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胜 作品数:49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分析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DFPP)联合脱敏治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的疗效。方法采用DFPP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治疗DSA阳性患者,检测移植前后DSA水平,主要评估分析其植入情况。结果8例DSA性患者7例获得供者细胞稳定植入,嵌合率均为100%,1例血小板植入不良。经过DFPP、IVIG、利妥昔单抗脱敏处理后为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3911±2499),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1,P<0.001),8例患者中有3例转为弱阳性。干细胞回输第3天复测MFI(907士997),较干细胞回输前再次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45,P=0.002)。8例患者仅1例发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双重膜滤过式血浆置换脱敏联合大剂量IVIG和利妥昔单抗,尽量输注高剂量的干细胞,可以降低DSA水平促进供者干细胞植入。 王增胜 聂玉玲 郎涛 张晓燕 蔺思颖 王晓敏 毛敏关键词:供者特异性抗体 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5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新疆地区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ENKCL)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方式及预后,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 1 月~2014 年3 月收治的54 例结... 王增胜 王晓敏 富玲关键词:细胞淋巴瘤 减低剂量预激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过探讨减低剂量预激方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包括RAEB-1及RAEB-2)的临床疗效、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及患者的不良反应,指出,对于老年骨髓增生... 张晓燕 王增胜 王晓敏 安利 木哈塔拜尔 黄琴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文献传递 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及环孢素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检测和分析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及环孢素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22例获得性PRCA患者和22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检测PRCA患者在应用以环孢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治疗3个月前后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22例患者治疗后17例血象恢复正常(3例骨髓象也恢复正常),总有效率95.5%(21/22)(基本治愈3例,缓解14例,进步4例,无效1例).获得性PRCA患者组的Th细胞(CD3+ CD4+)、Th/Ts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Ts细胞(CD3+ CD8+)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Th细胞、Th/Ts比值较前升高,Ts细胞较前治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获得性PRCA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导致其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环孢素可改善获得性PRCA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 王增胜 黄琴 刘虹 富玲 王晓敏关键词:T淋巴细胞 环孢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亚型染色体核型分布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各亚型中的染色体核型分布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51例原发性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比较各亚型中的染色体核型分布特点、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评分、白血病转化率及死亡率等,并比较其在汉族与维吾尔族MDS患者中有无民族差异性。结果 所有患者核型异常检出率为55.0 %(83/151),其中简单异常占53.0 %(44/83),复杂异常占47.0 %(39/83)。伴多系病态造血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RCMD)、原始细胞过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Ⅰ、RAEB-Ⅱ亚型中复杂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RA(RARS)亚型。核型异常涉及各条染色体,发生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5/5q-、-7/7q-、+8、-20/20q-、-X/-Y、i(17q)、9p-/9q-、+21等。IPSS评分在各亚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02,P<0.01);高危组的核型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均P<0.05)。随访151例患者白血病转化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2 %(38/151)和43.7 %(66/151),核型异常者白血病转化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均P<0.05)。核型异常者白血病转化中位时间和生存中位时间均短于核型正常者。汉族与维吾尔族MDS患者各亚型分布、核型异常特点及白血病转化率、死亡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染色体核型异常在MDS不同亚型中存在差异且与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MDS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对MDS的正确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刘虹 安利 张玥玥 王增胜 王晓敏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 核型 预后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与形态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的细胞形态学的特征.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131例MDS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和细胞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异常核型和正常核型组的胞形态学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131例MDS患者中克隆性染色体异常71例(56.5%),异常核型组粒系Pelger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P<0.05).红系巨幼样变、双核红细胞、多核红细胞、花瓣核、核碎裂;粒系颗粒分布不均、核浆失衡、巨幼样变、空泡、AUER小体、双核;单圆、多圆核巨核细胞,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粒系Pelger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在异常核型MDS较正常核型组细胞病态造血发生率明显增高,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细胞形态学有一定相关性. 王增胜 张晓燕 王晓敏 李燕 安利 朱琳 刘虹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 细胞形态学 染色体核型分析 新疆地区54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应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淋巴组织学新分类,探讨并分析新疆地区汉族及维吾尔族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544例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新疆地区NHL病例,应用2008... 安利 王增胜 王晓敏文献传递 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血液病学急诊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血液病学急诊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血液科的80名实习医生,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两种教学方法分为常规教学组(2022年1~12月,40名)与翻转课堂组(2023年1~12月,40名)。常规教学组采用常规教学法,翻转课堂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对比两组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满意度;跟踪随访3年,对比两组实习医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工作压力感。结果:翻转课堂组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成绩高于常规教学组,P P P P P < 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血液病学急诊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能够提高实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教学满意度,还能够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减轻工作压力感,可推广。 刘天泽 王增胜关键词:血液病学 急诊医学 满意度 减低剂量预激方案治疗老年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3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平均发病年龄60~75岁。目前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规范标准,中高危患者可以采用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相同的治疗方案,但患者年龄较大,很难以耐受强烈的化疗方案。有研究报道,阿克拉霉素和阿糖胞苷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预激方案治疗老年MDS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有部分老年患者一般情况较差而不能耐受。我们采用减低剂量的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老年患者26例,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 张晓燕 王增胜 王晓敏 毛敏 富玲 艾合买提江 李燕 安利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特点及环孢素对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难治性贫血(RA)及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患者CD4+CD25+FOXP3+Treg 细胞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 表达水平,评估环孢素(CsA)对... 王增胜 李燕 浪涛 张晓燕 聂玉玲 毛敏 王晓敏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