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雯

作品数:4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7篇第一性原理
  • 5篇涂层
  • 5篇合金
  • 4篇铁素
  • 4篇铁素体
  • 4篇纳米
  • 4篇复合材料
  • 4篇不锈
  • 4篇不锈钢
  • 4篇复合材
  • 3篇第一性原理计...
  • 3篇第一性原理研...
  • 3篇电子结构
  • 3篇原子层沉积
  • 3篇子结构
  • 3篇晶须
  • 3篇聚丙烯
  • 3篇光谱
  • 3篇钢表面
  • 3篇丙烯

机构

  • 39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2篇北京信息科技...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晋中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新疆建设职业...
  • 1篇山西太钢不锈...

作者

  • 39篇杨雯
  • 8篇齐会萍
  • 8篇李永堂
  • 6篇李坤
  • 3篇魏计林
  • 3篇邱选兵
  • 3篇杜诗文
  • 3篇李传亮
  • 3篇田玉明
  • 3篇金亚旭
  • 3篇于晓璞
  • 2篇宋建丽
  • 2篇宫长伟
  • 2篇闫时建
  • 2篇郭艳萍
  • 1篇赵亚丽
  • 1篇智翠梅
  • 1篇闫志杰
  • 1篇王高
  • 1篇和小虎

传媒

  • 4篇热加工工艺
  • 3篇材料导报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物理学报
  • 2篇激光与光电子...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中国陶瓷
  • 1篇电镀与涂饰
  • 1篇中国矿业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精密成形工程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5
  • 5篇2024
  • 10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Mn3O4复合镀层转化为(Co,Mn)3O4尖晶石涂层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制得满足铁素体不锈钢连接体实际需求的(Co,Mn)3O4尖晶石涂层,采用复合电镀法在E-brite表面涂覆Co-Mn3O4先导层,在空气中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800℃进行氧化。用扫描电镜(SEM)分别观察热转化前后涂层的表面及截面形貌,用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转化后涂层的元素分布及物相变化。结果表明:沉积10 min后得到厚度约8μm、弥散均匀且与基底结合良好的Co-Mn3O4复合镀层;氧化10 min后,形成内部为CoO、外部为Co3O4的双层氧化物且Mn3O4未与镀层基质完全融合;氧化60 min后,复合镀层完全转化为(Co,Mn)3O4尖晶石涂层;基底与涂层存在元素的互扩散现象,界面处形成致密的厚约2~3μm的Cr2O3氧化层,涂层能够有效阻隔Cr进一步向外挥发。
李晔珑宋建丽朱家红李永堂杨雯
关键词:互扩散
一种氧化钛纳米管限域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氧化钛纳米管限域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催化剂设计制备技术领域,解决贵金属纳米颗粒在氧化钛纳米管孔道内分散不均匀和孔道堵塞等技术难题,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ZnO单晶纳米线牺牲层模板上沉积铂纳米粒子膜;然...
王眉花杨雯步超戴禄军郭艳萍
g-C_(3)N_(4)纳米带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
2021年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扶手椅型g-C_(3)N_(4)纳米带(AC-g-C_(3)N_(4)NRs)和锯齿型g-C_(3)N_(4)纳米带(ZZ-g-C_(3)N_(4)NRs)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AC-g-C_(3)N_(4)NRs和ZZ-g-C_(3)N_(4)NRs的边缘H原子均能稳定存在。AC-g-C_(3)N_(4)NRs的价带顶主要由多数N原子贡献,而ZZ-g-C_(3)N_(4)NRs的价带顶主要由CH边缘附近的N原子贡献。AC-g-C_(3)N_(4)NRs的导带底主要属于纳米带一侧边缘或两侧边缘附近的C原子和N原子,而ZZ-g-C_(3)N_(4)NRs导带底主要属于ZZ-g-C_(3)N_(4)NRs的NH边缘附近的C原子和N原子。AC-g-C_(3)N_(4)NRs和ZZ-g-C_(3)N_(4)NRs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率都随纳米带宽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AC-g-C_(3)N_(4)NR宽度的增加,吸收系数在低能区域产生明显的蓝移现象。
杜秀娟马柯榕张政委杨雯张瑞张清梅
关键词:结合能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
铁素体合金表面钴锰尖晶石涂层的制备和阻铬性能研究
2019年
以铁素体不锈钢E-brite为基体材料,采用电解共沉积法制备Co-Mn2O3复合镀层,并将电镀样品暴露在800℃的空气中不同时间(10 min、4、100 h),经热处理将镀层转变为尖晶石涂层。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X射线衍射(XRD)对热转化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10 min热处理的Co-Mn2O3复合镀层中的Mn2O3颗粒并没有完全溶入氧化层,但经4、100 h热处理的Co-Mn2O3复合镀层完全转化为(Co,Mn)3O4尖晶石涂层,这对防止基体材料中Cr的挥发有明显阻碍作用。
马张博杨雯张敏刚于鸿莉李晔珑李永堂
关键词:复合镀层
金属薄膜的缺陷模对一维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对由银-氧化铟锡(ITO)薄膜构成的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在300~800nm波段范围内的滤波特性进行了研究。仿真研究了金属缺陷层厚度、入射角度和ITO膜厚度等对光子晶体滤波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参量下光子晶体结构的色散曲线也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色散机理。结果表明,改变缺陷层的厚度能够调制光子晶体的滤波范围及滤波波形;入射光线小角度范围(0°~20°)内的变化对该光子晶体滤波性能的影响甚微;随着ITO膜厚度的增加,滤波波谱呈周期性变化。
