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都市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免疫
  • 2篇抗体
  • 1篇大运
  • 1篇大运会
  • 1篇新生儿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疫苗
  • 1篇疫苗免疫
  • 1篇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伤风
  • 1篇水痘
  • 1篇胎传
  • 1篇胎传抗体
  • 1篇破伤风
  • 1篇流感

机构

  • 6篇成都市金牛区...
  • 1篇成都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杨琼
  • 4篇胡榕
  • 3篇张浩
  • 2篇叶年莲
  • 1篇廖骏
  • 1篇田汶佳
  • 1篇张星

传媒

  • 3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成都大运会要客酒店病媒生物防制经验与启示
2024年
病媒生物防制是重要赛事活动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成都大运会要客酒店作为切入点,从领导重视、群专结合、多级专家强强联合等多个方面阐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经验。大运会赛事召开期间重点区域未受病媒生物危害,实现病媒生物“零侵入”“零传染”“零危害”三零目标,大运会期间要客酒店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得到了中国疾控专家和钓鱼台国宾馆的一致肯定,对今后重要赛事活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朱蕾郦杨琼田汶佳廖骏田仁甫田玉成
关键词:病媒生物防制经验
2010-2014年成都市金牛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成都市金牛区2010-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特征,评价AEFI信息管理系统运转情况,提高监测质量。方法通过全国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4年成都市金牛区上报的AEFI个案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金牛区2010-2014年共报告816例AEFI,总发生率为34.78/10万,严重AEFI发生率为0.43/10万。AEFI报告数男女比为1.31∶1;≤1岁占69.36%;接种疫苗后0~1 d发生AEFI的占87.99%;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分别占59.80%和27.45%;一般反应以发热、局部红肿和硬结为主,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结论金牛区AEFI监测灵敏性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强对一般反应的主动监测和偶合症的甄别;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儿童和接种早期,为AEFI监测的重点。
杨琼胡榕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2004-2010年成都市金牛区麻疹监测
2012年
目的分析2004-2010年金牛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及相关的人口资料进行病例分布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金牛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共439例,各年均以散发病例为主,4~6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发病比例逐年上升,病例集中于8月~6岁组,占48.06%(211/439),但逐年呈现低龄及大龄病例数增加现象,2008年≤8月龄病例占当年的16.00%,≥14岁的病例占36.00%。439例病例中仅99例有确切免疫史,其中98例为本地人口。发病率由2004年的2.17/10万上升至2007年的12.59/10万,经过2008年强化免疫后,2010年已降至0.21/10万。结论 2004-2010年成都市金牛区麻疹发病率呈先升后降趋势,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运用麻疹疫苗控制麻疹发病收效显著。
胡榕叶年莲杨琼张浩
关键词:麻疹监测流行病学分析防控策略
成都市金牛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了解成都市金牛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和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分别于一个流行期前后检测3~11、12~17、18~60、〉60岁4个年龄组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水平,同时对部分人群分年龄组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1月后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目前该区健康人群甲型H1N1流感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比例为44.23%,GMT水平为1∶23.35,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2,P〈0.01;F=25.02,P〈0.01),其中3~11、12~17岁组抗体水平较流行前期均有上升;甲型H1N1流感疫苗免疫后人群抗体阳转率为88.98%,GMT水平为1∶325.20,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8,P〈0.01;F=13.23,P〈0.01),以311岁组水平较低。结论目前除1217岁组抗体水平较高外,其他年龄组保护性抗体比例仍较低,有必要对其继续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宣传和接种。
胡榕杨琼张浩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抗体疫苗免疫
成都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的水平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在4个区县对142名新生儿的脐血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百日咳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为1.41%,明显低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5.80,P<0.05);白喉、破伤风抗毒素平均滴度为0.3750和0.3537,其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率分别为48.59%和52.11%,明显高于1988年的抗体水平(χ2=25.29,P<0.05;χ2=63.49,P<0.05)。结论该市新生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胎传抗体水平达不到有效的保护,应重视新生儿父母、与年龄较小儿童接触和其他适合接种白破疫苗的成人的免疫接种,以保护新生儿免受此类疾病的感染。
胡榕杨琼张浩叶年莲
关键词:新生儿抗体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2012-2014年成都市金牛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免疫策略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成都市金牛区水痘的发病特征与流行趋势,比较水痘免疫策略调整前后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评价水痘疫苗使用现状,为今后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金牛区2012—2014年水痘监测及疫苗使用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2012—2014年金牛区共报告水痘2114例,呈冬春季2个高峰,5~9岁组年龄组发病数占34.25%,学生发病数占44.80%;2014年免疫策略调整后,与2013年相较,发病率下降21.77%,5~9岁组发病数下降33.33%,幼托儿童发病数下降45.18%;2014年水痘疫苗使用量较2012年增长101.97%,两剂次累计接种率最高分别为2岁组65.88%和4岁组21.94%。结论成都市金牛区免疫策略调整后降低了水痘发病率,进一步提高两剂次水痘疫苗的接种率是校园水痘疫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
杨琼张星
关键词: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免疫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