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俊
- 作品数:60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腺样囊性癌伴肺转移治疗方案考量
- ACC患者同期伴肺转移的研究报道较少,ACC患者同期伴肺转移的平均生存时间少于3年。ACC患者同期伴肺转移的治疗方案在国际上尚未达成共识。归纳如下:1.远处转移的无症状病人并不是进一步治疗的指征;2.放化疗对ACC伴复发...
- 杨宏宇王宇帆苏文李博文杨辉俊沈时岳王锋林博洪霞
- 关键词:肺转移切除术生存率ACC
- 文献传递
- 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究正颌手术患者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正颌术前或术后患者148例,分别于直立位与仰卧位时拍摄照片,测量静态露齿值,比较不同体位的差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根据性别、口内是否有正畸托槽、测量时间(术前、术后)、术中上颌骨移动方向(前徙、后退)进行分类,比较静态露齿差值的差异。将露齿差值与年龄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其相关性。结果 2种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为0.99 mm±0.95 m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性别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正畸托槽、术前术后测量时间、不同上颌骨移动方向的静态露齿差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露齿差值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0.087,P=0.291)。结论 仰卧位相较于直立位,静态露齿会增加约0.99 mm;男性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差值大于女性,是否有正畸托槽、是否接受过上颌骨手术、上颌骨移动方向、年龄对不同体位下静态露齿的差值无影响。
- 张添文杨辉俊王锋林博杨宏宇
- 关键词:体位影响因素
- 长链非编码RNA HULC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
- 研究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ULC对口腔鳞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使用qRT-PCR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ULC在口腔癌及癌旁和口腔鳞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使用siRNA转染SCC15和SCC25细胞,通...
- 苏文王宇帆杨辉俊沈时岳王锋杨宏宇
- 关键词:信号通路
- 文献传递
- 经颏孔前下颌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颏孔前下颌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例咽旁间隙巨大肿瘤,采用下颌骨颏孔前截骨劈开径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肿瘤,其中腮腺来源6例,神经来源2例,患者术后无面瘫、舌麻木,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未发生术后感染。全组病例随访8个月~5年,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下颌骨颏孔前截骨劈开径路对于咽旁间隙巨大肿瘤视野良好,暴露充分,肿瘤可直视下完整切除,手术安全、可靠。
- 杨辉俊杨宏宇沈时岳王锋孟玉生
-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
- 钛网支架修复眶底缺损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或睑结膜切口入路,应用钛网支架重建眶底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T扫描和三维成像诊断,对18例眶底缺损患者进行微型钛网内固定术重建眶底缺损,其中10例为眶底伴邻近颅面骨折,采用头皮发际内冠状切口;8例为陈旧性眶底骨折,采用睑结膜切口。结果18例患者的眼球内陷和部分合并颧骨骨折的状况得到纠正,切口均愈合良好,切口位置较隐秘或未遗留瘢痕,颜面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24个月,钛网支架无1例松动或移位或者其他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入路以及睑结膜入路都能为术者提供足够视野与操作空间,应用微型钛网内固定术可重建眶底缺损,防止复视,术后美观效果佳。
- 苏铭扬邬腊梅杨宏宇杨辉俊马平平王锋沈时岳张珊珊
- 关键词:眶底骨折钛网支架头皮冠状切口
-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及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多呈多灶性(6/12),剜除术复发率最高,复发间期最短(P<0.05)。12例中有4例发生恶变,占33.3%,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对4例有恶变者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24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导致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施行者为非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医生。
- 储眉周健杨宏宇黄晓斌陈钢李树春杨辉俊罗娟孙顺涛
- 关键词: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
- 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的回顾性探究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探究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非手术组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手术组患者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出院时咬合关系基本正常,能进软食。非手术组开口度为(31.5±3.4)mm,手术组的(33.7±3.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的开口偏斜、咀嚼良好、正常咬合关系、面型偏斜和颞下颌关节症状指标稍微优于非手术组,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复查X线片,见骨折线消失,骨痂呈均匀影,骨小梁接近正常。手术组患者复位的髁突位置较好无移位,髁突表面无骨吸收现象,无钛板钛钉松脱现象。而非手术组患者多数不能实现解剖复位,部分髁突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对于髁状突骨折采用哪种方法主要根据骨折的部位、移位程度、复位的难易程度、患者年龄、全身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等方面来决定,应以较少的损伤,最安全、简便的方法恢复颞颌关节的解剖与功能是外科医师遵循的原则。
- 沈时岳杨辉俊杨宏宇
- 关键词:髁状突骨折回顾性分析
- 一种pH响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申请涉及生物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pH响应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H响应水凝胶包括:水凝胶基质,所述水凝胶基质包括羧甲基壳聚糖N‑羟基甲基丙烯酰胺和与其共价连接的3‑氨基苯硼酸;负载颗粒,包括聚多巴胺颗粒...
- 穆睿杨宏宇杨辉俊王若岚伍云黄晓伊罗婷婷黄文斌
- NOD2基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NOD2基因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NOD2表达载体(NOD2-pEZ-M29)和NOD2-sh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舌鳞癌Tca8113细胞48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D2和HBD-2分子及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结果:转染NOD2表达载体的Tca8113细胞NOD2和HBD-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慢,凋亡较对照组高;转染NOD2-shRNA载体的Tca8113细胞NOD2和HBD-2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快,凋亡较对照组低。结论:NOD2可促进舌鳞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在舌鳞癌细胞中,NOD2与HBD-2的表达呈正相关。
- 苏铭扬杨宏宇朱汝妃杨辉俊沈时岳邬腊梅王锋
- 关键词:舌鳞癌TCA8113细胞基因NOD2细胞增殖
- 双游离组织瓣在复发口腔癌术后多区域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杨宏宇杨辉俊李树春沈时岳王锋马平平张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