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娟
- 作品数:42 被引量:29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电气工程更多>>
- 卿仙止痛膏治疗腰肌劳损的Ⅲ期临床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评价卿仙止痛膏治疗腰肌劳损(风湿痹阻兼瘀血阻络)临床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4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卿仙止痛膏治疗组(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将膏药贴于患处,24h换药1次,每次2贴,7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0%,对照组总有效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重着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而治疗后腰膝酸软、转侧不利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卿仙止痛膏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确切、安全。
- 鲁齐林沈霖杨艳萍帅波徐晓娟李成刚马秀才
- 关键词:腰肌劳损
-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及脂联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相关性
- 2016年
- 目的 检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患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的表达,探讨其与脂联素、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AdipoR2)、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检测ONFH患者(ONFH组)和健康对照组(n=60)的血清CEACAM1、脂联素、NO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两组的血浆CEACAM1、脂联素、AdipoR1、AdipoR2、eNOS的表达.结果 ONFH组患者的血清CEACAM1、脂联素、NO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5±2.21) ng/ml比(21.57±5.38) ng/ml;(4.26±1.05) μg/ml比(12.21±4.89) μg/ml;(10.31±2.15) μmol/L比(35.13±5.07) μmol/L,P<0.05],两组CEACAM1、脂联素、AdipoR1、AdipoR2及eNOS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3±1.31比7.35±1.05;10.26±2.57比20.13±3.54;11.23±1.52比19.28±2.37;10.19±1.18比21.72±2.19;15.19±2.01比31.12±3.18,P<0.05);CEACAM1的表达与ONFH呈负相关(r=-0.236,P<0.01).ONFH组患者血清CEACAM1的水平与脂联素及NO的水平呈正相关(r=O.179、0.237,P<0.01),CEACAM1 mRNA表达与脂联素及其受体、eNOS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157、0.372、0.253、0.154,P<0.01).结论 非创伤性ONFH患者的CEACAM1的表达与脂联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关系密切.
- 马陈沈霖杨艳萍帅波徐晓娟李成刚吕林夏雪
- 关键词: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脂联素一氧化氮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 出血性血小板病发病机理研究及中药益气活血方的治疗作用
- 沈霖张红星赵光杨胜兰范恒朱锐帅波杨艳萍卢芙蓉陈瑞秦铀周樊华凌家艳马陈徐晓娟
-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人口与健康,中国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主要内容:出血性血小板病是一组血小板聚集异常性出血性疾病。1984年由国人沈迪等首次报告,并经国内血液学家的重复验证和证实。获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但...
- 关键词:
- 关键词:出血性血小板病中药治疗益气活血方
- 补肾活血方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BMSCs分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股骨近端骨髓间充质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大鼠模型后,提取股骨近端骨髓单个核细胞,随机分为4组培养,空白血清对照组(A组)、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低(B组)、中(C组)、高(D组)浓度组,分别加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诱导下的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培养体系,观察各组的细胞形态学、细胞内ALP含量及TGF-β1基因表达。结果补肾活血方含药血清能增强rhBMP-2的活性,促进股骨近端骨髓体外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P<0.01),促进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细胞表达TGF-β1mRNA(P<0.01)。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增强rhBMP-2活性及TGF-β1mRNA的表达在骨坏死的修复中起关键作用。
- 帅波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徐晓娟李成刚伍满香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髓间充质细胞补肾活血方转化生长因子-Β1
-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catenin与RANKL/OPG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 通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β-链蛋白(β-catenin)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血清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MKL)、RANKL/OPG、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ST)、骨转...
