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珍秀

作品数:38 被引量:282H指数:12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水稻
  • 11篇胚乳
  • 8篇超微
  • 8篇超微结构
  • 7篇电镜
  • 7篇淀粉
  • 6篇胚乳细胞
  • 4篇稻米
  • 4篇电镜观察
  • 4篇扫描电镜观察
  • 4篇胚乳发育
  • 4篇细胞
  • 4篇细胞化学定位
  • 4篇化学定位
  • 3篇性细胞
  • 3篇英文
  • 3篇支链淀粉
  • 3篇直链淀粉
  • 3篇植物
  • 3篇扫描电镜

机构

  • 38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孝感学院
  • 2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8篇徐珍秀
  • 18篇蓝盛银
  • 16篇兰盛银
  • 8篇王维金
  • 7篇韦存虚
  • 6篇杨泽敏
  • 4篇季清娥
  • 4篇周竹青
  • 4篇李睿
  • 3篇靳德明
  • 3篇朱旭彤
  • 3篇钟方旭
  • 3篇关和新
  • 3篇胡春奎
  • 2篇杨书化
  • 2篇王萌
  • 2篇朱英国
  • 2篇聂以春
  • 2篇刘金兰
  • 1篇周舟

传媒

  • 6篇电子显微学报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实验生物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3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Acta B...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武汉植物学研...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湖北农学院学...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8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0
  • 1篇190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的蛋白体的形成被引量:21
2002年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蛋白体的形成。花后 5天 ,胚乳细胞粗面内质网 (RER)数量迅速扩增 ,蛋白体开始形成。蛋白质在 RER上合成后 ,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积累在 RER和液泡中 ,形成蛋白体 和蛋白体 。 RER槽库膨大积累蛋白质和形成环状 RER积累蛋白质是形成蛋白体 的主要方式 ;在内表面积累有蛋白质的大液泡出芽和小液泡积累蛋白质是形成蛋白体 的主要方式。蛋白体形成后期 ,片段化的 RER形成环状 RER,转化为小泡和小蛋白体。在蛋白质积累过程中 ,蛋白体周围有大量 RER分布。 RER产生的小泡在蛋白质从合成部位向积累部位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 RER在蛋白体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韦存虚蓝盛银徐珍秀
关键词:水稻胚乳细胞发育蛋白体粗面内质网
不同品种水稻剑叶和穗颈大维管束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10
1994年
不同品种水稻剑叶和穗颈大维管束的扫描电镜观察王维金,徐珍秀(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电镜室,武汉430070)关键词:水稻,剑叶,穗颈,大维管束,扫描电镜EXAMINATIONTOLARGEVASCULARBUNDLEOFF...
王维金徐珍秀
关键词:水稻剑叶穗颈扫描电镜
小麦颖果合点细胞超微结构与籽粒灌浆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利用不同灌浆特性的 3个小麦品种 (系 )为材料 ,研究了小麦颖果合点细胞的超微结构与灌浆过程的关系。结果表明 ,合点细胞液泡中沉积的脂类和多糖对籽粒灌浆过程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合点细胞内壁上脂类和木栓质积累的多少、出现的时间与灌浆进程、灌浆结束时间有直接关系。灌浆速率大小与品种特性有关。大粒型品种 (系 )鄂恩 1号和 95A 10的合点细胞内壁脂类和木栓质出现迟 ,数量少 ;而小粒型品种华麦 8号出现早 ,数量多。颖果发育慢和灌浆速率小是 95A 10籽粒不饱满的主要原因。合点细胞主要以质外体和共质体并存的方式运输养分 ,开花后 2 4d以共质体运输方式为主。
周竹青兰盛银王维金朱旭彤徐珍秀杨泽敏
关键词:颖果超微结构籽粒灌浆灌浆过程脂类灌浆速率
品质不同的稻米胚乳淀粉粒的微观结构观察被引量:23
1998年
用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品质不同的水稻品种的淀粉粒形态.优质品种无垩白,其胚乳细胞的淀粉粒只有1种形状,为大小一致的多面体,排列致密;劣质品种具垩白,其淀粉粒有2种形状,非垩白处淀粉粒为大小一致的多面体,排列紧密,垩白处淀粉粒棱角不明显或呈圆球形,大小参差不齐,排列疏松,受压力可见单个淀粉粒和小球形颗粒.用稀碱液处理能将稻米淀粉2种主要组成成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离开,直链淀粉的沉析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菊花状;支链淀粉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仍为多面体晶体结构,与未处理前的淀粉粒无明显差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生长环.
季清娥郑恒清徐珍秀兰盛银
关键词:水稻淀粉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稻米微观结构
棉花胚囊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1
1992年
用石蜡切片扫描电镜观察技术,研究了陆地棉和棉属远缘杂种六倍体(陆地棉×雷蒙德氏棉)F_1的成熟胚囊结构。可清晰地观察到胚囊组织的各组成部分及其超微结构,如细胞核的核膜、核仁中的核仁丝、液泡膜、液泡中的内含物以及胚囊内突等。在六倍体(陆地棉×雷蒙德氏棉)F_1的一些异常胚囊中。除具有不完全的胚囊组成外,其它物质可分辨为细胞解体残物;一些未分化小细胞的堆积;或两者兼有。在光学显微镜下这三者分辨不清,都视为败育残体。
