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骏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功能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管
  • 2篇衰竭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绞痛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8篇北海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周骏
  • 5篇秦忠
  • 5篇朱海
  • 1篇廖树森
  • 1篇詹源胜
  • 1篇林晓强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大医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心血管病防治...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现状及术中慢血流防治进展
2023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于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较为严重的类型,以心电图检查ST段抬高为特征,常需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重建血运,虽然PCI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但是部分患者因微循环血液未完全恢复,会出现冠状动脉血流减慢的情况,无法有效灌注缺血心肌组织,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应注意防治PCI术中慢血流的发生。本文以“PCI”“STEMI”“慢血流”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整理文献,总结PCI用于STEMI的治疗现状,并介绍慢血流防治进展。
周骏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慢血流
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对比观察
2025年
目的 对比无导线起搏器与传统单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心内科安装心内起搏器的65例患者资料,根据所植入的起搏器型号不同分为无导线起搏器(LPM组,n=30)与传统单腔起搏器(传统组,n=3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LPM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均在理想范围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PM组患者主诉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单腔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在临床应用不仅性能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
周骏
关键词:并发症
曲美他嗪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首次PCI治疗后心绞痛患者108例,随机均分成常规治疗组及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个月予以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曲美他嗪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8.15%比83.33%,P=0.008)。治疗后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有明显提高(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曲美他嗪组的心绞痛发作平均次数[(2.91±1.25)次/月比(1.72±1.04)次/月]与持续时间[(2.06±1.08)h比(1.24±0.97)h]、硝酸甘油[(1.21±0.12)g比(0.84±0.11)g]的用量明显减少,内皮素-1[(50.44±7.43)ng/L比(41.08±6.02)ng/L]水平显著降低,ST段下移幅度[(0.16±0.05)mV比(0.13±0.05)mV]和时间[(18.64±6.41)min比(6.74±4.82)min]、T波倒置幅度[(0.18±0.04)mV比(0.09±0.05)mV]显著减少,左室射血分数[(54.18±8.25)%比(57.82±7.73)%]和6min步行距离[(512.74±86.66)m比(551.24±84.69)m]明显增加,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0.08±3.1)%比(11.79±3.24)%]、一氧化氮[(83.14±5.15)μmol/L比(116.22±6.54)μ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曲美他嗪对PCI术后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还有效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和运动耐量,值得推广。
秦忠朱海廖树森周骏
关键词:心绞痛血管成形术曲美他嗪
替罗非班在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择期PCI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DM-AMI)病人121例,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病人PCI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1例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术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CTFC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TIMI1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8.3%、20.0%、71.7%,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6%、8.2%、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LVEF及术后6 h、12 h CK-M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研究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出血并发症中,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受损和心肌再灌注,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预后,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借鉴。
周骏朱海秦忠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每日接受40mg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则每日接受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随访6~12个月比较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46%,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K-MB和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K-MB(12.42±2.53)ug/L和CRP(3.15±1.03)mg/L均显著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发生MACE4例,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方面:观察组的TC、TG和LDL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而HDL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共出现2例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为10例。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40mg)的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疗效更佳。
包强朱海林晓强秦忠詹源胜周骏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北海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0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休息、吸氧、限制钠盐摄入、β受体阻滞剂、血管活性药物等,在上述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更佳,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ACEI/ARB,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CHF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陈华昌周骏包强彭湘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
叶酸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空腹口服叶酸片,0.8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3%、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差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周骏朱海秦忠
关键词:叶酸片盐酸贝那普利片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其对心功能、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每组43例。观察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静脉注射rhBNP治疗,对照组静脉泵入硝普钠或硝酸甘油。观察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患者心室重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高于对照组的65.12%(x^2=5.235,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左室内径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均<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时间(IVRT)、左室后壁厚度(LVPWT)、间隔厚度(IVST)、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左心室重构指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治疗AMI伴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状况,抑制心室重构,适于临床推广。
秦忠朱海周骏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力衰竭心功能心室重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