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丽华
- 作品数:57 被引量:72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中国不安全母婴保健致残的模式及其预防策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我国不安全母婴保健(unsafe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UMCH)致残的模式进行探讨,并针对具体分区提出可行的预防策略。方法综合1987年和2006年的残疾与死亡指标,利用SPSS 16.0软件对我国31个省的不安全母婴保健致残的模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31个省UMCH致残的模式可分为以下四类:死亡和残疾并存地区,包括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云南;死亡向残疾转变的初级阶段地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湖北、内蒙古、陕西、四川、安徽、山西、重庆、广西、宁夏;死亡向残疾转变的高级阶段地区,包括江苏、福建、山东、河北、河南、海南、广东、吉林、辽宁、黑龙江;残疾向健康转变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结论我国20年间UMCH致残情况更加严重。各省的母婴健康状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应针对当前母婴健康发展的省际差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 郭超庞丽华王临虹陈功郑晓瑛
- 关键词:卫生保健服务残疾人卫生资源
- 国际人口迁移的概念和测量——兼论中国国际人口迁移趋势被引量:8
- 2018年
- 作为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与变动的三大因素之一,人口迁移与人口出生、死亡相比,在概念界定方面更为复杂。全球化趋势下人口流动频繁,然而,国际上并没有针对国际人口迁移统一的定义和数据收集标准。梳理了国际上关于国际迁移的定义、各国国际迁移统计的常用标准,结合不同数据源对迁移统计指标进行辨析,并在考虑数据可比性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国际人口迁入和迁出的趋势。
- 庞丽华
- 关键词:国际人口迁移
- 中国人口、人力资本变化趋势被引量:19
- 2007年
- 利用多状态人口预测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为基础数据,在对数据进行评估和修订的基础上,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对未来生育水平、死亡水平、人口迁移和教育转换等参数进行估计,预测了2000年到2030年人口规模的变化,对未来人口的年龄结构特别是老龄化和未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人力资本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城市化和人口迁移对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结果对我国编制人口规划、制定应对老龄化、提高人力资本和合理利用劳动力的有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 郑晓瑛陈功庞丽华曹桂英任强刘玉博张蕾纪颖
- 关键词:人口预测人口迁移人力资本
-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被引量:7
- 2009年
- 庞丽华
- 关键词:户籍制度改革二元经济
- 北京市未来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利用多状态模型对未来人口、人力资本和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分析被引量:32
- 2006年
- 利用PDE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对北京市2000-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结合人口迁移和教育发展,预测了北京市人力资本的变化。比较了在不同生育率和迁移方案下,北京市人口增长、老龄化和人力资本的变化,根据预测结果对北京市人口和城市规划提出了政策建议。
- 陈功曹桂英刘玉博庞丽华张蕾任强王海涛郑晓瑛
- 关键词:人口预测
- 统筹城乡,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当前的农村问题和未来的政策选择被引量:91
- 2003年
- 本报告试图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别演变的过程及其形成的原因,提出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宋洪远庞丽华赵长保
- 关键词:农村城乡差别农民收人城乡分割体制农业结构
- 中国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的支持性环境改善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分析了未婚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主要风险,梳理了其在"需求唤醒"、"服务利用"和"服务评价"三个阶段服务利用的支持性环境的作用,提出从生命历程的视角分阶段确立支持性环境的优先干预领域的健康促进设计路径。
- 张蕾庞丽华雷蕾叶晓蒙王磊高嘉敏郭华刘桂华淦宇杰王灏晨郑晓瑛
- 关键词:流动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支持环境
- 中国精神残疾与伤害致残共患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精神残疾与伤害致残的关系,以及我国两种残疾共患的多重残疾人群其残疾严重程度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利用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2009年残疾监测追踪调查数据,提取精神残疾合并伤害致残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加入权重使其结果推至全国。结果我国2.7%的精神残疾共患因伤害导致的视、听、言语、肢体和/或智力残疾,1.8%的伤害致残合并精神残疾,高于普通人群伤害致残(0.94%)和精神残疾(0.63%)的现患率。〉50%的共患残疾其严重程度为极重度,46.32%共患残疾者的精神残疾和伤害致残为同年发生。需要精神科治疗的共患残疾中,有56.25%未接受任何治疗。结论精神疾病与伤害致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我国共患残疾者的治疗康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刘天俐庞丽华温煦陈功郑晓瑛
- 关键词:残疾精神病
- 中国八十年代以来人口死亡水平和模式的变化
- 生育率和死亡率是影响人口变化的两个最基本的变量,但与生育率的研究相比较,死亡率的研究则相对被忽视。本文通过对死亡水平和死因构成及其变化的趋势的研究,一方面将有助于探讨改革开发以来诸多变化对于人口健康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
- 郑晓瑛游允中任强宋新明陈功蒋耒文庞丽华
- 关键词:人口
- 文献传递
- 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与居民储蓄率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被引量:6
- 2020年
- 文章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储蓄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不同以往研究,我们放松了人口年龄结构外生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假定,利用1990~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三类人口抚养比与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居民储蓄率的三个向量自回归方程,通过脉冲反应函数、方差分解、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了年龄结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和居民储蓄率三者关系。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与经济发展是双向因果关系;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不同人口年龄结构下,储蓄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对实证发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人口学和经济学解释,并思考了在经济发展背景下,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 刘祖源庞丽华
-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抚养比脉冲反应函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