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知己
- 作品数:35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机器人辅助颅内电极植入(SEEG)在MRI阴性儿童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中定位应用
- 目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引导下的颅内电极植入手术(SEEG)并指导癫痫外科进行MRI阴性儿童局灶性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定位,探讨颅内电极植入以及后续热凝或者手术的步骤以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20年9月...
- 唐知己杨瑞金曾海兰罗德芳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SEEG难治性癫痫热凝
- 颅内占位继发性癫癎周边脑皮质痫性放电范围临床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颅内占位继发性癫癎病例大脑病灶周边脑皮质癎性放电范围,指导手术入路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疗效的意义。方法:对36例继发性癫癎患者的头颅影像学、头皮脑电图(EEG)、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资料进行分析,指导切除病灶后对周边脑组织进行后续处理及处理的范围,术后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结果: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有短暂性肢体功能障碍7例,一过性失语3例,无永久性功能障碍病例。占位病灶周边脑皮质放电范围:9例≤1cm,22例〉1≤3cm,5例〉3cm。癫癎发作预后:对本组所有病例进行跟踪随访,Engel分级I级22例,Ⅱ级10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对于颅内占位继发癫癎病例,术中ECoG监测非常必要,占位周边存在痫性放电脑皮质,放电的范围大多为占位病灶外周1-3cm,其范围大小与占位病灶的病理类型、周围脑水肿程度、血流改变及局部物质代谢改变有关,手术暴露范围需相应扩大,以便术中EEG监测及对皮质的处理,提高总体疗效。
- 杨瑞金蒋秋华曾海兰刘祥璐唐知己黄锦庆张震宇冯开明刘窗溪
- 关键词:颅内占位
- ^(125)Ⅰ近距离放疗联合热疗对人胶质瘤细胞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125)I近距离放疗联合热疗对人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临床胶质瘤手术肿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分为热疗联合放疗组,放疗组,热疗组,空白对照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经处理后的抑制率,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各组细胞侵袭力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的细胞抑制率显著增加,侵袭力显著降低,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疗联合^(125)I近距离放疗对细胞的抑制率和侵袭力影响也有显著变化。结论 ^(125)I近距离放疗联合热疗对胶质瘤细胞具有一定杀伤作用。
- 唐知己章文斌张锐杨坤胡新华阎华刘宏毅
-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近距离放疗热疗
- 基于脑膜瘤术后水肿机制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 201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脑膜瘤术后水肿机制的个体化治疗脑膜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将脑膜瘤患者分为非个体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接受个体化治疗的患者依据术后水肿范围,分为严重水肿组和一般水肿组。分析比较非个体化治疗组和个体化治疗组术后出院时KP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比较严重水肿组和一般水肿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通道蛋白-4(AQP-4)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三项水肿相关蛋白在不同时间点表达的差异。结果:个体化治疗组的术后KP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均优于非个体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水肿组和一般水肿组AQP-4和IL-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的表达在术前和术后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术后不同程度的水肿,脑膜瘤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通过血清相关蛋白表达的检测,可以早期为患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 唐知己杨瑞金胡坤黄乾亮张金石
- 关键词:脑膜瘤水肿个体化治疗水通道蛋白-4白细胞介素-6
- 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体会
- 杨瑞金蒋秋华曾海兰刘祥璐唐知己张珍华
-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联合直接皮层电刺激技术在脑功能区手术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形位相倒置、术中直接电刺激(DCES)联合监测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在对37例运动感觉功能区占位患者术中采用SEP波形翻转、DCES定位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34例病人成功引出SEP,其中25例记录到明确的SEP的位相倒置,藉此定位中央沟,其中23例患者成功引出运动诱发电位(MEP),定位出感觉、运动皮层。有3例既未引出SEP也未引出MEP。术后患者脑功能大部分好转,未出现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颅内占位患者术中联合采用SEP波形位相倒置与DCES监测技术定位,能在最大限度切除肿瘤的同时有效保护运动功能。
- 曾海兰杨瑞金蒋秋华罗德芳唐知己张珍华骆飞
- 关键词:功能区定位
- 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发展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赣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所收治的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床边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作为判断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分析不同分组脑血管痉挛的情况以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患儿纳入研究,GCS评分低、出血量多患者平均Vm MCA显著增高。对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GCS评分,有无复合伤,有无合并脑疝是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中重度颅脑损伤后GCS评分,颅内大量出血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重;儿童伤后低GCS评分、脑疝以及复合伤是引起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进行干预降低风险。
- 唐知己张金石张震宇黄乾亮叶新运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血管痉挛经颅多普勒
- 多模态手术策略在功能区大范围脑软化灶继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多模态手术策略在治疗功能区大范围脑软化灶继发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我科住院手术的因外伤或颅内出血导致颅内大面积软化灶从而引发顽固性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6例。术前行长程视频...
- 唐知己杨瑞金曾海兰罗德芳吴达星
- 文献传递
- 颅中窝底颅内外沟通性富有细胞型毛细血管瘤1例
- 2012年
- 1病历摘要(图1~2)女,18岁,因头痛2个月,加重伴呕吐2周于2010年6月入院。头部MRI示:右颞底部及鞍旁大块不规则异常信号,T2呈"爆米花"样改变,病灶向颅外生长,累及右侧咽旁间隙,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大小约4 cm×4.5 cm×4 cm,病灶周围脑实质大范围水肿。
- 杨瑞金蒋秋华李卫唐知己张功亮王建钟俊远任寅
- 关键词:血管瘤
- 重症颅脑损伤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与验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发生肺部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3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建模组301例和验证组129例,利用建模组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β值对危险因素赋分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通过绘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MDRO肺部感染风险预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机械通气≥7 d、气管切开、住院时间≥30 d、抗菌药物使用≥14 d及昏迷是影响建模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对应的风险预测模型中,分别被赋予2、1、2、2、1、1分。风险模型在建模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 (95%CI:0.659~0.893,P <0.001),在验证组中AUC为0.760 (95%CI:0.643~0.877,P<0.001)。结论 年龄≥65岁、机械通气≥7 d、气管切开、住院时间≥30 d、抗菌药物使用≥14 d及昏迷均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MDRO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于包括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所有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都具备良好的预测效果,可提前发现潜在的高风险群体并优化临床诊治策略。
- 谢美英唐知己刘晓兰罗锋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