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 作品数:368 被引量:2,115 H指数:25 供职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苏州地区典型软弱土层融沉特性研究 人工冻结法在地铁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控制工后融沉已成为软弱地层冻结需要解决的难题.以苏州地铁典型土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得出不同补水条件下原状土开放融沉系数大于封闭融沉系数;融前卸载加压方式下,融沉系数随上部荷载... 庄惠敏 杨平 张婷 何文龙关键词:地铁工程 软弱土层 构建四维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本文介绍了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等专业在加强实践教学方面采取的系列措施,通过建立实践教学环境系统、实践教学组织系统、实践教学基地与条件系统、实践教学拓展系统等四个方面的实践教学措施和评价体系,确保了学生在四年学习过程中实践... 杨平 黄新关键词: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富水地层上下叠交隧道联络通道垂直加水平冻结施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水地层上下叠交隧道联络通道垂直加水平冻结施工方法,属于土木工程领域。从地面向下布设垂直冻结管,在待开挖下线联络通道斜下方布设一排封底冻结管;在待开挖上、下线联络通道洞门四周,分别钻进水平冻结管、上线联络... 杨平 张珅 陈佳 朱俊 龚楠富 王加辉 马俊 张栋 张婷 姚剑峰人工冻结技术在矿山法隧道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2016年 研究目的:南京地铁2号线上海路站一新街口站区间矿山法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局部穿越强透水粉土粉砂地层,导致隧道内涌水涌砂,为了及时封闭渗流路径、同时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需要采取一种安全、可靠、适用性强的技术措施。研究结论: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隧道涌水段冻结温度场及冻结加固后的隧道开挖力学数值模型,经计算分析后获得如下结论:(1)通过对涌水成因的分析及对止水方案的对比分析,并结合数值计算,验证了人工冻结技术在工程中的可行性;(2)在进行冻结管布置时,间距不宜大于120cm,以便保证冻土帷幕的有效性;(3)冻土帷幕厚度控制在1.6~2.0m是安全合理的;(4)冻结后隧道开挖应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撑措施;(5)人工冻结法作为有效的止水及支护工法,在矿山法隧道穿越透水地层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袁云辉 杨平关键词:浅埋暗挖法 富水地层 数值模拟 土力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2000年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就土力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开拓型人才进行了讨论 。 杨平关键词:课程改革 土力学 教学 低净空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高架桥桩变形影响研究 2025年 针对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采莲路站下穿既有轨道交通2号线高架桥深基坑工程,开展紧邻既有高架桥低净空下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数值模拟研究,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基于数值计算,研究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参数和隔离桩设置等因素对桥桩变形的影响及变形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可通过优化围护结构、支撑体系参数控制紧邻基坑的桥桩变形.影响程度为:围护结构厚度>围护结构材料(弹性模量)>钢支撑预加轴力,本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在原有厚度基础上增加至1.1倍、弹性模量选用35 GPa(C30混凝土)、钢支撑预加轴力65%以上更能有效控制桥桩变形.隔离桩结构参数是控制高架桥桩变形的关键因素,影响程度为:隔离桩与墩台距离>隔离桩深度>隔离桩材料>隔离桩厚度,低净空条件下优先选取钻孔灌注桩作为隔离桩,应设置于与既有高架桥墩相距4.5 m处,深度建议取基坑开挖深度1.4倍,厚度设置为0.55 m. 袁国发 施液峰 张婷 杨平 袁华崧 黎兴望 魏领先关键词:地铁深基坑 隔离桩 冻土—结构直剪仪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冻土—结构直剪仪及其使用方法。其结构包括水平推进器;步进电机;位移传感器;垂直压力传力杆;水平滚珠导轨;上剪切盒;热电偶;下剪切盒;半导体制冷块;荷重传感器;水平端固定装置;冷却液输送管;低温恒温槽;应变速率... 杨平 陈红斌 王海波 何文龙 赵联桢土工试验重塑土制备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工试验重塑土制备仪,所述制备仪包括自上而下设于密闭结构内的碎土滚轴、振动筛分网、设有集成天平的进料口、搅拌桶和出土盒,和设于密闭结构外的电机A、电机B、水箱和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土工试验重塑土制备仪... 刘欣 周志良 杨平 张婷文献传递 砂层注浆浆液扩散模式与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注浆工程因其隐蔽性和浆液扩散随机性成为控制施工效果的难点,采用模型试验研究可为设计注浆施工工艺提供依据。针对砂层注浆试验中试验结果处理方法和水泥浆液扩散及分布规律开展研究,提出了改进的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水泥含量,利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改变注浆参数、浆液色彩和开挖方式进行5次模型试验。通过分析注浆后结石体形状,并将试样分块滴定,结合图像变换法处理注浆体研究浆液扩散形态。结果表明:注浆结石体主要由浆液富集区和沿优势路径扩散区组成;分块滴定检测处理显示浆液由注浆口向外总体呈线性扩散,浆液最大扩散范围随注浆压力、注浆量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扩散体积与注浆量比值在7.04~8.74之间,可注性随注浆压力和水灰比增大而增大,随注浆量增大而减小;图像处理显示劈裂作用、潜蚀作用、浆液富集和优势路径等常见浆液扩散模式,并与分块处理相互验证。研究表明所述处理方法在试验中应用效果良好,实际工程中需通过优化注浆工艺避免产生单向大型劈裂通道和潜蚀作用。 潘荣凯 杨平 吴小松 刁鹏程关键词:分块处理 图像处理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培养目标的研究实践 围绕2007~2008年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结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相关文件,和职业技能考试、高校目标定位、教育大众化等各方面的考虑,对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关系... 王立彬 李国芬 杨平 高敏杰 邵光辉 郑晓燕关键词:课程体系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