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靖琴
- 作品数:26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健康青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的MRI测量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MRI在测定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中的作用,探讨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选取26例20~22岁完全健康的男性青年志愿者,利用3.0T MRI的稳态自由进动快速成像(fast imaging with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TureFISP)电影序列扫描,测量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及主动脉可扩张性(aorticdistensibility,AD)。结果股动脉FMD值为(11.26±2.67)%;升主动脉在心脏收缩末期的最大面积为(600.9±115.7)mm2,心脏舒张末期的最小面积为(449.2±92.3)mm2,AD值为(10.04±3.29)×10-3/mmHg;近段降主动脉在心脏收缩末期的最大面积为(369.6±59.8)mm2,心脏舒张末期的最小面积为(287.4±59.7)mm2,AD值为(8.54±4.78)×10-3/mmHg;远段降主动脉(distal descending aorta,DDA)在心脏收缩末期的最大面积(310.7±58.1)mm2,心脏舒张末期的最小面积为(221.9±41.2)mm2,AD值为(11.80±4.56)×10-3/mmHg。比较股动脉平静状态舒张末期直径及加压后舒张末期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升主动脉、近段降主动脉、远段降主动脉3组收缩末期的最大面积及舒张末期的最小面积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利用MRI测量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的各项指标,安全、无创、组织分辨力高、重复性好,有利于血管疾病的早期检出,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 贾颖陈金华李雪张玉龙向建波方靖琴王舒楠张伟国
-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内皮功能动脉弹性
- 最大灌注区波谱分析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肿瘤最大灌注区波谱分析在判定高、低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胶质瘤患者(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9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28例)行磁共振动态磁敏感增强(DSC)灌注扫描,将原始图像导入ADW 4.3工作站,对D...
- 吴雪斌张伟国方靖琴吴晓宁谭勇马长锁
- 关键词:胶质瘤NAA波谱分析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波谱与胶质母细胞瘤特征分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RS)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特征分子的相关性,为GBM的临床评估、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BM患者的1H-MRS表现,测量病灶实质区域的Cho/Cr、NAA/Cr及Cho/NAA值。同时,对60例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得到EGFR、IDH-1、P53、PTEN和NEFL特征性变化,根据染色面积进行评分。分析Cho/Cr、NAA/Cr及Cho/NAA与上述分子表达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5个分子指标中,NEFL表达与Cho/NAA、Cho/Cr呈显著负相关(R^2=-0.836,P<0.001,R^2=-0.427,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ho/NAA值<4.214时,GBM可能为神经元亚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9.5%和90.9%;当Cho/Cr值<3.795时,GBM可能为神经元亚型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72.7%和73.7%。其余4个分子表达与1H-MRS代谢产物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H-MRS参数可反映NEFL的表达,NEFL是GBM神经元亚型的特征性改变,因而1H-MRS可作为反映GBM神经元亚型的重要影像学标志。
- 马芸方靖琴王秋实郭虹张伟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胶质母细胞瘤分子亚型
-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评价脑胶质瘤微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采用原位移植脑胶质瘤模型,探讨MR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评估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应用价值。方法 15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脑原位移植C6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模型,移植后的3天、7天、10天、15天、20天和25天行常规MRI及PWI,每个时间点扫描完毕后经4%多聚甲醛左心室灌注获取脑组织标本进行相关病理分析。结果移植后10天在MR T2WI上观察到高信号肿瘤形成,肿瘤在15~20天时间段内生长迅速,4个观察点(10天、15天、20天、25天)的肿瘤体积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生长区域在PWI上显示为高灌注,并且不同时间点间的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染色显示肿瘤微血管多集中在肿瘤周边,不同瘤龄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差异显著(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染色阳性细胞见胞质内棕色或棕褐色颗粒,不同时间点脑组织标本的VEGF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测时间点的rCBV和MVD值以及VEGF阳性细胞数之间均存在正相关。结论 rCBV值能较准确地反映肿瘤微血管的动态变化,与病理指标MVD以及VEGF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无创性指标术前评估胶质瘤微血管的生成情况。
- 方靖琴王舒楠陈金华张伟国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肿瘤脑胶质瘤肿瘤微血管
- P2X/_7受体调控对EPCs靶向示踪胶质瘤及胶质瘤生长影响的实验影像学研究
- 背景和目的: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潜能并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血管前体细胞群,循环中的EPCs在血管修复和维持脉管稳定方面发挥极...
