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元 作品数:32 被引量:22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经皮介入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治疗肝癌合并胆管癌栓致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及影像检查证实为肝癌合并胆管癌栓造成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资料,16例均行经皮穿刺造影后置管引流术,根据患者置管后的临床表现,分别采用永久性外引流、内引流定期调整引流管以及覆膜支架植入等治疗方法,术后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对比,根据TBIL下降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并在2年的随访期限内观察患者生存期。结果16例穿刺引流均获得成功,其中永久性外引流2例,内引流并定期调管7例,留置覆膜支架7例。16例经皮介入治疗前总胆红素平均为(261.9±77.2)μmol/L,治疗后2周为(161.2±80.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66,P〈0.01)。16例生存时间为30~391d,平均生存时间204d,中位生存时间为200d。穿刺引流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感染,经止血及抗炎等常规治疗可有效控制。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胆管癌栓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经皮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较好。 卢再鸣 梁宏元 孙巍 温锋 毛晓楠 郭启勇关键词:胆管肿瘤 肿瘤循环细胞 放射学 介入性 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 一种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管、血管的自清理防堵、防再狭窄支架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自清理功能的胆管、血管支架,能对堵塞和狭窄的胆管、血管进行疏通,并能避免支架处胆管、血管再堵塞... 王振宁 赵相轩 梁宏元 赵俊华 代松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对比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与胰腺癌(P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提高AIP与PC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选取术后病理符合AIP亚洲标准的患者36例及符合PC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95例,总结AIP与Pc的影像学特点及差异。结果增强CT发现胰头增大或肿块、胰周淋巴结肿大、胰胆管和胆总管扩张及截断、血管和脏器受累方面AIP明显少于PC(11/27比28/40、2/27比17/40、13/27比32/40、1/27比10/40、8/27比26/40、2/27比15140、0/27比15/40、0/27比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腺普遍增大、钙化或胰石、假包膜影或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方面AIP明显多于PC(4/27比0/40、7/27比0/40、10/27比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彩超发现在胰胆管扩张直径和胆总管扩张方面AIP明显少于PC[(0.421±0.270)cm比(0.594±0.270)cm、1/18比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发现胆总管扩张及胰胆管截断方面AIP明显少于PC(7,13比16/18、1/13比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P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在影像学方面可与PC进行鉴别诊断。 张新刚 温锋 董幼丹 郭亚军 梁宏元 王晓非关键词:自身免疫疾病 胰腺炎 胰腺肿瘤 ABT-263增敏Lexatumumab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Bcl-2抑制剂对于死亡受体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激活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增敏效果。方法:体外培养ER、PR和HER-2三阴性细胞株。分为对照组、ABT-263处理组、Lexatumumab处理组、ABT-263+Lexatumumab处理组。用亚致死剂量的ABT-263,或者Lexatumumab,或者二者同时处理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内细胞核凋亡形态变化情况。然后凋亡细胞计数,统计凋亡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aspase 3和PARP切割条带在各组中的表达,以评估Bcl-2抑制作用对死亡受体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BT-263和Lexatumumab单独处理细胞不能够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核出现固缩凝聚现象。抑制剂ABT-263能够显著逆转Lexatumumab诱导的乳腺癌细胞凋亡。结论:Bcl-2抑制剂ABT-263能够增敏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凋亡。ABT-263和Lexatumumab联合诱导的凋亡作用具有Caspase依赖性。 赵相轩 温锋 任莹 孙巍 梁宏元 赵罡 卢再鸣关键词:BCL-2 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凋亡 犬胆管金属支架诱导p16、p53基因扩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支架在诱导抑癌基因扩增方面的价值。方法健康成年实验犬24只,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囊的方法于犬胆总管下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正常喂养平均半年,再次麻醉后活体开腹取支架覆盖段胆管壁与支架上段胆管壁组织,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所取组织p16、p53、p15、Bcl-2及K-ras基因的表达情况,计算两个部位胆管壁目的基因表达阳性率,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20只实验犬建模成功。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16/20)、45%(9/20),支架上段胆管壁p16、p53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3/20)、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94、9.17,P值均〈0.05)。