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春江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方言
  • 2篇忻州方言
  • 2篇汉语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特征
  • 1篇音分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分析
  • 1篇韵调
  • 1篇造词
  • 1篇造词理据
  • 1篇知庄章
  • 1篇知庄章声母
  • 1篇声母
  • 1篇声韵
  • 1篇声韵调
  • 1篇同源词
  • 1篇现代汉语
  • 1篇理据
  • 1篇方言词

机构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王春江
  • 1篇孙建元

传媒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长治学院学报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壁虎”方言词造词理据的地域文化特征
2015年
从"壁虎"方言词的构词理据看,比较明显地呈现出北片、中片、南片和闽语片四个不同类型。北片的内部比较统一,但是也因为不同地区人们的独特观察和表达而有些细微的差别;闽语片内部也相对一致一些。而中片、南片则多交错:中片因为北方移民留居而带入北方的主语素"虎";南片西南官话入乡随俗而兼用南地语素"蛇"。"虎"、"蛇"两语素交错使用是"壁虎"一词见于文献记载、得以传播后出现的新局面;闽语独具一格的创新构词先于"虎""蛇"并列的时代。而闽语中所用主语素同样为"蛇"及其化身,则说明比附蛇而称之,是壁虎不同于文献记载而实际使用最广的早期称谓方式。
王春江孙建元
关键词:汉语方言词壁虎造词理据
知庄章声母在忻州方言中的分合及演变探讨
2014年
忻州方言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演变以古开合口为条件,古知组二等字与庄组字合二为一,古知组三等字与章组字合二为一,但有例外。跟庄组声母相配的韵母在后来的分化中失去[i]介音而变为洪音,声母也随之变为t拶组声母。之后庄章合并为照组,章组声母也变为t拶组声母,再后来庄组声母与精组声母合流。在介音消失过程中,与合口韵相配的知三组和章组的t拶组声母受介音影响容易变读为t拶组声母,与开口韵相配知二组和庄组的t拶组声母受介音影响,容易变读为t拶组声母。通过与知庄章声母在普通话中读音的比较,我们认为,忻州方言中知庄章声母属于较古老的演变层次。
王春江
关键词:知庄章声母忻州方言
通过计量研究看忻州方言声韵调及其特点
2014年
晋语是近年来方言研究的热点之一。忻州方言属晋语五台片,受自然地理、政治区划的影响,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声韵调特点。晋语五台片历史上曾与北京地区联系比较紧密,所以这一片的晋语与其他几片的方言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有些特点只保留了残迹。如:开口二等喉音非颚化现象。文章以《方言调查字表》三千多字为材料,通过调查记录其语音,整理了忻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其语音系统含有25个声母,47个韵母,4个声调。文章用计量研究的方法对其声韵调的不同中古来源进行了计量统计,进而分析得出忻州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王春江
关键词:忻州方言声韵调
幽部同源词补正
王力《同源字典》是目前为止研究汉语同源词的顶峰之作,《同源字论》为汉语同源词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一直是后学研究和效仿的对象。王力《同源字典》主要依据诂训的同训、互训、递训等词义表达上的一致性来确认同源词,这个跟同...
王春江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源词语音分析词义引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