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霞
- 作品数:147 被引量:513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海南黎族成人血红蛋白含量及地中海贫血基因频率的调查被引量:16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海南黎族人健康营养状况和地中海贫血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海南保亭、陵水、昌江和白沙等黎族自治县的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 ,采用氰化高铁比色法、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测定了 5 92例黎族成人血红蛋白、血清五种微量元素含量及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结果 黎族人血红蛋白含量比正常值低 ,贫血发生率男性为 60 % ,女性为 63 % ;血清Zn明显低于汉族人 (P <0 0 1)、血清Ca明显高于汉族人 (P <0 0 5 ) ,而血清Fe、Cu、Mn与汉族人相比无显著差异 ;黎族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 64 8% ,其中轻型α -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占 47 6% ,HbH病占 6 4% ,β41/4 2基因突变占 10 8%。汉族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携带率为 10 4% ,其中α -地中海贫血杂合子占 3 6% ,Hb -H病占0 76% ,汉族 β41/4 2基因突变占 6 1%。 结论 黎族成年人贫血发病率高于当地的地中海贫血发生率 ,贫血的发生除了地中海贫血外可能还与锌缺乏也有关。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比汉族突变率高 ;海南黎族 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均为CD41-4 2 ( -CTTT)突变而其他类型较为罕见 ,CD41-4 2 ( -CTTT)突变是海南人群的主要类型。
- 姚红霞吴智明吴从明宋善俊
- 关键词:Α-地中海贫血人血血红蛋白含量基因频率微量元素含量
-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诊治的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并监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率在CML慢性期患者为93.3%,进展期为40%;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 R)率在CML慢性期患者为86.7%,进展期为33.3%;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率在CML慢性期患者为80%,进展期为2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1年、2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7%、89.8%和86.5%,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7%、85.3%、82.6%和70.6%;AP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1.5%、38.1%和37.2%,预期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9.1%、29.3%和18.6%;BP患者1年、2年的预期生存率分别为84.1%、31.7%。CP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高于AP、BP患者(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加速期和急变期。
- 陈文婷姚红霞
- 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
- 肺癌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水平及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7年
- 为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在肺癌高凝状态中的临床意义,作者测定了并观察75例肺癌病人治疗前后血浆ATⅢ抗原水平及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肺癌组病人ATⅢ∶Ag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并随病情发展而逐渐升高(P<0.05);而ATⅢ∶C则无明显变化(P>0.05)。作者认为测定血浆ATⅢ可作为一种对肺癌高凝状态的诊断、病情估计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 姚红霞丁毅鹏马志芳
- 关键词:肺肿瘤凝固抗原水平活性血浆
- CD11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病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CD117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病程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CD45/SSC设门,直接荧光标记法,经流式细胞术对122例不同病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4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CD117的检测。结果对照组、ALL及AML3组CD117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1,F=35.753,P﹤0.01)。AML组CD117的表达阳性率(58.9%)及表达率[(29.4±19.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2±1.2)%)]及ALL组(8.5%,8.9%±6.3%);在AML中,初治病例、CR病例及复发病例CD117的阳性率分别为58.9%、6.5%、72.2%,表达率分别为(29.4±19.7)%、(11.5±7.9)%、(34.2±20.1)%。3组间CD117的阳性率及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103,F=14.864,P﹤0.01)。CR组的CD117阳性率及表达率均明显低于初治组和复发组。结论 CD117阳性表达可作为AL髓系免疫表型依据;单独或联合其他抗体检测AML患者骨髓中CD117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复发及监测MRD的指标之一。
- 饶若金丽华王述文姚红霞
-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 地中海贫血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5
- 2005年
- 姚红霞
-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病理机制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与血栓关系的研究
- 本文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mbocytosis,PT)患者临床血栓发生率及其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探讨PI患者预防性应用血栓素A2抑制剂对其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其对血栓的预防和治疗的临床效果。
- 黄莉饶若陈文婷符祥俊王述文唐瑞梅姚红霞林丽娥吴从明吴巨峰姚志明黄昭前王谷云王华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奥扎格雷钠
- 文献传递
- 不同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不同剂量甲氨蝶呤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毒副反应。方法将28例完全缓解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16例应用甲氨蝶呤3.0 g/m^2治疗,B组1 2例应用甲氨蝶呤5.0 g/m^2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甲氨蝶呤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溃疡、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等,多为轻度。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不良反应较常见,但大多可耐受。
- 王谷云姚红霞林丽娥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儿童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王谷云吴巨峰姚红霞
-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液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7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菌分布,探究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7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9例,感染率为28.83%,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占44.30%,其次为消化道占11.39%;共检出82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53株占64.63%,革兰阳性菌21株占25.61%,真菌8株占9.76%;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社区感染、应用免疫调节剂、进行化疗、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工作中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防范,降低感染率。
- 黄莉姚红霞林丽娥吴从明符祥俊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急性白血病影响因素
- CD133两种亚型分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CD133两种亚型分子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上CD133-1、CD133-2抗原的表达。结果 CD133-1、CD133-2在对照组均无阳性表达,在急性白血病的阳性表达率为33.3%、52.4%(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中CD133-1的阳性率(37.9%vs23.1%)、CD133-2的阳性率(48.3%vs 6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白血病中CD133-2的阳性率高于CD133-1的阳性率(52.4%vs 33.3%,P<0.05);化疗1个疗程后,CD133阳性组与CD133阴性组的CR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CD133-1、CD133-2表达均高于对照,并且CD133-2的阳性率高于CD133-1。
- 饶若王述文姚红霞符生苗林丽娥王谷云吴利芳黄莉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