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均

作品数:37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十堰市太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0篇食品
  • 5篇污染
  • 5篇李斯特菌
  • 5篇霍乱
  • 5篇霍乱弧菌
  • 4篇单增李斯特菌
  • 4篇致病
  • 4篇色谱
  • 4篇沙门菌
  • 4篇食源
  • 4篇食源性
  • 4篇气相
  • 4篇气相色谱
  • 4篇细胞
  • 4篇相色谱
  • 4篇耐药
  • 3篇电泳
  • 3篇毒力
  • 3篇毒力基因
  • 3篇致病菌

机构

  • 24篇十堰市疾病预...
  • 11篇武汉市疾病预...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4篇十堰市太和医...
  • 3篇湖北省疾病预...
  • 3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太和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37篇吕均
  • 11篇郑华英
  • 11篇郑向梅
  • 8篇刘兰芳
  • 8篇王滨
  • 8篇郭爱玲
  • 7篇高景枝
  • 7篇李玉芳
  • 6篇秦巧玲
  • 4篇余功保
  • 3篇曾莹春
  • 3篇熊燕
  • 3篇程时秀
  • 3篇粟婉媛
  • 3篇王震
  • 2篇梁高道
  • 2篇马弋
  • 2篇马爱民
  • 1篇刁保卫
  • 1篇王喜云

传媒

  • 13篇中国卫生检验...
  • 6篇公共卫生与预...
  • 4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食品科学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第十届全国微...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株霍乱弧菌的同源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十堰市首次从水产品和肉制品中同时检出2株O1群霍乱弧菌小川型,因样品同一时间采自同一市场,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并追溯污染源,查明污染途径。[方法]通过PCR扩增,对这两株菌的ctxA、zot、ace、tcpA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然后进行PFGE分析,判断是否具有同源性。[结果]这两株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PFGE型相似性为100%,应为同一来源,基围虾是被解冻水污染的,猪肉是在样品运送过程中被基围虾污染的。[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中霍乱弧菌的监测,预防霍乱疫情的暴发与流行;采样人员应注意在样品采集过程中每份样品必须独立包装,运输过程中避免混放而引起交叉污染。
郑向梅吕均刁保卫
关键词:霍乱弧菌脉冲场凝胶电泳毒力基因同源性
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细胞脂肪酸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气相色谱对15株革兰氏阴性致病菌的细胞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分出不同的属其脂肪酸组分有明显地差异,同一属中不同的种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地方菌株与模式菌株具有相同的脂肪酸组分,可以根据脂肪酸组分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快速鉴定。
郭爱玲郑华英马爱民王佩佩余功保吕均
关键词:气相色谱模式菌株
规模化养猪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规模化养猪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状况,为今后可能爆发的食物中毒事件提供溯源参考。方法:从三家万头级养猪场采集猪鼻拭子、肛拭子、粪便和环境标本(地面、墙壁和通风口),按常规方法进行增菌分离和鉴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分别进行肠毒素检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36份样本中,共分离出两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5.56%。这两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产毒素,且为MRSA,此外对临床常见的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均耐药。结论:本次监测反映了养殖场抗生素滥用而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问题,应科学指导抗生素使用,有效预防传染性疾病。
郑向梅吕均李玉芳郑华英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毒素耐药
武汉市2006年食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监测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年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为国家食品安全监测网提供数据。方法:随机从武汉超市和集贸市场采取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水产品、生食蔬菜、蔬菜沙拉样品共172份,经过两步增菌后,用HE和科玛嘉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离,可疑菌株再进行API生化条和血清学鉴定。结果:从31份样品中分离出沙门菌,检出率18.02%,其中以生牲畜肉最高(37.14%),熟肉制品次之(21.21%)。结论:武汉市2006年食品沙门菌污染严重,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
郑华英吕均周军波熊燕李佳张晓星周华
关键词:食品沙门菌
沙门氏菌全细胞的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本研究探讨了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方法。该方法应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对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影响总离子流色谱图条件(热裂解条件、色谱条件、质谱条件)的研究,得到了满意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全细胞在裂解温度600℃,时间为10s,离子源温度220℃,电离方式为EI,电离能为60eV的条件下可得到清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同时对部分裂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该方法快速、简便,可为研究快速鉴定致病菌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郭爱玲郑华英马爱民余功保吕均秦巧玲王震
关键词:沙门氏菌裂解产物致病菌
十堰市26株单增李斯特菌同源性与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十堰市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的同源性和耐药性,为追溯传染源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PFGE分型,然后用E-test法对氨苄西林等13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6株单增李斯特菌可分为13个PFGE亚型,相同PFGE型的菌株为同一来源。分别有45.15%和19.23%的菌株对磺胺嘧啶和环丙沙星耐药,对这2种抗生素均耐药的菌株有2株,为多重耐药菌株。结论十堰市单增李斯特菌对一些抗生素存在较严重的耐药性,应加强对单增李斯特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避免其污染水体而影响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
吕均方友林刘兰芳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同源性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性
志贺氏菌RAPD鉴定方法的建立
2008年
[目的]为志贺氏菌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溯源和疫情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5个随机引物对4种不同来源的志贺氏菌进行RAPD扩增,并对得到的扩增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个随机引物中,引物S3、S5表现出较好的多态性。在引物S5的扩增图谱中,志贺氏菌属中各菌均有1条600 bp左右和1条1 000 bp左右的共同谱带,而利用该引物扩增其他属细菌,扩增谱带很少或没有。这说明引物S5对志贺氏菌属细菌是特异性的。根据引物5的聚类分析结果,可将8株志贺氏菌分成4个类群。除宋内氏志贺氏菌外,其他3种6株菌间的相似系数均为1.00,与传统的血清型分型结果完全一致。[结论]采用引物S5的RAPD反应可用于志贺氏菌的快速检测。
郭爱玲侯家奎万鹏粟婉媛吕均秦巧玲马美湖
关键词:志贺氏菌RAPD扩增聚类分析
十堰市霍乱弧菌监测与预警被引量:4
2013年
霍乱是由O1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或O139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 O139)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地表水以及海、水产品的带菌或污染是霍乱传播的主要媒介。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年霍乱流行季节5~10月实施主动监测,主要采集与人群生活关系密切的河流、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各种水样、生鲜(冷冻)食品等样品进行霍乱弧菌监测检验。通过对十堰市2008-2012年霍乱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霍乱弧菌对外环境水体和生鲜食品等的污染状况,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王滨高景枝郑向梅吕均李毓芳
关键词:O139霍乱弧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活污水污染状况生鲜食品
十堰市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阪崎肠杆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阪崎肠杆菌是一种急性食源性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和婴幼儿严重的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伴有癫痫、脑脓肿、脑积水、发育迟缓等症状,病死率高达40%~80蝌[1-2]。
吕均李玉芳郑向梅刘兰芳
关键词:婴幼儿配方食品阪崎肠杆菌污染风险预警
GC-MS联用分析测定志贺菌全细胞脂肪酸组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志贺菌全细胞脂肪酸,建立志贺菌全细胞脂肪酸的指纹图谱,为志贺菌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4种志贺菌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志贺菌全细胞脂肪酸主要脂肪酸有C12,C13,C14,C15,C16,C17,C18:1。志贺菌属脂肪酸成分都具有一定的特征,4个种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标准菌株与地方菌株极其相似,同种不同来源的地方菌株表现出一定差异。结论:本结果为志贺菌的化学分类和快速鉴定提供参考资料。
秦巧玲粟婉媛吕均郭爱玲
关键词:志贺菌气相色谱-质谱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