- 方靖琴
- 关键词:示踪CT灌注成像
- 文献传递
- 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简况
- 2012年
- 1会议概况
由中华放射学会神经和头颈学组、重庆市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于2012年4月7—8日在重庆君豪大饭店隆重召开。
- 陈晓方靖琴张伟国
- 关键词:神经放射学
- 脑少枝胶质肿瘤磁共振成像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脑少枝胶质肿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病率仅次于星形细胞瘤的胶质瘤,其具有较为特殊的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特征。近年开展的MRI波谱分析,灌注成像,扩散加权成像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等新技术能反映肿瘤的代谢,血流动力学,细胞构成等方面的信息,对肿瘤的诊断、术前分级以及术后的预后评估等方面较成规MRI更具有优势,此外,少枝胶质肿瘤的MRI特征与其分子生物特征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基因类型,本文对MR成像技术在脑少枝胶质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以期能提高对少枝胶质肿瘤的术前诊断分级的水平。
- 方靖琴康厚艺张伟国
- 关键词:大脑肿瘤磁共振成像
- 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中不同麻醉方式的比较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7.0T小动物磁共振研究中,注射麻醉与呼吸麻醉对实验动物和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只200g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只,其中,A组为注射麻醉组,B组为呼吸麻醉组。麻醉药物为异氟烷,预麻醉中麻醉剂量为0.5%,氧气为2lps,当动物深度麻醉后(双眼闭合,摇晃麻醉盒无反应时),倒计时2min,然后取出实验动物在检查床上进行固定,持续进行0.2%麻醉。固定所有动物时,均用医用纸胶带粘牢大鼠颈部,使大鼠头颅尽量与大鼠表面线圈接触,检查过程中所有动物均采用实时呼吸监控,进行常规头颅T1、T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成像。结果 A组实验动物在扫描过程中死亡4只,因呼吸逐渐上升,PWI检查前进行二次麻醉8只,B组实验动物均正常完成所有检查。B组实验动物较A组苏醒快;与A组比较,B组功能成像图像质量明显较好。结论实验中,小动物的状态可直接影响实验进程及实验结果的质量,而稳定、安全的麻醉是控制实验动物状态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呼吸麻醉可更好地控制大鼠的呼吸,并可保证动物的安全,从而提高实验的质量,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保障。
- 郭宇张伟国方靖琴陈晓杜学松解添陈金华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麻醉动物实验
- 基于磁性标记的内皮祖细胞对胶质瘤生长影响的MRI实验研究
- 背景:
Asahara等首次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得到可以在体外增殖、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特殊细胞群,将其命名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并利用小鼠模型...
- 方靖琴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细胞标记胶质瘤模型磁共振灌注成像微血管密度
- 文献传递
- 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和弥散张量成像鉴别颅内良、恶性肿瘤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氢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lH-MRS)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颅内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肿瘤33例,其中包括脑膜瘤10例,听神经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混合性胶质神经元肿瘤1例,胶质瘤11例,转移瘤5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根据病理结果,将颅内肿瘤分为良性组(19例)和恶性组(14例)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MRI和DTI扫描,22例行lH-MRS分析。lH-MRS感兴趣区包括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分别观察各个区域的胆碱(choline,Cho)、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 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脂质(lipid,Lip)和乳酸(lactate,Lac)峰,并比较Cho/NAA、Cho/Cr、NAA/Cr值和Lip、Lac峰值。测量肿瘤实质区、坏死囊变区、周边水肿区、水肿周边正常白质区和对侧白质区感兴趣区的平均弥散系数(meandiffusivity,MD)、各向异性(fractionalanisotropy,FA)值。结果良、恶性肿瘤在1H-MRS代谢图上都表现为Cho峰升高、NAA峰降低,良性肿瘤实质区Cho/NAA和Cho/Cr值均显著低于恶性肿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良性肿瘤NAA/Cr值高于恶性肿瘤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良性肿瘤中8例检测到Lac峰,2例检测到低Lip峰。9例恶性肿瘤中7例检测到Lac峰,5例检测到Lip峰;良性肿瘤实质部分和瘤周正常白质区FA值明显高于恶性肿瘤,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肿瘤间坏死囊变部分和瘤周水肿区FA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良性肿瘤水肿周边正常白质区FA值明显高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肿瘤水肿周边白质FA值虽低于对侧脑白质,但差异不显著(P>0.05);MD值在良性肿瘤实质部分显著高于恶性肿瘤(P<0.05),但在坏死囊变区、水肿区和周边正常白质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实质部分MD值和FA值均与Cho/Cr呈线性�
- 方靖琴张伟国陈金华张乐天汪黎黎
- 关键词:颅内肿瘤磁共振波谱分析弥散张量成像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