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激扬

作品数:33 被引量:116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影像
  • 4篇磁共振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动脉
  • 3篇造影
  • 3篇神经节
  • 3篇神经节瘤
  • 3篇副神经
  • 3篇副神经节
  • 3篇副神经节瘤
  • 3篇CT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脏
  • 2篇心脏CT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诊断
  • 2篇图像
  • 2篇肿瘤
  • 2篇文献复习

机构

  • 12篇西安医学院附...
  • 9篇西安医学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 1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24篇激扬
  • 6篇韩月东
  • 5篇王雪莉
  • 3篇张双红
  • 3篇于春英
  • 3篇李颖
  • 3篇李颖
  • 3篇杜学辉
  • 2篇蔡天志
  • 2篇杨西海
  • 2篇白银安
  • 2篇刘娜
  • 2篇曹金龙
  • 1篇刘娜
  • 1篇宦怡
  • 1篇张晓斌
  • 1篇蒋昊翔
  • 1篇王建军
  • 1篇顾志娟
  • 1篇张贵祥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全国第6届头...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1998
  • 1篇199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体瘤的MRI诊断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提高对颈动脉体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颈动脉体瘤(18个肿块)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常规行FSE T1WI和T2WI,12例行MRA检查,其中5例行3D PCA,8例行增强后MRA检查。结果:16例中14例(14/16)为单侧性,2例(2/16)为双侧性;右颈部病变7个(7/18),左颈部11个(11/18);肿瘤呈纺锤形或不规则形,其内信号欠均匀,1例有显著坏死区,13个(13/18)肿块在MR平扫出现“盐和胡椒征”,以“胡椒”表现最为显著;15个肿块(15/15)均有明显强化,其中8个肿块出现“盐和胡椒征”。12例患者(13个肿块)行MRA检查,显示颈总动脉分叉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颈总动脉分叉角度的扩大和血管流空等表现,MRI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颈动脉体瘤。
激扬韩月东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
首发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尾状核脑熵与PANSS阳性症状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脑熵功能的异常模式,探索临床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方法本地招募49例(男性26例,女性23例)首发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被试组及人口学相匹配的38例为健康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7例),经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估后使用GE Signa HDxt扫描仪采集静息态fMRI和T13D结构数据。MRI数据经dpabi预处理后计算各被试静息态全脑脑熵,并使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P<0.05,GRF校正)。对被试组患者,提取差异区脑熵信号与PANSS阳性和阴性指标进行spearman偏相关分析(P<0.05为显著性),以年龄、教育程度为控制变量。结果相比对照组,被试组在右侧楔前叶脑熵显著增强、右侧尾状核脑熵显著降低(P<0.05,GRF校正);被试组右侧尾状核脑熵值与PANSS阳性症状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4,rho=0.36)。结论楔前叶与其它脑区的同步性受损影响其调控复杂和高度整合任务是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而尾状核在病症中可能具有功能可塑性和代偿性,是潜在的治疗和缓解精神分裂症状的靶点。
李颖激扬王雪莉方静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谈《课件大师》在影像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0年
结合影像医学教学实践,介绍了“课件大师”软件的特点及优势。同时就影像医学课件的制作及应用,介绍了“课件大师”在使用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李增江激扬何新民赵宏波杨旭
关键词:影像医学教学课件大师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与鉴别被引量:4
1998年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诊断与鉴别韩月东1激扬2张贵祥1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先天性恶性肿瘤,最初常表现为白瞳孔,易与许多其它疾病如Coats’病等混淆〔1〕,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b与Coats’病等的CT表现,以探讨...
韩月东激扬张贵祥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CT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肾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包括42例肾细胞癌及15例肾脏良性肿瘤,均有完整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所有病例先行常规肾脏CT平扫,然后对选定层面进行CT灌注扫描。通过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其灌注参数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和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肾细胞癌组灌注参数BF、BV、PS平均值均明显高于肾脏良性肿瘤及对侧正常肾脏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TT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良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平均值均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肾脏髓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MTT平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以较好地反映肾脏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有助于术前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王雪莉胡柯军激扬
关键词: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肾脏肿瘤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烟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5年来24例临床确诊为烟雾病患者行头颅CT脑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形式多样,缺血性病变占65%,出血性改变占30%,其它占5%;CT脑血管造影经MIP和VR后处理见血管病变显示清晰。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很好显示颈内动脉病变,尤其是动脉虹吸部上段和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血管病变,如管腔狭窄和闭塞、侧枝循环的形成等,对烟雾病有确诊意义。
罗肖山李颖激扬杜学辉
关键词:烟雾病螺旋CT脑血管造影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MR诊断
副神经节是一组特殊的化学感受器,可以位于肾上腺内和肾上腺外,青春期后主要位于颈动脉体(颈动脉分叉)、迷走神经体(颈段迷走神经)、颈静脉体和鼓室体等部位,因此,头颈部是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最为好发的部位,其中以颈动脉体和颈静...
激扬
关键词:MR诊断化学感受器瘤
文献传递
颈部副神经节瘤的MR诊断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颈部副神经节瘤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个肿块(32例患者)的部位、MR信号和邻近大血管移位等情况.结果:病变分别位于颈动脉体(27个,2例为双侧性)、迷走神经体(6个,上颈部4个,中、下颈部各1个)及左侧后颈部(1个).右侧颈部15个,左侧19个.肿瘤形态为不规则形、纺锤形或类圆形;信号欠均匀,MR平扫(22/34)及增强后(18/29)可见"盐和胡椒征".22个肿块行MRA检查,表现为颈总动脉分叉扩大(18个颈动脉体瘤)和颈动脉向前移位(4个迷走神经体瘤).2例恶性迷走神经体瘤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双肺转移.结论:根据肿瘤的部位、信号等MR表现,多数颈部副神经节瘤可在手术前正确诊断.
激扬韩月东
关键词:颈动脉体迷走神经副神经节瘤磁共振成像
MRI及CT对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究MRI及CT对宫颈癌术前诊断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患者120例,收取时间为2014年5月直至2015年6月期间,并将宫颈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CT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
王雪莉刘娜激扬
关键词:MRICT
文献传递
儿童副鼻窦的16层CT低剂量扫描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病变16层螺旋CT检查中的低剂量应用。方法:60例疑诊副鼻窦炎的6~12岁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00mAs(A组)、50mAs(B组)和20mAs(C组),获取5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并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与A组比较,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和80%。A、B组间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三组轴位图像间噪声有显著性差异(P〈001),A、B组冠状位图像间噪声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应用20mAs管电流进行儿童副鼻窦CT扫描,可以清楚显示副鼻窦结构,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边当绒于春英顾志娟李颖杨西海王雪莉罗肖山激扬
关键词:儿童副鼻窦低剂量MSCT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