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兰瑛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数学
  • 9篇教学
  • 7篇课堂
  • 5篇小学数学
  • 5篇课堂教学
  • 3篇数学思考
  • 3篇思维
  • 3篇题解
  • 2篇研修
  • 2篇问题解决过程
  • 2篇教师
  • 2篇儿童
  • 2篇儿童观
  • 1篇新意
  • 1篇心智
  • 1篇信息技术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整合
  • 1篇学生创新意识
  • 1篇研修共同体

机构

  • 13篇北京市海淀区...
  • 3篇北京教育科学...
  • 2篇北京小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市顺义区...
  • 1篇北京开放大学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作者

  • 14篇李兰瑛
  • 3篇吴正宪
  • 2篇武维民
  • 1篇张秋爽
  • 1篇张铁道
  • 1篇宋燕晖
  • 1篇张春莉

传媒

  • 2篇中小学数学(...
  • 2篇教学月刊(小...
  • 2篇江苏教育(小...
  • 1篇江西教育(管...
  • 1篇人民教育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中国教师
  • 1篇教育家
  • 1篇小学教学(数...
  • 1篇第五届北京可...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让“好”问题驱动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被引量:1
2016年
创新意识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慨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有探究价值的“好”问题,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让有应用价值的“好”问题,引发学生创新的思考;让有开放性的“好”问题,促使学生创新的表达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并用学过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问题”中萌发创新意识。
李兰瑛尚国兴
团队研修提高教师执教能力被引量:1
2015年
要真正满足广大农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普遍需求,仅靠带几个徒弟、结几个对子就能解决问题吗?是做几场报告、作几节现场课就可以提高的吗?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研修?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
吴正宪张铁道李兰瑛武维民张秋爽
关键词:农村教师执教能力研修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实践能力
让数学思维开启和丰富学生的心智
2016年
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是心智觉醒的重要元素,假如留住了学生心智觉醒的那一刻,它肯定会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不断出现,而心智的不断觉醒,意味者智慧不断地开发和生长。因此,笔者一直认为,常态的数学课堂不一定非要强调形式如何新颖,内容如何丰满,当教师引领学生在数学思维世界里遨游时,数学课堂就可以说是有效的、深刻的、灵动的。何为数学思维?姜伯驹教授说过:"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本质,最基本的东西,
李兰瑛
关键词:思维创新直觉思维课堂参与波利亚发散思维
“图形的旋转”教学实录与评析被引量:2
2012年
教学实录 一、直观感知。寻找特征 师:同学们看,这是一个很普通的三角形,但是我能很快把它变换成漂亮的图案,想看看吗? 师:(指图2和图3)谁发现了这两个漂亮的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生:旋转。 师:说得再具体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得到的? 生:图2是顺时针旋转,图3是逆时针旋转。 师:再观察观察,这两个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旋转得到的?
李兰瑛张春莉
关键词:教学实录图案漂亮时针感知同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
可持续学习能力—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收集、分类、概括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准确、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书本结论、他人观点提出自主分析与评价的能力等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力生态课堂...
李兰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文献传递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大重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如何思考的经验",让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
李兰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思考的经验——以北师大版第六册《比赛场次》一课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小学生在参与数学基本活动时,经历探究、思考、抽象、猜想、推理、反思等过程,获得的由数学知识、技能、智慧、情感与观念等内容组成的有机组合性经验。其核心是关于如何思考的经验,其最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李兰瑛
关键词: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思考问题解决过程比赛场次数学知识
如何提出“好”的问题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好”的问题是引领学生走进问题解决的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而需要发挥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趣味性,既非人为编造的又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好奇心;“好”的问题的解决途径和策略往往是多样的,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发挥多样的数学思考;“好”的问题应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利于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问题解决的策略,而不是所谓的“偏题”“怪题”;“好”的问题应具有适当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并不一定表现在答案的多样性上,更为重要的是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尝试解决,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都能获得发展。要设计出完全符合上述标准的题目是比较困难的,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结合具体实例谈一谈。
吴正宪李兰瑛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课堂教学数学思考题解创造力
“生活中的余数问题”教学过程
2003年
李兰瑛
关键词:教学过程数学教学内容
参加美国第82届数学教师大会的感想和引发的思考
2004年
几年前,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我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独创性培养的障碍及对策”被编入会议论文集,引起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从事数学教育研究的华裔学者安淑华博士的关注,会议交流期间,找到了我,提出想听听我的数学课,第二天她来到了中关村二小听了我一节随堂课。没想到在这节毫无刻意准备的数学课上.
李兰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比较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