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晓娜

作品数:35 被引量:509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0篇医院质量
  • 8篇护理
  • 7篇医院质量管理
  • 6篇医院评审
  • 4篇医院评审标准
  • 4篇JCI标准
  • 3篇医疗机构评审
  • 3篇医师
  • 3篇质量管理
  • 3篇主诊医师
  • 3篇JCI
  • 3篇COMMIS...
  • 2篇血管
  • 2篇医务
  • 2篇医务人员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主诊医师负责...
  • 2篇维生素
  • 2篇联合委员会国...
  • 2篇母乳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医学...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上海健康医学...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卫生部医院管...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院协会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35篇戴晓娜
  • 8篇叶志弘
  • 6篇吕娜
  • 5篇赵彩莲
  • 4篇黄晓花
  • 3篇董恩宏
  • 3篇郦忠
  • 3篇蒋锋
  • 3篇陈正英
  • 2篇潘开宇
  • 2篇项燕
  • 2篇尚世强
  • 2篇王建安
  • 2篇赵小英
  • 1篇徐玉斓
  • 1篇徐玲
  • 1篇路光升
  • 1篇张莉
  • 1篇陈水红
  • 1篇何超

传媒

  • 8篇中华医院管理...
  • 6篇中国卫生质量...
  • 3篇中国医院
  • 2篇护理与康复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管理...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的研究
何超陈正英郦忠叶志弘李强盛洁华郭杏雅戴肖黎林蔚芳赵彩莲戴晓娜
建立基于JCI标准的质量管理新体系,体现的不仅是医疗质量、病人安全和服务品质的持续改进及医疗风险的降低,还体现不断进步、开放交流和崇尚学习的医院文化,尊重、关爱、方便和服务病人的人文精神,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管理绩效,在实现...
关键词:
关键词: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卫生体制改革
跨部门功能小组在国际医院评审准备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评审标准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用来衡量医院在结构、过程与结果质量方面的标准,它强调病人安全及持续质量改进,确保病人权利和医疗服务品质,目的在于帮助医疗机构衡量、提升并自我挑战医疗质量和安全,使医院广泛得到病人及社会的认同。JCI医院评审标准体系在内容的编排上与传统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JCI标准是根据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服务的功能来组织章节的。为此,评审准备工作也有别于等级医院检查的准备。我院根据JCI标准章节,组成了11个跨部门功能小组进行评审准备,
赵彩莲朱志俊戴晓娜
关键词:医院评审标准医疗服务品质病人安全
基于医务人员评价视角下我国主诊医师负责制现状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后的查房质量与效率评价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上海、成都、长沙4家大型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获得560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务人员对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后的医疗质量与效率评价均较高(4.19±0.134;4.21±0.207)。人口学差异性不显著;人际沟通与查房质量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人际沟通、医学教育均与查房效率表现出显著负相关性。结论:实施主诊医师负责制可以有效落实查房过程中的医疗内容、人际沟通和医学教育活动,提升查房质量与效率,同时要平衡好医患沟通、临床教学与医疗效率之间的关系。
杜永辉蒋锋蒋锋董恩宏韩允瑞戴晓娜
关键词:主诊医师负责制医务人员
维生素C抑制甘露醇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甘露醇引起血管损伤及其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将健康大白兔随机分4组,A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分别以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预处理后再静脉推注甘露醇,电镜、光镜下观察局部血管的损伤。(2)利用Biostar H-40s型芯片,检测甘露醇分别在应用三种保护剂前后对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动物实验: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D组为轻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2)基因芯片检测:330条凋亡基因中,生理盐水组芯片无改变;维生素C组中45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34条抗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维生素E组3条促凋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维生素C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而起到抑制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
潘开宇尚世强戴晓娜叶志弘
关键词:维生素C凋亡血管内皮细胞甘露醇
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策略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医院标准化体系发展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文章梳理了我国卫生标准管理体系发展的基本现状,介绍了我国医院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当前医院标准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顺应健康中国战略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时代要求,把握关键、有序推进医院标准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李永斌戴晓娜
关键词:质量管理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模式构建被引量:22
2012年
分析了目前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管理职能分散导致系统性不够、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础作用发挥有限、质量管理理念更新而现行管理方式滞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由院长、委员会、质量管理专职部门、职能部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构成的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运作模式。
戴晓娜王建安赵小英
关键词:医院质量
JCI评审准备策略被引量:15
2007年
基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医院评审标准,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需全员参与,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具艺术性和创造性。JCI突出的特点是精细化管理,用具体、明确、可操作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改变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将量化标准渗透到病人服务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检查关注的绝非是文件、台账甚至医院的硬件建设上,而是注重医院的制度建设、质量的持续改进和病人的安全,特别是对意外事件的分析以防患于未然。
郦忠叶志弘徐玉斓赵彩莲戴晓娜何超
关键词:医院质量管理COMMISSION医院评审标准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医疗机构评审
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对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设A组为对照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在注射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结果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组为轻度。结论抗氧化维生素可抑制甘露醇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且维生素C较维生素E作用明显。
戴晓娜叶志弘潘开宇尚世强
关键词:抗氧化维生素甘露醇血管损伤动物实验护理技术血管穿刺
护理期刊俱乐部在护理科研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护理期刊俱乐部,为护士提供持续交流、学习、实施护理研究并有效应用科研成果的平台,结合国际经验为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探索了新的管理模式。护理期刊俱乐部能培养护士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对科研信息的识别、分析、利用和开发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护理问题的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的实践者。
戴晓娜叶志弘
关键词:护理循证
FOCUS-PDCA循环对提高患者身份辨识操作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5
2014年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1],准确确认患者身份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首要环节,2008年以来,中国医院协会逐年发布《患者安全目标》,都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作为首要目标[2-3].美国JCI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从2003年开始将“准确确认患者身份”列为六大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之首[4].国家卫生计生委201 1年颁发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第三章[5]患者安全章节中,也特别强调医院需要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6],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的基本管理方式[7],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来.FOCUS-PDCA是对PDCA循环的进一步细化,将P阶段的工作分成5个具体的步骤开展.2012年,我院采用FOCUS-PDCA对员工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份辨识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黄晓花吕娜戴晓娜
关键词:PDCA循环正确率医院评审标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