- 沈霖杨艳萍徐晓娟帅波
- 热敏灸对急性膝关节痛患者血清中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急性膝关节痛患者的疗效,并检测血清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44例急性膝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电针组及药物组。热敏灸组取热敏穴膝痛点、委中行悬灸治疗,每天1次,每次每穴40min,共治疗15d;电针组取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穴,行电针治疗,每天1次,每次30min,共治疗15d;药物组采用口服三七通舒胶囊,每天3次,每次1粒,共服用15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清OPN、MMP-3含量,并评价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热敏灸组、电针组在治疗后血清OPN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热敏灸组、电针组血清OPN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热敏灸组治疗后血清MMP-3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热敏灸组血清MMP-3显著低于电针组和药物组(P<0.05)。热敏灸组总体优良率为84.0%(42/50),电针组为72.0%(36/50),药物组为61.4%(27/44),热敏灸组、电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急性膝关节痛疗效肯定,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OPN、MMP-3水平,从而抑制软骨降解相关。
- 蔡国伟李静徐晓娟薛远志李刚吴熳李鹏飞
- 关键词:血清骨桥蛋白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
- 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联素及相关因子与骨髓水肿及疼痛分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INFH)脂联素、CRP、TNF-α和NO等相关因子水平与骨髓水肿及疼痛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部2010年5月~10月收治的120例INFH患者(138个髋关节)。根据MRI将骨髓水肿分为0~2级,根据主诉疼痛分级法将疼痛分为0~2级,脂联素、TNF-α及NO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CRP及血脂水平送我院生化室常规检测。统计学分析脂联素因子水平与骨髓水肿及疼痛分级的相关性。结果:104髋发生骨髓水肿,发生率为75.4%,相关性分析显示疼痛分级与骨髓水肿存在正相关(P〈0.01)。在骨髓水肿患者中测定血清脂联素、CRP、TNF-α及NO含量,各级患者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不同程度疼痛患者中,血清脂联素、CRP、TNF-α及NO含量在各级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与骨髓水肿及疼痛分级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CRP、TNF-α、NO等与疼痛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早期INFH患者体内脂联素水平与骨髓水肿、疼痛分级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指标,为临床诊疗该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 帅波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寿折星徐晓娟
- 关键词:骨髓水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脂联素疼痛
- 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治疗前后PMP、PAC-1、CD62P微颗粒的表达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检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运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前后血小板微颗粒(PMP)数量,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PⅡb/Ⅲa(PAC-1)及P-选择素(CD62P)活化比率的的变化,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原则,包括补肾活骨方(A组)和安慰剂对照(B组)各20例。另外20例C组健康者进行对照,运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中PMP数量、PAC-1和CD62P的活化比率进行检测分析,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补肾活骨方组和安慰剂组PMP数量、PAC-1和CD62P的活化比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24周后补肾活骨方组PMP数量、PAC-1和CD62P的活化比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PMP数量与PAC-1、CD62P的活化比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PMP数量,PAC-1及CD62P的活化比率可作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诊断、疗效的重要临床辅助指标之一,活血化瘀中药对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体内PMP数量,PAC-1及CD62P的活化比率,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帅波沈霖杨艳萍谢晶周丕琪徐晓娟
- 关键词:血小板微颗粒
-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硬化蛋白与腰椎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 目的 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水平并探讨其与骨转换标志物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N端片段(N-MID-OT)、25羟基D(25(OH)D)的关系...
- 杨艳萍沈霖徐晓娟帅波
- 古方青娥丸加味干预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转换标志物、血流变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被引量:18
- 2016年
-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关键是防治及改善微循环障碍及逆转骨转换。《皇帝内经》中记载古方青娥丸已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痿"),目前在临床上亦用青娥丸加味方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目的:探讨古方青娥丸加味治疗早期对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骨转换标志物、血流变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纳入60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9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30)给予基础+青娥丸加味治疗,对照组(n=30)给予基础+钙片治疗,疗程24周。于治疗前后测量2组患者骨髓水肿程度、Harris评分、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体内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参数、肿瘤坏死因子α及骨转换标志物等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发生骨髓水肿分别为26髋和24髋,发生率分别为74%和71%(P>0.05)。24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的骨髓水肿治疗有效率(消退+改善率)分别为81%和29%(P<0.05);(2)治疗前2组患者目测类比评分及Harris评分,血脂各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组中,治疗后患者部分血脂指标及部分血液流变学参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Harris评分则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治疗后患者血脂各指标及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目测类比评分、Harris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表明,青娥丸加味可有效改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
- 帅波沈霖杨艳萍马陈徐晓娟
-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骨髓水肿骨转换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