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仲尼 作品数:23 被引量:117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DCA循环在优化医院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降低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内部差错件数,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进行计划拟定、现状调查、解析拟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结果 PDCA循环后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内部差错从改善前的每天33.20件下降为改善后的10.73件,外部差错从3件降为零。结论通过运用PDCA,能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善调剂质量,优化药学服务流程。 张美玲 叶佐武 夏仲尼关键词:PDCA循环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医院抗真菌药物使用监测模式 2017年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分析我院抗真菌药物的用量,探讨医院抗真菌药物使用监测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我院住院患者2010-2015年共24个季度21种抗真菌药物的用量数据,建立PCA模型。通过构建主成分得分图开展抗真菌药物使用的整体评价;通过构建主成分载荷图来筛选变化趋势较显著的品种;当某一季度的统计值超出95%控制限时,通过构建变量贡献图来分析用量异常的品种。结果 2010-2015年我院伏立康唑片(每片50 mg)、注射用伏立康唑(每支200 mg)、注射用卡泊芬净(每支50 mg)、注射用卡泊芬净(每支70 mg)、伏立康唑片(每片200 mg)的用量增加较显著;特比萘芬乳膏(每支100 mg)、注射用两性霉素B(每支25 mg)、咪康唑乳膏(每支25 g)、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每支50 mg)、特比萘芬片(每片250 mg)的用量减少较显著。结论 PCA算法在抗真菌药物使用监测中具有有效性,可为医院抗真菌药物监测提供新的方法。 蒋程 夏仲尼 郑造乾 韩冰 张美玲 李功华关键词:抗真菌药物 主成分分析 消渴平合剂对STZ诱导的DN大鼠血脂及ETS-1的影响研究 2017年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脂及ETS-1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构建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消渴平合剂组各12只。16周时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ETS-1蛋白,荧光定量PCR检测ETS-1m RNA。结果:消渴平合剂可以改善DN大鼠的一般状况,与模型组比较,消渴平合剂组T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组化显示消渴平合剂可以抑制DN大鼠肾组织ETS-1蛋白表达(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消渴平合剂可以抑制DN大鼠肾组织ETS-1m RNA表达(P<0.05)。结论:消渴平合剂可调节糖尿病肾病血脂代谢紊乱,其防治DN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ETS-1的表达有关。 蒋伟萍 辛传伟 杨明华 杨秀丽 李功华 夏仲尼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医院麻醉药品监控模式探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监控,探讨医院麻醉药品监控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我院2013年全年和2014年上半年共6个季度14种麻醉药品的用量数据,建立PCA模型。通过构建主成分得分图,结合主成分载荷图,对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整体评价,筛选变化较显著的品种。当某一季度的统计值异常时,构建变量贡献图分析原因。结果我院急诊麻醉药品的用量较稳定,住院麻醉药品的用量变化较大,其中羟考酮缓释片40 mg的用量增加和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的用量减少最为显著。结论本研究证明了PCA算法在麻醉药品监控中的有效性,为医院麻醉药品监控提供新的方法。 蒋程 韩冰 吕健刚 夏仲尼 李功华关键词:麻醉药品 贡献图 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6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有效率、治疗后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的差异。结果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和治疗后量表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失眠、泌乳及月经紊乱、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两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帕利哌酮疗效优于利培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 孙云峰 应茵 夏仲尼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期间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9项研究进行分析,评价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有效率、治愈率、治疗后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的差异。结果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治愈率和治疗后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良反应齐拉西酮组多见失眠、锥体外系反应、心电图异常,奥氮平组多见嗜睡、体重增加、食欲增加、血糖增加,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 05)。结论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均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合适药物,治疗效果类似,但是其不良反应存在统计学差异。 孙云峰 应茵 夏仲尼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奥氮平 安全性 META分析 医院抗肿瘤药使用的多变量监测方法研究 2019年 目的探索医院抗肿瘤药使用的多变量监测方法,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肿瘤药提供指导。方法提取住院患者2010-2015年共24个季度70种抗肿瘤药的用量数据,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模型。通过构建主成分得分图,结合主成分载荷图,对不同季度抗肿瘤药的用量进行监测,筛选变化较显著的品种。若某一季度的得分统计值超出了控制限,构建得分贡献图分析得分异常的原因。结果2010至2015年多种抗肿瘤药的用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中卡培他滨片0.5g、甲地孕酮分散片160mg、替吉奥胶囊20mg、比卡鲁胺片50mg用量增长较显著。2015年第3季度抗肿瘤药的用量存在异常,主要原因为替吉奥胶囊20mg、甲地孕酮分散片160mg、比卡鲁胺片50mg、羟基脲片0.5g的用量偏高。结论本研究证明了PCA算法在抗肿瘤药使用监测中的有效性,可为医院抗肿瘤药监测提供新的方法。 蒋程 夏仲尼 朱立 郑造乾 徐金波 李功华关键词:抗肿瘤药 主成分分析 消渴平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消渴平(Xiaokeping,XKP)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KD的作用机理。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消渴平含药血清及厄贝沙坦含药血清与高糖共同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基因相关X蛋白(Bax mRNA)、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系膜细胞中活化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Bax、Bcl-2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cleaved caspase-3和Bax、Cyt-C表达显著增加(P<0.01),Bcl-2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组相比,消渴平高剂量组可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凋亡,抑制系膜细胞cleaved caspase-3和Bax、Cyt-C表达(P<0.05),增加Bcl-2表达(P<0.05),与厄贝沙坦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消渴平通过抑制系膜细胞Bax表达,提高Bcl-2表达,减少细胞色素C易位,从而对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DKD的机制之一。 胡爽 辛传伟 羊波 夏仲尼关键词:肾小球系膜细胞 血清药理学 上肢深静脉血栓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介绍近年来上肢深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UEDVT)的药物治疗进展,为临床药物治疗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并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结果目前,对UEDVT的治疗经验主要参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证据,UEDVT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结论由于UEDVT形成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进一步探讨UEDVT的药物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杨文娟 夏仲尼 王晓栋 应茵关键词:上肢深静脉血栓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用药管理循环法在抗生素药物管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用药管理循环法在抗生素药物管理中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12月医院抗生素用药处方236份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设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医院抗生素用药处方256例份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管理方法都基础上进行升级采用用药管理循环法,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及抗生素用药把控程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抗生素应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用药管理循环法可有效降低抗生素滥用情况,有效提升抗生素应用合格率,降低了抗生素的耐药性。 余霞丽 辛传伟 夏仲尼关键词:抗生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