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4篇文化
  • 4篇建筑
  • 2篇设计手法
  • 2篇情感
  • 2篇景观
  • 1篇帝王
  • 1篇修辞
  • 1篇修辞研究
  • 1篇衣食住行
  • 1篇遗存
  • 1篇隐情
  • 1篇中国传统建筑
  • 1篇中国传统建筑...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生活片断
  • 1篇生命
  • 1篇生命活动
  • 1篇生态特征
  • 1篇思维
  • 1篇片断

机构

  • 8篇沈阳建筑大学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沈阳市规划和...
  • 1篇沈阳毕帝基建...

作者

  • 11篇毛兵
  • 2篇王伟
  • 1篇朱玲
  • 1篇李团胜
  • 1篇陈伯超
  • 1篇吕正华
  • 1篇张健
  • 1篇王肖宇
  • 1篇谢占宇
  • 1篇仝雷
  • 1篇仝雷
  • 1篇马雪梅
  • 1篇谭许伟
  • 1篇赵辉
  • 1篇彭晓烈
  • 1篇石铁矛
  • 1篇马青
  • 1篇李殿生
  • 1篇朱京海
  • 1篇邱长华

传媒

  • 2篇山西建筑
  • 2篇建筑师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重庆建筑大学...
  • 1篇南方建筑
  • 1篇2006年中...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调和历史街区建筑的新旧矛盾——沈阳市中山路立面改造设计研究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中山路这条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保护历史街区的具体措施.要考虑建筑与历史文化背景的关联性,在尽可能满足实际使用功能这一前提条件下,合理使用现代技术与材料,展现建筑的历史个性.
谢占宇毛兵
关键词:城市街区建筑保护立面改造历史街区
文献传递
概论建筑设计意象被引量:6
2006年
介绍了“意象”的含义,提出了建筑设计意向及其表述范畴,阐述了建筑设计意向的特征,探讨了建筑设计意向理论的意义,以提高建筑设计意向构思,促进和指导建筑设计。
王伟毛兵
关键词:建筑思维
概论建筑设计意象
2006年
建筑设计意象理论并表述其应用价值。
王伟毛兵
关键词:情感
空间的生命对白——沈阳故宫与昭陵分析
2008年
建筑空间承载着人类的各种意识信息,文章通过对皇太极的宫寝和陵墓的分析.解读空间设计手法和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
毛兵薛晓雯
关键词:节奏文化
帝王归隐情——古华轩之空间解析
2010年
乾隆花园的五进院落各异,分别围绕其主体建筑来组织环境,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意境。以古华轩所在的第一进院落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乾隆帝权与情、礼制与自然的双重矛盾。从古华轩的单体空间与环境空间两方面进行解析,窥见双重矛盾下古华轩空间的设计手法。
毛兵吕晶
关键词:设计手法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研究初探被引量:19
2007年
提出创立“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这条廊道全长600多km,是由50余处重要的历史节点构成,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创立并保护“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既是保护这条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尤其在我国对遗产廊道这种遗产保护方法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今天,创立一条具有我国特色的遗产廊道更具有重要意义。
王肖宇陈伯超毛兵
关键词:文物保护文化景观
辽阳弓长岭温泉总汇设计
2006年
讲述了辽阳弓长岭浴场建筑的设计,探索建筑的地域性实践,给予浴场建筑类型以创造性的表达,探求结合对洗浴文化的理解,努力营造富有创造力且具趣味性和梦幻色彩的建筑表现的途径。
王伟毛兵仝雷
关键词:文明生活片断
遗存王者风——遂初堂之空间解析
2009年
至上性与趣味性可谓皇家园林的艺术特色之一。通过对遂初堂在乾隆花园中整体布局、局部环境及单体院落空间的分析,解读堂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中的空间设计手法和文化内涵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是如何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表达人类情感的。
毛兵邱长华
关键词:文化设计手法情感
沈阳市居住景观生态特征与绿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石铁矛马青彭晓烈朱京海赵辉吕正华谭许伟马雪梅李团胜姜允芳李殿生朱玲毛兵张健
“沈阳市居住景观生态特征与绿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是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编号为962119,是与辽宁省环保局、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的科研项目,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该研究历时七年零九个月,自1996年...
关键词:
关键词:景观生态居住绿化系统
生活的混响
2006年
我们总在呼唤“以人为本”,那么,人之本是什么呢?奔波一生.什么最值得回味?享受生活成为核心答案。生活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概括.学习、工作、交往、审美、衣食住行等等共同融汇成生活之源。埃森曼说.五十岁的人才能成为建筑师,就是说建筑师只有经历丰富的生活体验.才能将建筑做好。建筑是生活的载体。虽然有的建筑是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的,但更多的是平和安详的生活写照。当我们摒弃超世脱俗的英雄主义幻想.静心体悟生活的时候,就会发现建筑之美闪现于得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很难相信.一个不会炒菜的建筑师能设计好厨房。
毛兵仝雷
关键词:混响建筑师生命活动衣食住行埃森曼标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