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亮

作品数:58 被引量:275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腹腔
  • 23篇腹腔镜
  • 15篇切除
  • 13篇手术
  • 12篇切除术
  • 10篇结石
  • 8篇胆管
  • 7篇肠癌
  • 6篇胆囊
  • 6篇直肠
  • 6篇结肠
  • 5篇胆管结石
  • 5篇胆囊切除
  • 5篇外科
  • 5篇内镜
  • 4篇胆囊切除术
  • 4篇疗效
  • 4篇灌注
  • 4篇肠道
  • 3篇修补术

机构

  • 3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0篇王继亮
  • 37篇王国斌
  • 35篇陶凯雄
  • 27篇蔡开琳
  • 27篇韩高雄
  • 18篇帅晓明
  • 14篇夏泽锋
  • 9篇张波
  • 7篇卢晓明
  • 6篇杜寒松
  • 5篇帅小明
  • 5篇郑启昌
  • 4篇屈新才
  • 4篇蔡开林
  • 4篇王春友
  • 4篇夏清华
  • 3篇岳中屹
  • 3篇曾建挺
  • 3篇蔡明
  • 3篇赵翔

传媒

  • 8篇腹部外科
  • 7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第四届中国武...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疾病的微创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适应证、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为226例结直肠疾病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2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72±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95±41)ml。无死亡病例。随访186例恶性肿瘤患者平均26个月,局部复发4例(2.2%),远处转移5例(2.7%),肿瘤相关死亡7例(3.8%)。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疾病安全、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陶凯雄许飞帅晓明韩高雄王继亮王国斌
关键词:结直肠疾病结直肠外科手术腹腔镜检查
血友病合并胆石症行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体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初步探讨运用腹腔镜技术对血友病患者实施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5例血友病患者,在应用血浆FⅧ:C/FⅨ:C制剂情况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观察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和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监测凝血功能(FⅧ:C/FⅨ:C、APTT)、黄疸程度、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手术用时60~120min,平均80min.出血量平均约100ml,均无中转开腹,术后1~2d通气、2~3d进食,均无腹腔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2例肝功能损害和黄疸病例在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黄疸逐渐消褪.5例术后7~12d出院,平均9d.4例血友病甲患者手术前后1d FⅧ:C维持在100%左右,继续使用替代制剂后维持在60%左右.1例血友病乙患者手术前后1d FⅨ:C维持在50%左右.5例患者APTT术前64.7~145.1s,平均91.2s,运用替代制剂后大幅缩短,其中4例保持在正常范围左右.结论 对于血友病患者,经过周密的围手术期准备,维持FⅧ:C/FⅨ:C在理想水平,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夏泽锋郑威强王国斌王继亮蔡开琳韩高雄帅晓明陶凯雄
关键词:腹腔镜血友病围手术期
雌二醇对二甲肼诱发的大鼠结肠隐窝异常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应用二甲肼(DMH)诱导大鼠结肠癌的模型上观察雌激素对结肠黏膜隐窝分裂、隐窝变异及隐窝上皮增殖状况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大鼠分为假手术和卵巢切除后DMH处理,卵巢切除术加DMH的同时给予雌二醇处理或溶剂处理,及假手术加溶剂处理共5组,8周后检测各指标。结果DMH处理后异形隐窝灶(ACF)总数量及大ACF数量[异常隐窝内隐窝数(AC)〉6个]明显升高(57.80±6.54,P〈0.01;9.00±3.16,P〈0.01),隐窝分裂指数明显升高(17.60±4.93,P〈0.01),隐窝分裂指数与正常隐窝体积及异常隐窝的AC值正相关,而与正常隐窝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不一致。卵巢切除后DMH的作用更明显,而卵巢切除后补充雌激素可以抵消卵巢切除的作用。结论雌激素可影响DMH诱导的ACF,其机制与影响结隐窝分裂相关。
蔡开琳李永生王继亮汤守元燕普杨佳曾建挺赵翔陶凯雄王国斌
关键词:结肠癌雌激素二甲肼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处理与预防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取石术后消化道出血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EST取石术的病例520例,其中术后消化道出血8例,对其I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后出血6例,胆道黏膜损伤出血1例,肠道黏膜损伤出血1例。出血病例中,术前合并肝硬化2例,胆管炎3例,胆总管大结石3例。行括约肌预切开者2例。术中即有出血者5例。毕Ⅱ式术后再行EST取石1例。8例分别予以药物、内镜、介入等非手术处理成功。结论EST是ERCP术后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注意掌握EST的操作要领和对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措施,可以使其更加有效、安全。
曾建挺王继亮蔡开琳张冬菊杨佳赵翔
关键词:出血
腹腔镜手术在直肠癌局部复发治疗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可行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对收治的1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5.1±9.9)岁。其中3例为开腹Dixon术后复发,6例为腹腔镜Dixon术后复发,2例为腹腔镜Miles术后复发。平均复发间隔(24.9±11.0)个月。结果本组11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12±42)min,术中出血量(133±75)ml,住院时间(13.5±7.6)d。无腹腔出血、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例中转开腹手术。9例行Dixon术后复发的患者中,1例再次行腹腔镜下Dixon术;4例行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后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腹腔镜乙状结肠造口术;1例中转开腹行乙状结肠造口术。2例行腹腔镜Miles术后复发的患者,1例行腹腔镜下盆腔肿块切除术,1例因肠管粘连中转开腹行盆腔肿块切除术。结论选择合适的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施行腹腔镜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帅晓明韩高雄蔡开琳王继亮夏泽锋蔡明陶凯雄王国斌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腹腔镜
