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丽杰

作品数:84 被引量:95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中医
  • 21篇心病
  • 21篇冠心病
  • 17篇证候
  • 12篇痰瘀
  • 12篇中医证
  • 12篇辨证
  • 11篇中医药
  • 10篇痰瘀互结
  • 9篇中医证候
  • 9篇结证
  • 9篇病机
  • 8篇痰瘀互结证
  • 7篇证论治
  • 6篇中风
  • 6篇辨证论治
  • 6篇病证
  • 5篇中风病
  • 5篇病证结合
  • 4篇证候要素

机构

  • 8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9篇湖北中医药大...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0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福建中医药大...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河北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82篇江丽杰
  • 64篇胡镜清
  • 22篇许伟明
  • 10篇林明欣
  • 8篇杨燕
  • 6篇佟旭
  • 6篇刘保延
  • 6篇刘刃
  • 5篇谢琪
  • 3篇李玉波
  • 3篇史华新
  • 3篇段飞
  • 2篇李先涛
  • 2篇杨小波
  • 2篇乔洁
  • 2篇王瑞海
  • 2篇郑昭瀛
  • 2篇陈倩
  • 2篇余仁欢
  • 2篇张伯礼

传媒

  • 26篇世界科学技术...
  • 13篇中国中医基础...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成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科技纵览
  • 1篇2009年传...
  • 1篇世界中联伦理...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10篇2022
  • 10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0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在慢性心衰康复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在慢性心衰康复中的应用现状。方法:从心衰康复的五大处方出发,梳理了近年来中医药在慢性心衰康复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结果:中医药可在慢性心衰康复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其中,中药治疗仍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可实现对患者的个体化康复治疗。传统体育疗法并调形、神、息,且对患者自身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于心衰人群的康复训练。中医心理治疗可通过心理疏导结合躯体的治疗,达到身心同调的目的。针灸疗法在促进戒烟、缓解戒断综合症方面有明显效果。药膳的使用可在均衡营养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作为营养处方中的一部分。结论:中医药用于慢性心衰的康复治疗有其优势,中西医结合进行心衰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叶汝萍胡镜清杨燕江丽杰唐有瑜王传池
关键词:慢性心衰康复中医
冠心病热相关证临床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近十年冠心病热相关证临床用药规律,为冠心病相关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2011-2021年国内外主要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观察文献,提取方剂名称、证候名称、药物组成,统计药物使用频率、药物类别,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系统聚类,利用Gephi和Liquorice软件进行药物复杂网络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5篇合格文献,涉及到的热相关证的构成比大小排序:热(29.03%)>痰(28.23%)>瘀(20.97%)>毒(8.87%)。排在前3位的复合证为:痰热瘀阻证、痰热互结证、热瘀痰阻证;药物总频次为631次,共计109种药物,其中44种药物使用频率≥5%,使用频率前6位分别为丹参(64.00%)、黄连(57.33%)、半夏(42.67%)、川芎(28.00%)、茯苓(28.00%)、赤芍(28.00%)。清热类药物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黄连(57.33%)、黄芩(25.33%)、金银花(20.00%)。药物功效类别共涉及16种,清热药(17.59%)、补虚药(16.67%)、活血化瘀药(16.67%)、理气药(10.19%)使用频率较高。关联组合使用较多的药对为黄连→丹参、半夏→黄连、半夏→丹参;药物聚类分析总共得到7组药物组合。而在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中,丹参是全局网络的核心,与黄连、半夏、川芎、茯苓、赤芍、瓜蒌等药物的连线较粗,表示药物之间组合度较高。结论冠心病热相关证的治疗以清热解毒、散结养脉、活血化瘀为核心治法,辅以补气化痰。丹参、黄连、半夏、瓜蒌、茯苓等配伍在冠心病热相关证的治疗中最常用,小陷胸汤、四妙勇安汤、桂枝茯苓丸、十味温胆汤合定志丸、生脉饮为常用方剂组合,该研究可为冠心病热相关证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张佳乐许伟明张逸雯江丽杰胡镜清
关键词:冠心病热证清热解毒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痰瘀兼化:冠心病病机新论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2
2019年
胡镜清教授临证注重诊病知理、辨证识机,并在总结古代理论与当代诸多医家冠心病诊治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刘完素病邪兼化论,提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痰瘀兼化",即痰瘀互结贯穿始终,早期"湿化",活动期"热化",后期"虚化",并以此为总纲统领冠心病之诊治。今从理法方药等角度对其冠心病的临证诊疗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蔡嫣然江丽杰李子赟王传池杨燕吴朦张佳乐胡镜清
关键词:冠心病临证经验
近十年清热解毒类方剂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疗效评价指标概况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了解清热解毒类方剂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疗效评价指标概况,为设计清热解毒类方干预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方案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近十年国内外主要期刊数据库发表的清热解毒类方剂干预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归纳、汇总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共纳入清热解毒类方剂干预冠心病热相关证临床研究文献53篇,主要包括中医证候计分和症状疗效评价、理化指标(炎症相关指标、脂质代谢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心绞痛评价指标(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心脏功能指标(射血分数、每搏量、每分钟心排血量、舒张早期值流速等)、心电图疗效、不良反应等。结论近十年清热解毒类方剂干预冠心病热相关证理化指标以炎症因子为主,兼具脂质代谢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张佳乐许伟明张逸雯江丽杰胡镜清