刘圆圆李旭峰赵亚丽彭伟杨雯
关键词:光子晶体时域有限差分法
一种聚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聚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丙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征是一种含导电性硼酸铝晶须的聚丙烯抗静电复合材料,可简写为AlB<Sub>w</Sub>/PP。制备方法是:将硼酸铝晶须按配比加入到蒸馏水中,再加入浓盐...
金亚旭田玉明于晓璞杨雯闫时建
45钢的温变形行为及本构模型
2024年
在变形温度为600~7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及变形量为60%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45钢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其温变形行为。在对45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进行摩擦修正及绝热修正的双修正基础上,建立了45钢基于Arrhenius方程的本构方程、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和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45钢的流变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十分敏感,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加。通过计算本构方程的预测值和试验值的相关系数与平均相对误差发现:基于Arrhenius方程的本构方程,相关系数为0.98537,平均相对误差为3.1197%;基于应变补偿的Arrhenius本构方程,相关系数为0.97923,平均相对误差为4.42948%;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方程,相关系数为0.99682,平均相对误差为2.28368%,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本构方程的整体预测性较好,具有较低的误差及较好的预测性。
李振江胡旭涛赵永琦庞有超齐会萍杨雯
关键词:45钢BP神经网络
基于ab initio的BD^+离子激光冷却理论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相关一致基组aug-cc-pV5Z,采用内收缩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BD^+离子两个最低解离极限B^+(~1Sg)+D(~2Sg)和B+(~3Pu)+D(~2Sg)对应的5个Λ—S态(X^2Σ^+,A^2Π,B^2Σ+,a^4Π和b^4Σ^+)的势能曲线和跃迁偶极矩.根据计算结果,求解核运动的径向薛定谔方程得到相应电子态的振-转光谱常数、Franck-Condon(F-C)因子和振动能级辐射寿命.其中A^2Π—X^2Σ^+的F-C因子(f_(00)=0.923)、辐射寿命(τ=235 ns)满足激光直接冷却的条件.因此,我们基于分子转动跃迁提出了一个可实现Doppler激光冷却的光循环方案:A^2Π_(1/2)(υ′=0)—X^2Σ+(υ′′=0,1),其中υ′=0中包含2个转动能级,υ′′=0和υ′′=1中分别包含6个和4个转动能级.根据方案,模拟了激光冷却过程中的分子布居数动力学变化过程,并计算了初速度为100 m/s的BD^+,历经5.4 ms散射1150个光子可减速到4.6 m/s、温度为13 mK.
李亚超孟腾飞李传亮邱选兵和小虎杨雯郭苗军赖云忠魏计林赵延霆
关键词:光谱常数
一种在310S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氧化铝涂层的方法
一种在310S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氧化铝涂层的方法,属于惰性纳米涂层制备技术领域,解决在310S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Al<Sub>2</Sub>O<Sub>3</Sub>涂层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预处理;S2、...
李坤王运坤杨雯王眉花
铁素体合金表面复合尖晶石涂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具有清洁、高效等优点而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研究。连接体是研究SOFC的关键组件之一,近年来研究最多的SOFC连接体材料是铁素体不锈钢,其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具有导热性好、热膨胀系数匹配性好等优点。但“阴极铬中毒”、高温导电性和抗氧化性差等问题又限制了这一材料的应用,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在表面制备保护涂层,如活性元素氧化物涂层、稀土钙钛矿涂层、复合尖晶石涂层等,其中复合尖晶石涂层被普遍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SOFC连接体涂层。关于复合尖晶石涂层的性能及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分、制备工艺和连接体三个方面。在成分方面,对比研究电导率、热膨胀系数、面比电阻和氧化速率常数等参数发现,Cu-Mn尖晶石涂层的电导率最高,而Co-Mn尖晶石的综合性能最好。还可以通过在尖晶石晶体中掺杂铜、铁来提高涂层的电导率,在涂层中掺杂活性元素及其氧化物来降低面比电阻、提高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在制备工艺方面,电泳沉积、磁控溅射等方法所制备的涂层均匀致密,能很好地黏附在基体表面,涂层性能优越。在连接体方面,凹面少、表面平整的连接体所制备的涂层性能更加稳定。本文详尽地归纳了近年来关于SOFC连接体的复合尖晶石保护涂层的研究,从成分、制备工艺和连接体三个方面讨论了涂层的优化方法,并指明了研究趋势,可以为推动金属连接体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
于鸿莉杨宏昊马张博张原硕杨雯李永堂
关键词:铁素体不锈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