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秀

作品数:20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丁香
  • 5篇丁香油
  • 5篇微胶囊
  • 3篇喷雾干燥
  • 3篇苹果渣
  • 3篇花椒籽
  • 3篇果胶
  • 3篇果渣
  • 3篇超声波
  • 2篇正交
  • 2篇正交法
  • 2篇锐孔法
  • 2篇色素
  • 2篇柿叶
  • 2篇气流式
  • 2篇籽油
  • 2篇槐花
  • 2篇教学
  • 2篇黑色素
  • 2篇超声波辅助

机构

  • 14篇运城学院
  • 6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20篇徐文秀
  • 5篇吴彩娥
  • 4篇李婷婷
  • 2篇孙元琳
  • 2篇李强
  • 2篇王鹏
  • 2篇王晓燕
  • 1篇郭玉平
  • 1篇李元瑞
  • 1篇丁学儒
  • 1篇王艳萍
  • 1篇杨萍芳
  • 1篇杨青珍
  • 1篇许克勇
  • 1篇陈莉
  • 1篇张爱平
  • 1篇张琪林
  • 1篇刘瑞
  • 1篇马国刚
  • 1篇杨云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食品工程
  • 1篇第二届中国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丁香油喷雾干燥微胶囊技术研究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得的丁香油中低沸点成分较多,为防止丁香油的挥发,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丁香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壁材采用1:1的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心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2,固形物浓度为20...
徐文秀吴彩娥李强李婷婷
关键词:丁香油微胶囊技术喷雾干燥法电镜观察
文献传递
酸水解法提取苹果渣中果胶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本研究以苹果渣为材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果胶,探讨了酸种类、pH值、水解温度及时间、料液比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苹果渣中提取果胶的最佳提取条件。
徐文秀
关键词:酸水解苹果渣果胶
柿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开发柿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医用价值,弄清提取柿叶中黄酮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主要研究了柿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采用芦丁为对照,利用其铝络合物测定液在510nm处有吸收峰的特点,建立标准曲线,运用吸光光度法测出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影响柿叶中黄酮化合物提取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5,柿叶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5.76%。
徐文秀杨云
关键词:柿叶黄酮类物质
气流式锐孔法制作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猕猴桃籽油含有60%以上的α-亚麻酸,为了防止α-亚麻酸的氧化,本文对“气流式锐孔法”制作猕猴桃籽油微胶囊的工艺、产品的微观结构以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流式锐孔”装置进行猕猴桃籽油微胶囊化,壁材海藻酸钠适宜的质量分数为2.5%,壁材海藻酸钠与心材猕猴桃籽油最佳质量比为1∶1,乳化剂最适用量为0.1%单甘酯+0.2%吐温-80,凝固浴CaCl2适宜的质量分数为2%;喷雾造粒工艺参数物料流量为20mL/min,喷雾气体压力为0.05MPa,喷雾造粒液面距为40cm。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微观结构和抗氧化性能。
吴彩娥许克勇李元瑞李婷婷徐文秀
关键词:猕猴桃籽油微胶囊
正交法优化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苹果渣中果胶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酸水解乙醇沉淀法从苹果渣中提取苹果果胶,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料水比、pH值、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对酸解法提取苹果渣中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水解体系的料液比对果胶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pH值、提取时间,最后是提取温度。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90℃,水解体系pH值2.0,水解时间90 m in,料液比11∶2,果胶产率可达到9.2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苹果渣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徐文秀高霞
关键词:果胶苹果渣酸解法正交
不同方法提取丁香油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用水蒸汽提取法,有机溶剂萃取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丁香油。利用气-质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法得到的丁香油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获得的丁香油主要成分组成基本一致。
徐文秀吴彩娥
关键词:丁香化学成分气相色谱
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籽油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提高花椒的经济价值,充分利用花椒籽中的花椒籽油,以脱蜡花椒籽为原材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籽油。首先,通过预处理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溶剂,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花椒籽油得率的因素(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进行探讨。最后,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油脂得率为考察指标,对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时间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在该试验中超声波辅助处理提取花椒籽油最佳工艺参数:液料比:21.5∶1(mL/g),提取时间:25 min,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花椒籽油得率为27.25%。
徐文秀翟永亮
关键词:超声波辅助提取花椒籽油得率
紫槐花色素稳定性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研究了常见物理、化学因素对紫槐色素稳定性影响,进而为开发利用紫槐色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紫槐色素易溶于极性溶剂。在酸性条件下,色素液呈淡红色。中、碱性条件下,色素液接近无色。pH为4.8时,色素颜色最深。温度低于55℃,色素较稳定。色素对太阳光直接照射敏感。常温下,Na+、K+、Ca2+、Mg2+、Zn2+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抗坏血酸、蔗糖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H2O2浓度大于1%时,色素稳定性变差。经红外光谱扫描及紫外可见光扫描最大吸收波长,推测紫槐色素为花青素类物质。
徐文秀韩鹏燕
关键词:色素稳定性
“PBL+CBL”教学法融合思政元素在食品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以运城学院为例
2024年
食品分析课程是食品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对食品分析课程进行了融合思政教育的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具有了更加严谨、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创新精神,诚信、法律意识有所增强,更加关心食品安全,从而增强了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王艳萍杨萍芳孙元琳徐文秀杨青珍
关键词:食品分析教学模式
皂化改性菠萝皮生物吸附剂对TVOC的吸附被引量:3
2019年
对农林废弃物菠萝皮进行化学改性处理,以去除大气中的TVOC有害气体,减轻大气污染的同时实现废弃物的多次循坏再利用。利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以及单因素试验对皂化改性菠萝皮吸附剂的制备工艺以及吸附条件优化;对渣粒径、温度和加入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吸附等温、动力模型拟合试验探究机理;通过BET、SEM及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与其他材料对比吸附效果并探讨吸附剂的重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无水乙醇与氢氧化钠体积比为1∶2.8,浸泡6 h,离心13 min,预测值Ymax=8.276%;渣粒径60目、温度22℃、加入量3 g为最佳单因素条件;吸附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R2=0.992 6),吸附状态为多分子层多位点吸附;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5 7),即以化学吸附为主的物理化学双重吸附过程;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孔隙率升高,表面褶皱增多,且酰胺N-H基团、-OH等有效基团参与吸附;改性菠萝皮吸附效果在1%水平上显著优于其他4种吸附材料,且至少可重复利用7次以上。
陈莉张爱平徐文秀郭丹
关键词:皂化TVO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