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34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江西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对江西省4所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江西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江西高校大学生所面临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强化江西高校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对策及建议。
- 陈付龙杨艳
- 关键词:江西高校大学生
- 试析中共执政对社会转型的影响——一种社会学解读
- 2007年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及其实践对我国社会的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中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认真总结和研究中共执政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杨艳杨艳春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社会转型
- 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价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的效果,为高校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学科教学渗透视野。方法在江西省某高校大学一年级中,随机选取5个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课的教学干预(实验组),并将干预效果与另5个未接受教学干预的教学班的学生(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7±0.96)、(1.22±0.60)和(1.23±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885,P<0.01);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分别为(1.76±0.94)、(1.53±0.82)和(1.52±0.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3,P<0.01)。实验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1.27%,5.35%和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86,P<0.01);对照组干预初、干预末及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分别为10.64%,8.42%和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9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初的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实验组干预末、6个月追踪的自杀意念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029,-7.480,χ2值分别为5.052,4.467,P值均<0.05)。结论心理学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 杨艳巢传宣
- 关键词:知识心理学教学
- 班级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探明班级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差异,采用班级心理氛围评定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对4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班级环境或家庭环境越好,则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说明班级环境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均有重要影响;但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大于班级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说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要大于班级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 杨艳
- 关键词:班级环境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大学生
- 转型期内地农村妇女嫉妒情感探究
- 2014年
- 在叙述农村的变迁中我们要格外注意妇女所处的地位和她们的生存状态,相比男性来说,农村妇女在当代农村的转型中其心理状态更值得关注。农村妇女嫉妒情感的变化将对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关注农村妇女的嫉妒心理情感的新变化及产生机制,提高农村妇女的幸福感,有利于和谐新农村的构建。
- 杨艳陈红
- 关键词:农村妇女嫉妒
- 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明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59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自杀意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就业压力总体得分为(2.84±0.61)。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专科生的就业压力高于本科生,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就业压力组有自杀意念大学生显著多于低就业压力组(χ2=14.21,p<0.01);自杀意念对就业压力的回归具有显著性,就业压力对自杀意念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杀意念的变异有13.7%可以由就业压力的变异来解释(β=0.135,p<0.01)。结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总体状况为中等偏下的水平,不同性别、学历、生源地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压力是自杀意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应重视对其就业压力的疏导,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生命教育。
- 巢传宣杨艳
- 关键词:就业压力自杀意念大学生
-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应为、难为与有为
- 2013年
- 现实中的诸多因素使得众多高校辅导员缺乏正确的职业认知,导致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从而直接制约了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为此,本文特对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应为"之景、"难为"之境以及"有为"之径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供有效参考和借鉴.
- 杨艳巢传宣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身份指导者辅导员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对话被引量:4
- 2015年
- 自我对话是心灵中多种动力身份的"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自我对话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对话形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或者说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至为必要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对话,必须树立自我对话的意识,倡导自我对话的精神,提升自我对话的能力。
- 龙溪虎杨艳郭小华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我对话
- 责任外推:高职生就业难的责任性困境
- 2013年
- 高职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需要高职生、家庭、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和政府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这已被众多专家、学者所充分论及并基本上已形成共识。本文基于对高职生、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三方比较的视角,对如何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一个颇为重要但还尚未被已有研究论及的责任性困境——责任外推,即应对高职生就业难承担责任的三个责任方——高职生、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均潜意识地降低了己方的责任。
- 刘新华杨艳
- 关键词:高职生就业难
-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探微
- 2012年
- 幸福问题已成为中国最核心的社会问题之一。散见于马克思一系列理论著作中的幸福思想主要有:人的需要是人追求幸福的动力;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幸福是个人幸福和集体幸福的统一;劳动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方式。这些不仅为当代中国人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也为当代中国人追求幸福、实现幸福提供了一条真实可靠的现实之路。
- 章建明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