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辉

作品数:34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流行病
  • 11篇流行病学
  • 8篇疫情
  • 7篇流感
  • 6篇手足
  • 6篇手足口
  • 6篇手足口病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公共卫生
  • 4篇病毒
  • 3篇突发公共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染病
  • 3篇卫生事件
  • 3篇流行病学调查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甲型

机构

  • 34篇南昌市疾病预...
  • 7篇南昌大学
  • 2篇江西省疾病预...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江西省血液中...
  • 1篇滁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4篇李辉
  • 19篇胡茂红
  • 19篇吴景文
  • 14篇戚京城
  • 8篇刘明斌
  • 7篇甘启芦
  • 5篇李譞超
  • 5篇熊昌辉
  • 5篇黄鹏
  • 5篇曹飞
  • 5篇陈宝
  • 4篇王斌
  • 4篇涂正波
  • 4篇孔令岩
  • 3篇陈海婴
  • 3篇刘仰青
  • 3篇陶卉英
  • 2篇余平
  • 2篇杨树
  • 2篇袁辉

传媒

  • 12篇现代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学校卫生
  • 4篇南昌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疾病监测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医学信息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0-2012年南昌市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2010-2012年南昌市流感流行趋势及其病毒株变化特点,为本地区防控流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统计南昌市3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数据及网络实验室对哨点医院采集标本的核酸检测结果,分别从年度ILI年龄构成、ILI就诊百分比变化曲线、流感病例报告数、流感毒株型别季节分布和病毒分离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南昌市哨点医院共监测ILI病例2 415 240例,ILI就诊百分比为5.48,共报告流感病例数910例;网络实验室共检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标本1 347份,阳性率为16.11%,其中B型占40.55%,季节性H3型占44.24%,甲型H1N1占15.21%。结论 2010-2012三个流感监测年度南昌市流感一般在冬、春、夏季流行,病毒株以B型、季节H3型和甲型H1N1型相互交替流行,在不同的监测年度流感优势毒株型别存在变化,应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
刘仰青李辉吴景文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判定依据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判定依据进行探讨。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方法,所得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组织专家论证,进行病因的因果推断。结果此事件中共确认病例7例,病例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名患者粪样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综合可疑食品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暴露因素推断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经专家论证,定性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在食物中毒事件调查中有确认地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作为食物中毒判定主要依据应得到法律的支持。
甘启芦李辉吴景文胡茂红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场流行病学
南昌市2009年学校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2009年南昌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9年南昌市各级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暴发疫情相关资料,运用Excel录入、整理和分析数据。结果 2009年南昌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学生及幼托儿童占82.0%,已追踪学生病例占85.3%。病例来源以甲型H1N1流感疫情(68.8%)为主,而治疗方面以居家隔离治疗(88.3%)为主。学校内暴发疫情数与散发病例波及学校数量有关(r=0.95),每起暴发疫情平均波及3人。时间分布上,病例的报告呈现明显的周效应,周六、周日报告病例数显著少于周一至周五。发病高峰主要在43~48周,小学生发病高峰明显,其次为中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发病高峰不明显。结论学校疫情可能与病例未能及时流调并隔离治疗有关。新发传染病疫情处置期间,应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幼托机构的晨检、年检和晚检工作,做好家长疏导工作,配合首诊医师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详细信息。
胡茂红李辉吴景文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流行病学疾病暴发流行
2011年南昌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南昌市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南昌市报告的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1年南昌市报告法定传染病23种23 610例,死亡53例,年发病率468.21/10万,死亡率1.05/10万,病死率0.22%。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是南昌市的防控重点,要特别加强对乙肝和肺结核的防控与管理力度。
戚京城李辉吴景文胡茂红孔令岩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
南昌市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李辉陶卉英孔令岩吴景文胡茂红戚京城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南昌市2004-2012年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4-2012年南昌市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 2004-2012年南昌市共报告法定虫媒传染病51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10万。报告发病率安义县最高,达6.75/10万。南昌市虫媒传染病以5-6月和11-12月发病数较多,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高峰为5-6月和11月-次年1月,乙型脑炎7-8月份,疟疾5-8月。性别分布以男性为多,男女性别比为2.87︰1;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分布在9~65岁年龄组,乙型脑炎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10岁以下年龄组,疟疾主要分布在15~55年龄组,登革热3例病例的年龄集中在25~40岁之间。职业总体上以农民居多。结论南昌市虫媒传染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
陶卉英柳小青李辉马红梅郑卫青
关键词: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
“七城会”南昌市赛区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预测南昌市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期间传染病可能的流行态势。方法传染病风险评估应用德尔菲专家评估法结合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风险管理标准,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分别用影响性、可能性、脆弱性等3个因子计算风险分值。结果风险分值列前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艾滋病、肺结核、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应重点防控;排在第6至第10位的是乙丙肝、甲戊肝、痢疾、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应加强监测。风险分值列后5位的传染病依次为传染性非典、钩体病、猩红热、炭疽、布病。结论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昌市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举办期间,急性传染病如霍乱、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为防控的重点,而艾滋病、乙丙肝等血源性疾病风险分值高,表明了专家对赛事期间流动人口潜在影响性的充分认识。
胡茂红李辉吴景文甘启芦戚京城孔令岩
关键词:德尔菲法传染病风险评估
南昌市其他感染性腹泻ARIMA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建立南昌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ARIMA模型,探讨ARIMA模型对南昌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Eviews软件对南昌市2007年1月~2011年6月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资料建立ARIMA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建立ARIMA(4,2,2)×(0,1,1)12模型,预测结果MAPE为15.56。结论建立的ARIMA模型较好的反应了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趋势,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孔令岩李辉吴景文甘启芦胡茂红戚京城
关键词:其他感染性腹泻ARIMA
南昌市2005-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分析南昌市2005-2011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今后制定乙肝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全国法定传染病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南昌市2005-2011年乙肝疫情数据,进行乙肝的流行特征和趋势分析。结果南昌市2005-2011年7年间累计报告38 401例乙肝病例,年平均发病率129.93/10万;乙肝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南昌市9区县均有报告病例,进贤县、西湖区、青山湖区发病率位居前三位;发病以青壮年为主,15~49岁占发病总数的80.3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 146.30,P<0.001),男女发病比为3.121;职业构成以农民(38.35%)和工人(13.43%)为主;乙肝发病未见明显下降趋势(趋势χ2=3.84,P=0.05)。结论 2005-2011年南昌市乙肝发病率上下波动,且发病率相对处于较高水平,故仍需加强乙肝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加强青壮年及农民群体的防控。
陈宝李辉刘明斌戚京城熊昌辉曹飞李譞超黄鹏
一起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发的食物中毒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引起某幼儿园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病例的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资料的分析。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平均潜伏期20h,病例的主要症状为腹痛、发热、腹泻等;在患儿粪便、肛拭子中分离到10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同时在幼儿园厨房工作人员粪便中分离到1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因集体用餐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引起疾病的致病菌为侵袭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为O136K78)。结合卫生学调查结果,引起本次事件暴发的原因倾向于厨师为健康带菌者,中餐制作过程中,不注意个人卫生,造成污染。
李辉胡茂红甘启芦
关键词:食物中毒大肠埃希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