关键词:冠心病疗效评价指标热证
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医药防治烈性传染病的启示被引量:4
2021年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是中医学长期实践经验的结晶,也是烈性传染病人工免疫的先驱。人痘西传与牛痘东传,成为中、西医交流史上的辉煌篇章。该文简要回顾了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重新挖掘人痘接种术的发明和传播对中医药防治烈性传染病的启示意义。启示有三:其一,人痘接种术防治天花是中医学辨病论治的杰出成果,启示中医药的诊疗实践除了辨证论治外,辨病论治同样值得充分重视和全面挖掘。其二,人痘接种术不断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为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说明中医药传统诊疗技术/手段值得珍视,但迫切需要走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之路。其三,人痘接种术西传和牛痘接种术东传,共同为消灭天花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西医学交流史上的佳话,可见中、西医学的交流互鉴,是推动医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许伟明王传池江丽杰胡镜清顾东黎
关键词:人痘接种术中医药天花烈性传染病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相关性的贝叶斯网络分析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中医证候要素动态变化与NIHSS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9例缺血性中风病临床数据为基础,在5个不同时点(0d、3d、14d、28d、3m)采集《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风、火、痰、瘀、气虚、阴虚阳亢6个证候要素的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其相关性。结果:0~3d时,NIHSS评分改善,证候要素痰、瘀、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809、0.896、0.934、0.961;3~14d时,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46、0.843、0.895、0.962、0.944;14~28d时,火热、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3、0.815、0.966、0.987;28d至3m时,风、火热、瘀、痰、阴虚阳亢和气虚的改善概率分别为0.507、0.667、0.854、0.505、0.905、0.914,与NIHSS呈现出明显的正向关系。结论:缺血性中风病的NIHSS评分变化在不同时点均有多个证候要素评分与之相关,其相关程度随时间动态演变。
江丽杰胡镜清易丹辉陈倩刘保延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证候结局评价
现代医学模式下亚健康概念特征属性的思考及其意义被引量:23
2011年
通过系统回顾近10余年亚健康概念的研究,认为现阶段亚健康概念的研究中存在有亚健康特征属性没有明确、概念内涵与表述方式的冲突以及辨识标准缺乏共识等局限,提出亚健康现代医学模式健康观的概念内容与其生物医学模式下表述方式的冲突是导致亚健康特征属性认识歧义的根源。认为我们应基于现代医学模式下健康的概念来定义亚健康的特征属性,应建立以临床不适与生存质量为核心的亚健康状态测量与辨识标准。提出亚健康的特征属性是指非疾病所致的躯体上、心理上不适或社会适应能力降低的健康不完满或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本文还就亚健康状态持续时间等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胡镜清江丽杰彭锦郭玉峰乔洁陈伦举
关键词:亚健康
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证机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明确国医大师临证医案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证机认识。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从已发表论文及专著中收集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医案,构建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数据库。联合应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中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舌脉信息、辨证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其证机特点。结果累计检索60位国医大师公开发表文献5967篇,出版书籍330本,最终纳入国医大师诊治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166则。其主症以"胸闷"最为多见,其次为"胸痛"和"心前区刺痛",构成比分别为54.82%、23.49%、10.24%;血瘀、气虚、痰、阴虚、气滞、阳虚、浊、热为累计频率>10%的证候要素。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总体呈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证候特征,其中,"血瘀""痰""湿"为其常见的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阳虚""阴虚"为其常见的虚性证候要素,此研究为临床诊治本病提供到了可靠依据。
郑昭瀛刘刃江丽杰吴朦胡镜清
关键词:国医大师冠心病心绞痛临证医案证候要素病机
冠心病“热化”病机辨治探微被引量:17
2019年
“热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机之一,但以往多拘泥于胸痹“阳微阴弦”而对其重视度不够。《黄帝内经》中即有热邪与“心病”“心痛”有关的描述。在总结梅国强、周仲瑛、陈可冀、张学文、段富津、雷忠义、李士懋、裘沛然、苏荣扎布等国医大师从热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基础上,我们归纳出冠心病“热化”病机的四种主要类型为痰湿郁而化热、瘀热互结、热毒蕴结、阴虚致热,并提炼其辨治要点。痰湿郁而化热,重辨舌脉,治以清热化痰为主,常用陷胸汤类佐以蝉蜕、羌活、荆芥、防风、薄荷、葛根等宣透郁热药物;瘀热互结,当分瘀、热之轻重,治以“凉”“散”为要,多用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痰瘀日久,热毒蕴结,病情尤剧,可予四妙勇安汤加连翘、虎杖等清热解毒药;阴虚致热,当辨心肾,常用生脉散配伍生地滋补心、肾之阴。病证结合,识机论治,以期进一步完善冠心病理论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李子贇胡镜清胡镜清江丽杰江丽杰
关键词:冠心病病机国医大师
当代病证结合研究思路和方法进展评析被引量:16
2016年
该文回顾、分析了当代西医病与中医证结合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其相应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当代病证结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辨证标准的研究,特定疾病的分型、分期、核心病机研究和证本质研究。其中,辨证标准的研究和疾病的分型、分期、核心病机研究多采用"以病统证"的研究思路,证本质的研究主要采用"以证统病"的研究思路。最后提出未来病证结合的研究:应始终坚持面向临床,为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服务;亟需进一步挖掘中医原创思维;更应注重充分吸纳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
许伟明胡镜清江丽杰
关键词:病证结合辨病辨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