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军升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中挥发性有机物测定被引量:18
- 2009年
- 为了更全面的分析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建立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联用测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所要求必须监测的22种挥发性有机物。该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都得到了良好的结果。通过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戴军升王一峰周亚康李冰清
- 关键词:吹扫捕集气质联用水源地挥发性有机物
- 钢罐采样-GC/MS法测定隧道空气中VOCs被引量:9
- 2008年
- 使用PAMS和TO-15混合标准气体,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监测上海市某越江隧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介绍了采样和测定方法,试验共检出78种化合物,查明了隧道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组成。
- 吴迓名戴军升周亚康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隧道
- GC/MS法测定黄浦江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被引量:11
- 2004年
- 采用吹扫捕集装置与GC/MS联用仪的全自动恒流控制,对黄浦江7个断面水样中4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被查的47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基本都有检出,其中甲苯、异丙苯的绝对检出量最高。四氯化碳的检出值也较高,吴淞口四氯化碳的平均浓度已经远远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并且四氯化碳浓度在黄浦江流域各个断面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
- 戴军升刘鸣周亚康
- 关键词:GCMS吹扫捕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上海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连续6 d监测,利用浓缩进样和GC/MS分析技术对样品中浓度较大的苯等7种典型物质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和讨论。得出汽车尾气是交通干线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且有机物浓度与车流量成正比,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 戴军升
-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日变化交通干线
- 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前处理方法发展近况被引量:3
- 2008年
- 详细介绍了环境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分析常见的几种前处理技术,并系统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戴军升周守毅
- 关键词:前处理萃取水样
- 室内空气中TVOC 8种组分浓度的分布特征探讨被引量:5
- 2007年
-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重要的一项。从10间住宅室内提取实验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室内空气中TVOC的8种组分浓度含量及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甲苯、乙苯和对间二甲苯已成为TVOC中的主要物质,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甲苯浓度占TVOC的5.41%~360%,乙苯浓度占TVOC的4.61%~22.2%,对间二甲苯的浓度占TVOC的408%~29.3%,三者之和约占到TVOC含量的40%~50%。
- 马微王林沈亦钦戴军升
-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总挥发性有机物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类硫化物被引量:26
- 2010年
- 采用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硫化碳、二甲二硫、噻吩等6种硫化物,讨论了采样容器材质的影响。方法线性良好,6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1.0μg/m3~5.0μg/m3,混合标准气平行测定的RSD≤8.1%,加标回收率为93.5%~97.3%。
- 戴军升
- 关键词:硫化物环境空气
-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系物和汽油化合物被引量:3
- 2005年
- 气相色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按照EPA QA/QC的要求,将该方法运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水中汽油检出限为0.04 mg/L,水中苯系物检出限为0.003~0.005 mg/L;土壤中汽油检出限为0.5 mg/kg,土壤中苯系物检出限为0.005~0.008 mg/kg.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1%~106.8%,变异系数为2.1%~4.6%,结果令人满意.
- 钱瑾陈建文戴军升吴诗剑刘铭
- 关键词:苯系物气相色谱法检出限QA化合物加标回收率
- 应用箱模型预测地下车库空气污染物浓度被引量:5
- 2004年
- 利用箱模式理论,结合地下车库空气污染物的动力学过程,探讨了地下车库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计算方法,得出Ci=C0+S/a,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通过实例应用,说明箱模式可应用于地下车库污染物浓度的预测,而且为需排烟通风场所的空气交换率等合理选择提供了较为可信的理论基础。
- 陆永生许欣戴军升
- 关键词:箱模式
- 双柱双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同时进样分析非甲烷烃被引量:13
- 2008年
- 介绍了用双柱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同时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气体样品中非甲烷烃。经过与现有方法的比较,该方法具有平行性更好、数据更准确、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各项指标均大大优于现行标准HJ/T 38-1999中的数据。通过软硬件的改进,解决了以前非甲烷烃在分析中由于在时间上所引起的数据倒置、分析误差等问题。
- 吴诗剑季蕴佳王臻陈蓓蓓戴军升周培
- 关键词:非甲烷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