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峰
- 作品数:51 被引量:403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上海市急性腹泻及饮食行为危险因素现况调查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急性腹泻现况及饮食行为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进行横断面入户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居民急性腹泻年发生率0.68次/人年。男性0.75次/人年、女性0.62次/人年,0~7岁、8~17岁、18~33岁、34~59岁、≥60岁分别为0.96、0.54、0.71、0.71、0.64次/人年。有24.34%人自诉有可疑食物史、40.03%的人就诊。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食用散装熟食者的急性腹泻OR值为1.37、95%CI(1.13~1.67),冷藏食物、饮食偏咸者的急性腹泻OR值分别为0.66、95%CI(0.49~0.88)及0.76、95%CI(0.62~0.94)。结论急性腹泻是上海市社区居民的常见病,男性发生率略高于女性,8岁以后发生率下降、成年以后上升、60岁以后又下降,食用散装熟食可能是急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冷藏食物、饮食偏咸可能是急性腹泻的保护因素。
- 刘弘罗宝章吴春峰陆冬磊邢之慧
- 关键词:急性腹泻发生率饮食行为
- 上海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评估被引量:48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的基础数据,评估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铅、镉污染的危险性。方法对上海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并结合上海市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调查,应用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上海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上海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镉暴露量分别为0.006 2、0.002 5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24.77%、35.06%。高端消费人群(食物消费量第90百分位数)每周膳食中铅、镉暴露量分别为0.012 3和0.0048 mg/kg BW,占PTWI的49.08%、68.09%。结论上海市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高于铅暴露水平,正常情况下均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
- 刘弘吴春峰陆屹方亚敏高围溦邢之慧陆冬磊
- 关键词:食品铅镉膳食摄入
- 2009—2016年上海市居民油炸焙烤类食品中丙烯酰胺暴露的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5
- 2021年
- [背景]丙烯酰胺自2002年在食品中被发现以来就备受关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经高温加热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具有致畸、致癌和神经毒性。[目的]掌握上海市售油炸焙烤类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状况及居民油炸焙烤类食品的消费情况,科学评估食品中丙烯酰胺摄入而导致的人群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油炸焙烤类食品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运用食物频率表法入户调查人群油炸焙烤类食品消费量。建立暴露量评估模型计算人群丙烯酰胺暴露量,应用@Risk 7.5软件并根据Monte Carlo原理模拟计算并获得人群丙烯酰胺暴露水平概率分布。按照遗传毒性致癌物风险评估方式,运用低剂量外推法评估人群因食用油炸焙烤类食物而摄入丙烯酰胺所导致的非致癌性效应和致癌性效应的健康风险。[结果]本研究检测的1049件油炸焙烤类食品中,丙烯酰胺质量分数均数为51.88μg·kg^(-1);油炸膨化小食品中丙烯酰胺质量分数最高,均数为89.43μg·kg^(-1)。上海市常住居民油炸焙烤类食品消费量均数为82.85 g·d^(-1);未成年人(3~17岁)消费量最高,均数为96.41 g·d^(-1)。上海市居民油炸焙烤类食品中丙烯酰胺暴露的一般摄入水平(以均数来衡量)和高摄入水平(以第95百分位数来衡量)分别为0.16、0.41μg·kg^(-1)·d^(-1)。未成年人(3~17岁)暴露量最高,一般摄入水平及高摄入水平暴露量分别为0.24、0.59μg·kg^(-1)·d^(-1)。非致癌性效应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本市全人群、未成年人、青年人、老年人中风险人群比例分别为0.60%、2.60%、0.40%及0.20%,中年人、孕妇尚无相应风险。致癌性效应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本市一般及高摄入水平人群终生致癌风险分别为1.08×10^(-4)及2.28×10^(-4)。[结论]本市居民食用油炸焙烤类食品摄入丙烯酰胺的�
- 秦璐昕刘弘罗宝章蔡华杨京津吴春峰
- 关键词:丙烯酰胺风险评估
- 上海市居民淡水产品摄入量现况调查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掌握上海市居民淡水产品的摄入量情况,为进一步进行食品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8个区(县)32个街道,共调查普通人群2630人,特殊群体(孕妇)399人。采用食物频率表法和连续三天记账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居民淡水产品的摄入情况,包括年食用率、人均每日摄入量、食用频率等。[结果]上海市居民不同淡水产品的年食用率分别为淡水鱼84.94%、淡水虾83.80%、淡水蟹59.51%、螺蛳41.90%。不同淡水产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平均值分别为:淡水鱼21.78g(P50=14.25g)、淡水虾14.46g(P50=7.12g)、淡水蟹4.51g(P50=0.82g)、螺蛳2.63g(P50=0.00g)。4种淡水产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人均每日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人均每日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淡水产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平均值分别为:淡水鱼30.81g(P50=21.37g)、淡水虾24.55g(P50=14.25g)、淡水蟹6.00g(P50=1.10g)、螺蛳0.79g(P50=0.00g)。孕妇对4种淡水产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居民对不同种类的淡水产品人均每日摄入量不等,相同类型淡水产品在不同年龄层的摄入量也不等。孕妇对淡水产品的人均每日摄入量大于普通人群。建议对淡水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时,需按其种类、年龄分层评估,但无需按性别分层。
- 罗宝章刘弘吴春峰秦璐昕
- 关键词:淡水产品摄入量
- 上海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代化建设思考与展望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根据国家关于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进展与经验,总结了近年来上海区级疾控机构的建设成效,并结合当前超大城市疾病预防控制各项任务需求与下阶段疾控事业发展目标要求,梳理作为直辖市和超大城市基层疾控机构建设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监测预警、检验检测、应急处置、信息化建设、学科人才发展和区域协同联动等方面对加强区级疾控机构建设,推进区域疾控体系同质化、一体化发展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为下阶段做好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以及各地相关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 李欣宇陈勇孙晓冬吴春峰秦璐昕陈昕
