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丽萍

作品数:75 被引量:2,23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华女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哲学宗教
  • 11篇经济管理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社会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青少年
  • 11篇少年
  • 10篇婚姻
  • 9篇亲子
  • 9篇沟通
  • 9篇儿童
  • 8篇信任
  • 8篇亲子沟通
  • 7篇代际传递
  • 7篇中介
  • 7篇婚姻冲突
  • 6篇大学生
  • 5篇中介作用
  • 5篇社会
  • 4篇幼儿
  • 4篇自尊
  • 4篇教育
  • 4篇家庭
  • 4篇父母
  • 3篇地方依恋

机构

  • 59篇中华女子学院
  • 30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中央教育科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68篇池丽萍
  • 28篇辛自强
  • 7篇俞国良
  • 3篇张丽
  • 1篇林崇德
  • 1篇王耘
  • 1篇王练
  • 1篇苏谦
  • 1篇安静
  • 1篇耿柳娜
  • 1篇李福洪
  • 1篇王炯
  • 1篇夏菡
  • 1篇孙汉银
  • 1篇陈虹
  • 1篇郭素然
  • 1篇刘桂珍
  • 1篇赵秀梅
  • 1篇陈甜甜
  • 1篇王耘

传媒

  • 8篇心理发展与教...
  • 8篇中华女子学院...
  • 5篇心理学报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心理科学
  • 5篇心理研究
  • 4篇心理与行为研...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教育研究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2篇第九届全国心...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社会心理科学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3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学业成绩儿童的亲子沟通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以往研究表明亲子沟通可能影响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本研究基于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比较了学业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儿童的亲子沟通状况。结果发现:(1)成绩优秀儿童的表达主动性、清晰性、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成绩较差儿童,三组儿童父亲的某些沟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2)学业成绩较差儿童的父子和母子沟通质量均显著低于成绩优秀儿童;(3)成绩优秀儿童的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作用相对均衡,且两种沟通较一致,而成绩较差儿童的母子沟通的地位显著高于父子沟通,且两种沟通不一致。
池丽萍俞国良
关键词:亲子沟通学业成绩沟通能力
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访谈研究
采用访谈法对33名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在学习、社会交往和求职等各领域的自我效能进行了调查,然后对文本信息进行了深入诠释。结果表明:(1)出于各种原因和考虑,被试在等级评定量表中做出的数字评价不能完全代表其真实的自...
池丽萍
关键词: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文本诠释
文献传递
认知压力促进知识建构:另眼看“减负”被引量:4
2005年
提出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相互补的思路,即在教育教学中设置合理的认知压力。教育背景提供的不同水平的认知压力是推动学生进行不同类型认知活动的动力,是促进他们建构知识的动力;课堂教学中认知压力的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减少课后的作业负担。
辛自强池丽萍
关键词:知识建构
练习背景下表征水平的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Karm iloff-Sm 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表征从内隐水平发展到外显水平,但其他儿童的表征水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练习背景下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并不完全像Karm iloff-Sm ith设想的那样经由程序阶段到元程序阶段再到概念化阶段,而是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发展路线;(3)练习背景下儿童获得的表征的灵活性是有限的,即可以推广到近迁移问题上,而难以推广到远迁移问题上。
辛自强张丽林崇德池丽萍
关键词:知识建构微观发生法
信任代际传递的中介机制:一个概念模型被引量:22
2013年
父母可能是塑造子女人际信任的重要力量。父母的信任水平如果能预测子女的信任水平,就表明信任存在代际传递现象,然而,目前很少有研究完整揭示信任代际传递实现的路径。基于对信任文献的分析,文章区分考察了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实现代际传递的可能中介因素,提出了信任代际传递中介机制的概念模型。
池丽萍辛自强
关键词:信任代际传递普遍信任特殊信任父母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被引量:127
2007年
以705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和同伴提名法收集数据,探讨了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自尊与攻击的相关系数为-0.21,这说明低自尊与高攻击有关;(2)回归方程纳入自控后,自尊对攻击的预测在统计意义上不明显,表明自尊通过自控对攻击产生影响,自控在自尊与攻击的关系中起着中介的作用;(3)社会地位对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它调节着两者关系的强度;(4)社会影响对自控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
辛自强郭素然池丽萍
关键词:自尊中介变量
优差生亲子沟通与认知和情绪压力的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研究对优生、差生与其父母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而展开的沟通过程进行观察,并采用量表法测量其感受到的认知和情绪压力,以考察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及优、差生在两者得分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优生无论在沟通行为次数上,还是在沟通行为类型上都表现出一些积极特征;(2)优生的二级认知压力显著高于差生,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显著低于差生;(3)督促、指责等消极沟通行为都与一级认知压力和情绪压力存在正相关,而积极沟通行为,如方法指导等则与一级认知压力、情绪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一级认知压力与正确提议比例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池丽萍辛自强
关键词:亲子沟通优生差生
环境的恢复性功能:测量及应用被引量:8
2012年
恢复性环境是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指的是能使人们更好的从心理疲劳以及和压力相伴随的消极情绪中恢复过来的环境,基于恢复性环境恢复功能的原理,Kaplan等提出注意力恢复理论,Hartig,Kaiser和Bowler(1997)据此编制了"知觉到的恢复性量表"以测量不同环境对个体的恢复性功能。本研究以285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中文版知觉到的恢复性量表的信度效度及发展特点。结果表明,该量表的各项信效度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能够用于相关实证研究中:在四种微环境中,家对中学生的恢复性功能最高,其次是自然环境和学校,文化环境的恢复性功能最低;对于家,恢复性功能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而对于学校和微环境,恢复性功能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四类环境的恢复性功能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苏谦池丽萍
关键词:中学生微环境
两性亲密关系中的趋避动机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亲密关系中个体自身利益与伴侣、关系的利益可能发生冲突,面临这种困境个体需要选择自我保护或者关系增进的交往目标,权衡是否要作出自我牺牲以维护关系。心理学研究以趋避冲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自我保护和关系增进目标的趋避性质,并指出趋向动机支配的牺牲行为对牺牲者、牺牲受益者及关系质量都具有积极影响,而逃避动机驱动的牺牲则可能产生消极后果。在评论有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指出今后应该深入探讨趋避动机在亲密关系不同阶段的表现与作用,细化当前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
池丽萍
关键词:亲密关系牺牲
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池丽萍辛自强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女大学生归因倾向文本信息访谈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