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处理方式。方法对我院于1990至2004年间收治的15例医源性胆总管远段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例中术中发现胆管损伤14例,1例术中未及时发现。术前 B 超检查14例,MRCP 检查2例,6例在胆道探查后行胆道镜检查。10例行胆总管穿孔修补加 T 管引流,2例行 Oddi 括约肌切开成形术,2例行胆肠吻合术。胆管损伤后术中表现为胆道探异位于胆管壁外,胆道镜见到胆管远段有2个或多个孔隙,经 T 管注水见腹膜后水肿和积液,注入美蓝出现腹膜后蓝染。治愈1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并发十二指肠瘘1例,切口感染1例,死亡2例: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1例死于胃切除术后再出血。结论早期诊断胆总管下段损伤并进行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较好效果,应根据损伤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及在做胆道探查前胆道镜检查有可能减少胆总管远段损伤。
屈新才郑启昌王春友王继亮刘绍斌肖谷欣
关键词:胆管损伤
经皮内镜引流性胃造瘘在肿瘤性肠道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引流性胃造瘘术(pallivative venting gastrostomy,PVG)在晚期肿瘤腹腔转移导致的肠道梗阻减压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病例资料,随访时间为1年或直至死亡.结果 22例行PVG,21例成功,其中20例术后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并出院,14例家中营养支持治疗至终末.与常规鼻胃管减压方法治疗的20例相比较,PVG能有效缓解症状(P<0.05),且Visick分级显示病人更能耐受PVG(P<0.01).结论 PVG能有效缓解症状且耐受性好,并能为病人及其家庭带来诸多方面的利益,值得条件适宜者施行.
杨佳王继亮周豪刘博刘科曹恒史建国蒋文蔡开琳
关键词:胃肠道梗阻
EDNRB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先天性巨结肠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启动子上游CpG岛甲基化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disease,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检测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收集的经病检等证实的25例HD患儿病变组织标本EDNRB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以同期收集的16例非HD患儿正常结肠组织标本作为阴性对照,采用荧光定量PCR(SYBR-Green法)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这15例HD患儿病变组织标本中EDNRB基因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5例标本MSP检测.有2例发现甲基化,甲基化率为2/25(8%);16例阴性对照均未发现甲基化。荧光定量PCR发现:甲基化组织EDNRB基因Ct值(扩张段0.13±0.08,移行段0.10±0.06.挛缩段(1.09±0.05)均较非甲基化组织(扩张段0.59±0.24.移行段0.57±0.32,挛缩段0.48±0.30)有明显下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发现:甲基化组织EDNRB基因蛋白相对灰度值(扩张段1.56±0.43,移行段1.32±0.32.挛缩段1.27±0.21)较非甲基化组织(扩张段1.72±0.36.移行段1.52±0.62,挛缩段1.48±0.49)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皮素受体B(EDNRB)基因启动子上游CpG岛甲基化可能通过影响其mRNA的表达水平导致其表观遗传学的改变.进而导致HD的发生。
王智勇王国斌王继亮陶凯雄
关键词:甲基化
腹腔镜技术在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修补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腹壁切口疝23例施行腹腔镜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成功施行腹腔镜下切口疝补片修补22例,因腹腔内严重粘连中转剖腹手术1例,术中发现多发切口疝3例。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肠瘘病例。术后出现疼痛4例,补片周围积液3例。全组获随访4~24个月,平均13.8个月,未见切口疝复发。结论腹壁切口疝病人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大多是安全地,还可在术中发现隐性缺损。对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剖腹手术。
帅晓明韩高雄王继亮夏泽峰蔡开琳陶凯雄冯贤松
关键词:腹腔镜再手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合成影响的研究
2004年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因转染对内皮细胞前列腺环素 (PGI2 )合成的影响 ,了解VEGF基因修饰对内皮细胞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 ,将含有人VEG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 -hVEGF16 5体外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基因的表达 ,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VEGF及 6 -keto -PGF1α的含量。应用细胞计数法观察VEGF基因对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外源性VEGF基因能被脂质体有效的导入内皮细胞并呈稳定表达。在高表达VEGF的同时 ,对PGI2 的合成和分泌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导入VEGF基因明显促进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结论 :VEGF的高表达可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对PGI2 的释放 ,可能增强内皮细胞的抗凝功能。
王继亮王国斌卢晓明陶凯雄蔡开林张波韩高雄程青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内皮血管前列腺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