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沙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环境因子对三峡库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群体形成影响及其形态特征被引量:4
- 2017年
- 为揭示微囊藻群体形成机理,为有效防治水华暴发提供依据,以三峡库区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研究对象,研究N、P浓度,Ca^(2+)浓度,光强,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胞外多糖(EPS)合成和群体微囊藻形成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单细胞和群体微囊藻的形态特征.研究发现当N≤100 mg/L、P≤5 mg/L时,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和EPS合成量随着N、P浓度增加而增加;适宜浓度的Ca^(2+)(65 mg/L)有利于藻生长,EPS产量随着Ca^(2+)浓度增加而降低,过高浓度的Ca^(2+)在刺激微囊藻细胞分泌EPS的同时可能会促进其溶解,Ca^(2+)和EPS均对微囊藻群体形成起桥架粘结作用;光照和温度对EPS合成有一定促进作用,且其促进效果均高于N、P和Ca^(2+)作用,20℃是同时满足微囊藻生长及EPS合成的最有利条件.群体细胞比单细胞周围的胶质鞘更加明显和清晰,多糖胶鞘表面有许多Ca^(2+)晶体,从微观角度可以确定Ca^(2+)在EPS合成及群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安强李雪琴王沙黄晓龙蒋韵秋
- 关键词:三峡库区环境因子铜绿微囊藻
- 微囊藻群体形成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对磷利用的生理响应
- 水华是富营养化湖泊中浮游植物异常增殖聚集,并引起水质下降等水环境问题的现象。藻类水华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在国内外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蓝藻水华是最为常见的水环境问题。其中,铜绿微囊藻是危害性最大的蓝藻水华藻类。为了给蓝藻水华的...
- 王沙
-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铜绿微囊藻
- 文献传递
- 一种减少厌氧反应罐死区的快速混合搅拌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厌氧反应罐死区的快速混合搅拌装置及方法,罐体底部设有进料口,罐体上部设有出水口。在厌氧反应罐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桨叶,桨叶在高度上分层设计,层与层之间的间距相等;桨叶与搅拌轴倾斜角成45°安装,...
- 安强舒鑫彭绪亚赵彬於阳翟午琛王沙黄宁秋
- 文献传递
- 流速变化对于三峡库区次级支流富营养状况的影响
- 为了探究流速对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库区次级支流回水区范围内不同流速对藻类的影响.针对库区气候及水文条件,设计了双环形水动力实验装置,在20 c℃与2000 Lux下研究Chla与TN、TP、DO、pH在...
- 黄宁秋安强龙天渝王沙潘玉洁马志鹏
- 关键词:流速
- 流速变化对于三峡库区次级支流富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探究流速对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库区次级支流回水区范围内不同流速对藻类的影响。针对库区气候及水文条件,设计了双环形水动力实验装置,在20℃与2 000 Lux下研究Chla与TN、TP、DO、pH在流速分别为v=0、1.0、2.0 m/s时的变化趋势以及相互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流速在0到2.0 m/s范围内,Chla随时间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实验进行8~10 d均出现峰值,v=1.0 m/s的峰值最大为0.938 mg/L。由此证明在水温为20℃与光照为2000Lux,TN、TP初始浓度分别为4.56、0.14 mg/L条件下,流速v=1.0 m/s对藻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流速下藻类达到峰值的时间并不相同,先后依次为v=0、2.0、1.0 m/s。不同流速下,Chla与TN、TP显著负相关,且TP与Chla浓度相关性最大,因此在所研究的三峡库区回水区水域范围内,营养物质中磷为主要藻类生长限值因素;当v=0 m/s时,Chla与DO、pH有一定的相关性,三峡库区次级支流回水区TN、TP、DO、pH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大小为:TP>TN>DO>pH。
- 黄宁秋安强龙天渝王沙潘玉洁马志鹏
- 关键词: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