支架覆盖段胆管壁p15、Be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12/20)、100%(20/20)、0,支架上段胆管壁p15、Bcl-2、K-ras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14/20)、100%(20/20)、0,两个部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胆管壁p16、p53的扩增加强与胆道金属支架的植入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不存在胆道支架植入禁忌证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建议行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 毛晓楠 卢再鸣 郭启勇 温锋 梁宏元 刘兆玉关键词:基因扩增 胆管 动物实验 跨越壶腹部支架对犬胆道压力和Oddi括约肌病理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跨越壶腹部支架置入后犬胆道压力和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SO)病理学的变化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成年实验犬5只,建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和跨越壶腹部置入金属支架的模型,应用胆道测压的方法比较支架置入前和支架置入5周后十二指肠压(duodenal pressure,DP)、SO基础压(sphincter of Oddi basal pressure,SOBP)、收缩幅度(sphincter of Oddi contractive amplitude,SOCA)、收缩间期(sphincter of Oddi duration,SOD)以及胆总管压(common bile duct pressure,CBDP)的变化。同时,应用胶原纤维染色观察支架置入后SO的病理变化。对实验所获得的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DP作为零点,获得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支架置入前SOBP、SOCA、SOD、CBDP分别为:13.69±4.29mmHg、42.65±8.50mmHg、6.69±1.46s、12.98±2.86mmHg;支架置入5周后分别为:10.58±3.98mmHg、31.95±9.00mmHg、4.47±1.21s、7.43±2.20mmHg,其中SOCA较支架置入前降低,SOD相比支架置入前缩短,两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DP明显低于支架置入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5周后,壶腹部SO肌层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腺体病变和炎性反应等病理变化。结论:跨越壶腹部植入支架5周后,SO运动功能的减弱以紧张性收缩的减弱为主,而基础性收缩仍然存在。CBDP虽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的DP,并保持与之的压力梯度,从而为抑制肠胆反流提供了可能。而壶腹部SO肌层中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腺体病变和炎性反应等病理变化。 温锋 卢再鸣 郭启勇 毛晓楠 梁宏元关键词:奥狄括约肌 肝胰管壶腹 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枝血供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外侧枝血供的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多次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患者343例,其中男186例,女157例,年龄32~81岁,平均56.7岁。所有患者均根据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制... 温锋 梁宏元 卢再鸣 郭启勇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文献传递 YM155增敏Lexatumumab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凋亡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分子化合物YM155增敏死亡受体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激活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凋亡的效果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LH86细胞株,分为对照组(DMSO)、YM155处理组(1μmol/L)、Lexatumumab处理组(1μg/ml)和YM155(1μmol/L)联合Lexatumumab(1μg/ml)组。荧光显微镜观察上述各组细胞核凋亡形态变化,计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中细胞凋亡标志性蛋白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1μmol/L YM155或1μg/ml Lexatumumab单独处理均未能诱导LH86细胞出现胞核固缩凝聚或染色质断裂,而1μmol/L YM155预处理细胞30 min能够逆转Lexatumumab诱导的肝癌细胞核固缩凝聚和染色质断裂。YM155和Lexatumumab联合处理12 h,细胞凋亡率达60%,高于其余3组(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仅YM155联合Lexatumumab组出现明显的caspase-3蛋白切割条带;YM155和Lexatumumab单独处理均未能诱导Bax构象变化;经1μmol/L YM155预处理后,Lexatumumab能够有效诱导Bax构象变化激活。结论 YM155能够增敏单克隆抗体Lexatumumab诱导肝癌细胞株LH86细胞凋亡,YM155和Lexatumumab联合处理诱导凋亡可能与Bax构象变化激活相关。 赵相轩 温锋 任莹 孙巍 梁宏元 赵罡 卢再鸣关键词:肝细胞癌 凋亡 肝门部胆管癌多枚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应用金属内支架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特别是侵犯肝内胆管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肝门部胆管癌45例,其中 BismuthⅡ型12例、Ⅲa型17例、Ⅲb型10例、Ⅳ型6例。45例均先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后实施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分别以 T、Y、X 型或其组合方式留置2或3枚内支架。结果 45例患者内支架96枚全部置入成功,治疗后胆红素[(312±249)μmol/L]与治疗前[(51±42)μmol/L]相比明显下降(t=4.21,P<0.01),支架置入后30 d 内病死率为2.2%(1/45)。平均支架开通时间181.5 d(26~473 d),平均生存时间215.3 d(26~516 d)。结论对于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胆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特别对病变侵犯肝内胆管的病例,应选择不同的穿刺路径及支架留置方法,尽可能解决更多肝段的胆管引流。 卢再鸣 梁宏元 郭启勇 温锋 刘兆玉 张军关键词:胆管癌 存活率 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经胆囊犬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动物模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成年健康家犬10条,禁食24小时后全麻,行CT扫描定位胆囊,超声引导下于定位点穿刺胆囊,行胆囊及肝外胆管造影。应用引导装置及硬导丝将5F鞘及自制支架释放装置送入胆总管内,经皮经胆囊管将金属支架置入胆总管内。术后定期检测肝功,术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行上腹部CT检查。结果在10条狗中,胆囊穿刺成功率为100%。胆总管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为80%(8条),两条狗由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成角锐利,支架置入失败。放置支架的实验动物中,7条狗术后状态良好,1条狗于术后24小时死于胆汁漏。在1个月的观察期内,肝功正常的实验动物为4条,两只狗的碱性磷酸酶在术后5和10天升高,一条狗的总胆红素升高。在观察期内CT扫描各实验动物支架均未出现明显移位。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以犬为试验动物的经皮经胆囊途径胆管介入的动物模型。实验证明该动物模型安全、可行,且适合于长期的试验研究。 梁宏元 卢再鸣 温锋 毛晓楠 郭启勇 刘兆玉关键词:胆管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