- 上海市成年人膳食中镉暴露水平评估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成年人膳食中镉暴露的基础数据,评估上海市成年人膳食镉暴露风险。[方法]对上海市16类1 680件市售食品中镉含量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监测,对上海市1 368名成年人膳食摄入量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点评估方法,对上海市成年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上海市成年人平均每周膳食中镉暴露量为0.149 4 mg/人,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34.56%。上海市成年人每周膳食中镉暴露量中位数为0.032 4 mg/人,占PTWI的7.50%。上海市成年人每周膳食中镉暴露量(膳食摄入量P90、极端P90)分别为0.287 9 mg/人和0.937 2 mg/人,分别占PTWI的66.59%和216.80%。[结论]上海市成年人膳食中镉暴露水平正常情况下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必要。
- 刘弘吴春峰陆屹方亚敏
- 关键词:食品镉膳食摄入
-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2—2016年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现状,以及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量变化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提取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年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体系工作人员占全部工作人员的24.0%,以女性、实验室检测人员、本科学历为主,中、高级职称人员超过半数。2016年人均工作量649个工作日,是年法定工作日的2.49倍。结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年工作量大,人员超负荷工作情况严重。人员数量的增加不能适应工作量的日益增长。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建设和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监管部门管理效率;规范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实施人员分级分类管理和绩效管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 陆晔吴春峰何懿段胜刚张伟华
-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安全体系人力资源
- 撬动全民主动健康:新加坡健康战略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2024年
- 新加坡卫生绩效长期居世界前列,2022年推出的更健康的新加坡(Healthier Singapore,HSG)战略旨在将新加坡卫生健康体系从传统的“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转变,引导民众重塑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HSG战略白皮书着重强调了在老龄化社会中基层医疗保健体系建设以及一级预防对居民健康的重要性,与我国极力推进家庭医生、分级诊疗制度以及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高品质健康服务体系的目标高度一致。本文主要回顾新加坡医疗服务体系的背景,以及HSG战略发布之前新加坡政府在卫生健康领域的重要规划,介绍HSG战略核心内容,揭示新加坡推动实现全民“主动健康”的政策演进与外部支撑环境建设,以期为我国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供借鉴。
- 周萍洪冬旎王盛王贤吉吴春峰石磊丁思雨
- 关键词: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初级卫生保健
- 2008年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被引量:28
- 201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主动症状监测、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肛拭检测、中小学生腹泻缺课调查、药店黄连素及诺氟沙星销售量调查及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网络报告等方法综合监测。结果上海市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年发生率为26.2‰、就诊率为40.2%,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肛拭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2.95%、沙门菌阳性率0.53%,中学生、小学生腹泻缺课率分别为15.91‰、9.97‰,黄连素销售81 157盒/374 449.07元、诺氟沙星销售21 416盒/80 926.62元,食物中毒暴发事件16起/488人。监测结果显示5—10月是食源性腹泻高发月份,同时也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高峰。结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基本反映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发生处于低水平,但监测系统在监测对象定义、质量控制方面还需改进。
- 刘弘陆屹高围溦陆冬磊段胜钢吴春峰邢之慧袁微嘉秦璐昕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腹泻致病菌
- 上海市合格碘盐食用率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水平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合格碘盐食用率及不同碘盐食用率地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状况。[方法]以全国碘盐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上海市合格碘盐食用率和居民户碘盐含碘量数据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上海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研究资料为数据源,以我国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目标的2个考核技术指标之一,即省级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应达到90%以上的要求,将上海市划分为合格碘盐食用率≥90%地区和90%,2011、2014年0.05)。2006、2009、2011和2014年上海市哺乳期妇女处于碘营养适宜状态,各年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均≥100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90%和0.05)。[结论]在我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背景下,上海合格碘盐食用率不能代表本地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实际食用碘盐情况,建议将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尿碘中位数作为评价上海该人群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主要标准,合格碘盐食用率作为参考标准。
- 宋峻吴春峰汪正园邹淑蓉吴凡
- 关键词:合格碘盐食用率碘营养孕妇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