刘金兰徐珍秀聂以春
关键词:棉花胚囊超微结构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Nucleus Degradation Dur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of Starchy Endosperm Cells in Rice被引量:2
2002年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nucleus degradation during programmed cell death (PCD) of starchy endosperm cells in rice ( Oryza sativa L.) were observ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everal distinct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PCD have been found in the developing starchy endosperm cells, e.g. nucleus deformation, chromatin condensation, nuclear envelope disruption, and nuclear matrix leakage. DNA ladder displayed a smear of large DNA fragments from nucleus and evident bands of small DNA fragments (140-180 bp) from both nucleus and cytoplasm. In contrast with the rapid nucleus degradation, cell organelles in cytoplasm, such as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amyloplast, and mitochondrion, maintained their metabolic functions for a longer time. Seed reserves were continually synthesized and accumulated in the starchy endosperm cells despite the nucleus degradation during the PCD proces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archy endosperm cells remain active during reserve material 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PCD process. The specif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nucleus and cytoplasm in the developing endosperm cells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ucleus in the endosperm PCD process were also discussed.
韦存虚蓝盛银徐珍秀
关键词:RICE
生物显微样品自动脱水染色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显微样品自动脱水染色仪,属于光学显微术和电子显微术样品制备领域。本机由微机控制,样品制备在一个全封闭系统中完成。该系统由若干公共管道、电磁阀、真空泵、样品柱、试剂瓶和回收瓶等组成,利用系统内的负压...
兰盛银胡春奎徐珍秀
文献传递
小麦淀粉胚乳发育期间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英文)被引量:8
2004年
小麦淀粉胚乳在发育过程中经历程序性细胞死亡(PCD)。小麦淀粉胚乳的DNA在发育的特定阶段呈现梯状电泳条带,用乙烯处理使DNA片段化发生的时间提前,而用ABA处理虽然不能推迟DNA片段化的发生时间,但能减弱DNA片段化的程度。小麦淀粉胚乳细胞在PCD过程中出现某些动植物细胞凋亡的共同的结构变化特征,但也有一些独特的结构变化。如染色质凝聚后仅少数染色质块发生趋边化;细胞核在PCD过程中最先开始衰退,细胞核解体时胞质中有丰富的细胞器,细胞核解体后细胞并未死亡,在胞质中仍在合成和积累淀粉和储藏蛋白,直到细胞被 淀粉充满,细胞才死亡;不形成凋亡小体,死亡的淀粉胚乳细胞成为营养物质的储藏库。因此小麦淀粉胚乳细胞的PCD是一种特殊形式的PCD。
李睿兰盛银徐珍秀
关键词:小麦程序性细胞死亡超微结构外源激素
伪狂犬病毒诱导感染乳仔猪扁桃体淋巴细胞发生凋亡
2005年
将伪狂犬病毒Ea株,按100 TCID50的剂量感染15日龄的健康乳仔猪,所有实验组仔猪在接种后5~7天出现伪狂病症状,取感染组及对照组仔猪扁桃体,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等试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扁桃体的淋巴细胞发生凋亡,DNA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标记(TUNEL)呈阳性.
石德时兰盛银李祥敏金梅林徐珍秀陈焕春
关键词:PRV电镜乳仔猪TUNEL
不同品质籼稻胚乳糊化前后微结构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品质差异较大的 4个籼稻品种稻米糊化前后的微结构 ,发现同等条件下不同部位的糊化明显不同。背部糊化最好 ,细胞完全崩解为絮状或小块状的蓬松物质 ;腹部糊化次之 ,呈较大块状或细胞结构刚被破坏 ,有的细胞轮廓仍可见 ;中部糊化最差 ,多为完整胚乳细胞。不同品种糊化后差异明显 ,米质好的品种其背、中、腹部的糊化比米质差的品种的相应部位好 ,米质较差品种的中部明显凹陷 ,而较优品种的断面较平 ,该现象同样表现在早、晚稻的对比上。品种间背部糊化的差异小于中、腹部 ,品种内米质较优的稻米背、腹、中部的差异比米质差的小。米质较好的品种的胚乳横断面可见较多断裂的细胞 ,而米质较差的品种几乎见不到断裂的细胞 ,其数目与米质优劣有一定的正相关。米质优劣与糊化时的吸水率和延长率正相关 。
杨泽敏王维金蓝盛银徐珍秀
关键词:籼稻胚乳糊化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