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正德

作品数:29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关节炎
  • 10篇风湿
  • 9篇类风湿
  • 9篇风湿性
  • 8篇蛋白
  • 8篇性关节炎
  • 8篇类风湿性
  • 8篇类风湿性关节...
  • 8篇风湿性关节炎
  • 6篇自身免疫
  • 6篇关节
  • 5篇性疾病
  • 5篇炎症
  • 4篇天花粉
  • 4篇天花粉蛋白
  • 4篇自身免疫性
  • 4篇免疫
  • 4篇免疫性
  • 4篇巨噬细胞

机构

  • 1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免疫学...

作者

  • 27篇奚正德
  • 7篇张冬青
  • 7篇马宝骊
  • 4篇杨黎明
  • 3篇张雁云
  • 3篇席晔斌
  • 2篇王利
  • 2篇臧敬五
  • 2篇葛海良
  • 2篇柏峻
  • 1篇余奇文
  • 1篇张继英
  • 1篇沈佰华
  • 1篇杨军军
  • 1篇周芸
  • 1篇李宁丽
  • 1篇臧星星
  • 1篇蒋黎华
  • 1篇葛海良
  • 1篇席晔斌

传媒

  • 5篇自然杂志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2篇国外医学(免...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国际内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 3篇1997
  • 3篇199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血管新生机制及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06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关节翳是其重要特征;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而血管新生在关节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词性作用。鉴于关节翳是高度血管化的,针对RA中血管新生的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在RA滑膜中有许多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RA的血管新生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能增加水肿程度,引起RA中的关节肿胀。在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中,用可溶液VEGF受体可以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四肢肿胀和关节的破坏。
奚正德张冬青
关键词:血管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7
2004年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 ,滑膜成纤维 (synovialfibroblast,SF)是炎症性滑膜炎中组织损伤和基质重塑的直接效应细胞 ;间充质细胞 (mesenchymalcells)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机制经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效应信号刺激或抑制炎症反应 .滑膜成纤维细胞作为一种重要的间充质细胞是介导关节破坏的主要细胞 (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等途径 ) .有研究显示 ,它们可以通过刺激破骨细胞的生成 (osteoclastogenesis)来促进骨的吸收 .再者 ,它们可以通过释放趋化因子招募白细胞进入关节 ,通过细胞因子刺激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 ,在滑膜炎的初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滑膜细胞(synoviocyte)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在滑膜细胞与白细胞间相互作用及细胞 细胞的接触驱动滑膜细胞的活化 ,对它们精细相互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明确引起滑膜炎症的启动和维持 ( perpetuation)的复杂相互作用 .
奚正德李宁丽张雁云张冬青臧敬五
关键词:滑膜成纤维细胞滑膜炎间充质细胞发病趋化因子关节炎
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在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最近的研究证据显示:Toll样受体(TLR)是固有免疫的关键性识别结构。TLR的活化启动了炎症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组织破坏性酶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同时,TLR的信号传导可以通过上调抗原递呈细胞的共刺激分子在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活化和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鉴于TLR信号传导在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测TLR信号传导的失调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将就由对应配体激活的TLR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一些总结,最后讨论TLR传导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奚正德胡峻熊
关键词:TOLL样受体信号传导固有免疫类风湿性关节炎
来氟米特和细胞因子抑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奚正德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抑制剂来氟米特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畸形
巨噬细胞及其表达和分泌产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巨噬细胞分化自外周血单核细胞,二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细胞参与了炎症的启动和维持、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基质的降解和血管新生。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CR)和其他表面抗原;它们还分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蛋白酶和其他介质。这些炎症介质是关节炎中炎症和血管新生发生的重要病理机制。近年来,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inhibitory factor,MIF)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这种细胞因子可由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产生,它反过来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同时,它可以调节机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并且将类风湿性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炎症疾病联系在一起。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巨噬细胞还可以产生多种蛋白酶(如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这些蛋白酶促进了炎症和血管新生的发生。鉴于巨噬细胞及其表达和分泌产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致病机理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它们已成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理想靶点。
奚正德葛海良
关键词:巨噬细胞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血管新生类风湿性关节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病被引量:1
1999年
自身免疫与免疫耐受是当今免疫学研究的中心课题。随着免疫应答、免疫耐受机理被逐步揭示,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及临床医生的关注。近年的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的异常是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的根本原因,其中很多自身免疫病已在基因水平找到了相应的缺陷。
奚正德马宝骊
关键词:自身免疫病造血干细胞移植
空肠弯曲菌HSP43诱导自身抗体产生被引量:7
1996年
小鼠每周注射1次空弯菌HSP43共10w。HSP43抗体第4周起显著升高─直持续到16w,抗ds-DNA、ss-DNA自身抗体在6w和16w出现两个高峰,抗DNA自身抗体在4~16w逐渐升高,抗组蛋白抗体在8w最高然后下降,单个小鼠自身抗体反应格局呈现4种类型。各类自身抗体的出现和升高与注射HSP43剂量有依赖关系。该结果为自身免疫病的热休克蛋白发病假设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臧星星马宝骊柏峻王利奚正德曹鹤年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空肠弯曲菌自身抗体
关节炎性骨侵蚀和骨保护蛋白的作用被引量:11
2004年
骨侵蚀 (boneerosion)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个重要特征 .来自实验性关节炎的最近研究证据提示破骨细胞(osteoclast)是局灶性骨侵蚀的必需要素 .现在已经弄清楚的破骨细胞调节物有两种 :(1 )核因子кB受体性激活因子配体 (receptor activatorofnuclearfactorkappaBligand,RANKL) ,它能促进破骨细胞的成熟 ;(2 )骨保护蛋白 (osteoprote gerin ,OPG) ,它能阻止破骨细胞生成 (osteoclastogenesis) .本文将总结当今有关局灶性骨侵蚀中破骨细胞作用的知识 ;阐述OPG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并探讨OPG在抑制系统性、炎症性骨丢失方面作用的证据 .
奚正德张冬青
关键词:骨侵蚀OPG骨保护蛋白破骨细胞局灶性炎性关节炎
趋化因子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3
2008年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常规药物和外科治疗都难以治愈。为了研制针对这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药,认识慢性疼痛的发生机制十分必要。临床观察已证实炎症通常会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而趋化因子在疼痛和炎症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这为寻找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制剂提供了新思路。
奚正德胡峻熊
关键词:趋化因子炎症神经病理性疼痛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5年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除了能与DNA结合并调节着染色体的架构外,它还能作为一种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参与风湿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尽管HMGB1主要位于细胞核内,但它在细胞活化和细胞死亡时可以转位至细胞质以及细细胞外空间。在细胞外,HMGB1的活性随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中半胱氨酸残基是其与TLR4结合所必需的。HMGB1除了直接刺激细胞外,它还能通过与细胞因子以及其他内源和外源的因子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发挥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以及该疾病的动物模型中,核外HMGB1的表达量增加。在动物模型中阻断HMGB1表达能使疾病减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能与DNA相互作用的HMGB1是免疫复合物的组成部分。总之,HMGB1可以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个重要中介物和生物标志.有希单成为有价值的新靶点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奚正德谢长宜席晔斌周芸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性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