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兰
-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前列腺素联合宫腔纱条填塞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研究
- 张春兰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2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χ2=7.7922,P=0.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略低于对照组的15.0%(χ2=1.1429,P=0.2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能有效地改善其各项指标,提高治愈率,见效快,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张春兰黄德秀
-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 硒含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孕妇体内硒元素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1—2021-12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到院产检的51例正常妊娠期女性为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不同阶段硒元素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硒元素水平[(6.11±0.28)μmol·L^(-1)、(5.41±0.25)μmol·L^(-1)、(5.01±0.19)μmol·L^(-1)]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6.98±0.32)μmol·L^(-1)、(6.43±0.44)μmol·L^(-1)、(6.32±0.26)μmol·L^(-1)](P均<0.05);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13.72%)明显高于对照组(1.96%)(P<0.05);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15.69%)明显高于对照组(3.92%)(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疾病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升高,可能与硒元素水平降低相关,需及早干预。
- 杜曼杨燕张春兰陈再旺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硒含量生长发育
- 前列腺素联合宫腔纱条填塞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类联合宫腔纱条填塞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产妇中符合入组要求的患者60例,其中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行按摩子宫或缝扎,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宫腔填塞纱条及直肠填塞米索前列醇填塞止血。比较2组患者止血成功率、术中、术后48 h内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止血成功率为100%,对照组成功率为96.67%。2组产妇术中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内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血红蛋白量(102.4±5.8)g/ml高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量(95.7±4.3)g/ml,前者血红蛋白下降率为(6.3±1.2)%也高于后者(14.5±3.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纱条填塞联合前列腺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既能迅速有效控制出血,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
- 张春兰
- 关键词:剖宫产宫腔纱条填塞
-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11.782,P=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6.779,P=0.009)、住院时间≥2周(χ^2=6.052,P=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7.856,P=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5.426,P=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4.860,95%CI:1.456~16.219,P=0.010)、术后留置导管(OR=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9.325,95%CI:2.035~42.725,P=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24.559,95%CI:3.394~177.695,P=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 张春兰常文娇曹阿玲李敬文
- 关键词:异位妊娠病原菌
- 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影响,为日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常规体检,随机抽出自愿进行医学营养干预的90例GDM孕妇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常规体检但不接受医学营养干预的90例GDM孕妇为对照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孕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医学营养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血糖代谢指标水平和两组孕妇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FBG、1h PBG、2h PBG及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FBG、1h PBG、2h PBG及HbA1c与对照组孕妇比较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55.56%)、新生儿低血糖率(14.44%)、巨大儿率(17.78%)与对照组(36.67%、5.56%及3.3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16.67%)、胎儿宫内窘迫率(5.56%)、胎膜早破率(15.56%)、子痫前期发生率(5.56%)与对照组(12.22%、3.33%、11.11%及4.4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营养干预可以有效改善GDM孕妇的血糖水平,降低GDM对围生期母婴结局的不良营养,维护GDM孕妇母儿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徐晓雁张春兰龚意张传梅李婵娟严厚香戚田进王灿曹阿玲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血糖
- 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门诊首次确认妊娠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孕妇妊娠早期(孕6~14周)的血清硒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将其按是否确诊GDM分为GDM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硒水平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340例孕妇中,GDM发病率为21.18%(GDM组72例、对照组268例)。GDM组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经产妇占比及妊娠早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则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前BMI(OR=1.190,95%CI:1.025~1.494)、FPG(OR=1.408,95%CI:1.121~1.767)、HbA1c(OR=2.125,95%CI:1.237~3.651)和血清硒水平(OR=0.381,95%CI:0.222~0.654)均是孕妇发生GDM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预测GDM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3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33%、91.42%。结论妊娠早期血清硒水平是GDM的独立影响因素,提高其水平可降低GDM的发生风险,检测血清硒水平对预测GDM的发生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杨燕张春兰陈凯杰杨金妹
- 关键词:硒元素妊娠妊娠期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早期血清硒元素、钙元素、内脂素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早期血清硒元素、钙元素、内脂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改善围产期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收治的120例孕早期(<13周)产妇的临床资料,据GDM相关诊断标准将其分为GDM组(50例)和非GDM组(70例)。比较两组血清硒元素、钙元素、内脂素及糖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并据此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G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GDM组的血清硒元素、钙元素水平均低于非GDM组,内脂素、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非GDM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GDM组血清硒元素、钙元素与FPG、2h FPG、HbA1C呈负相关(r=-0.554、-0.577、-0.583,-0.625、-0.634、-0.713,p均<0.05),内脂素与FPG、2h FPG、HbA1C呈正相关(r=0.638、0.655、0.708,p均<0.05);血清硒元素、钙元素低表达水平及内脂素高表达水平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早期GDM患者的血清硒元素、钙元素显著下降,内脂素显著升高,且均与产妇的糖代谢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是导致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据此指导治疗方案。
- 杨燕张春兰陈凯杰
- 关键词:孕早期硒元素钙元素糖代谢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医学营养干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医学营养干预方法和效果,及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治疗的1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检+适当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学营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15.00%vs 3.75%,P<0.05)、羊水过多(18.75%vs 2.50%,P<0.01)、巨大儿发生率(17.50%vs 5.00%,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医学营养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显著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 张春兰王灿
- 关键词: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