金属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0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材料韧性的评定
1991年
本文全面地比较了断裂韧性与冲击韧性这两种测试方法在评定材料韧性中的作用,指出它们的相似处与不同点以及各自的应用场合。
石德珂
关键词:韧性
冷拉钢丝的变形与强化被引量:2
1991年
研究了冷拉钢丝的变形及对强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拉钢丝中的渗碳体片已成为易变形的塑性相,在Fe_3C/F界面上有许多“坎”(Ledge)存在,可发射位错,这可能是变形时造成Fe_3C/F界面有较高的位错密度原因之一;证实了位错可切过渗碳体片,必须考虑这一因素对强化的贡献。
石德珂刘军海浩宏奇
关键词:冷拉钢丝形变位错
1Cr18Ni9Ti不锈钢的变形被引量:6
1992年
本文研究了不锈钢孪晶变形的特点,孪晶形成过程,形变诱发马氏体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与高锰钢的变形进行了比较。
石德珂杨桂应
关键词:孪晶层错能不锈钢
材料的加工硬化对断裂的影响被引量:2
1990年
必须区分缺口试样和带裂纹试样中材料加工硬化能力对断裂的不同影响。前者因材料具有高的加工硬化能力使试样提前断裂,而后者则因材料具有高的加工硬化能力使裂纹扩展受阻或减缓。本文对这两种不同的影响给予了解释。
石德珂熊漪
球墨铸铁的强度与断裂的研究
郭大展张良运胡志忠石德珂饶启
该课题系统、深入地研究了球铁的强度与断裂问题,首先提出发挥球铁强度潜力的观点,并根据球铁的不同服役条件特点,进行了组织形态与断裂机制、表面强化和复合强化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该项成果已应用于生产实际,如陕西汽车厂柴油机球铁曲...
关键词:
关键词:球墨铸铁
高锰钢的变形与加工硬化被引量:21
1989年
高锰钢的加工硬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孪晶变形使全位错和不全位错在共格的孪晶界面上运动受阻,一是变形过程中产生大量Mn-C原子对或MV-CC(锰-空位碳-碳)原子团,造成强烈的不对称畸变。高锰钢变形时,滑移不断调整孪晶变形,产生应力弛豫,从而使其既具有高的硬化率又有良好塑性。
石德珂刘军海
关键词:高锰钢
相间沉淀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相间沉淀钢。试验结果表明:在奥氏体直接分解过程中,单纯用VC产生相间沉淀,很难获得强度与韧性的最佳配合,也难直接在热轧或正火状态下使用。在Fe-V-C基础上添加适当的锰和铝,连续冷却时可使σ_s>550MPaCVN(室温)>160J。对φ200mm以下的棒材,空冷时能获得均一的组织与性能。如欲获得更高强度,可藕回火改善韧性。与低碳贝氏体钢比较,在相同强度下有更高的韧性与低的相间沉淀临界冷速。预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还详细研究了相间沉淀钢的组织、转变动力学;对强度与韧性的控制因素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石德珂孟庆奎刘军海
高锰钢的断裂特性被引量:1
1989年
奥氏体高锰钢断裂有两个特点:低温冷脆转化现象以及呈现晶间断裂。Auger谱仪分析表明,晶间断裂并不是由硫、磷等杂质元素偏聚到晶界所引起;在扫描电镜下作动态拉伸观察其变形过程,证明高锰钢的各个晶粒孪晶变形很不均匀,导致晶界附近高的局部应力,产生了晶间裂纹。低温时孪晶变形比例更大,滑移困难,不能调整晶界附近孪晶引起的应力集中,致使晶间断裂扩展至整个试样,与此相联系的即产生了冷脆。
石德珂刘军海
关键词:晶间断裂孪晶晶间裂纹局部应力奥氏体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