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6篇玉米
  • 22篇杂交
  • 20篇杂交种
  • 13篇玉米杂交
  • 13篇玉米杂交种
  • 8篇性状
  • 8篇杂种
  • 5篇农艺
  • 5篇农艺性
  • 5篇农艺性状
  • 4篇主要农艺性状
  • 4篇自交
  • 4篇自交系
  • 4篇系谱
  • 4篇系谱分析
  • 4篇鲁玉10号
  • 4篇紧凑型玉米
  • 4篇紧凑型玉米杂...
  • 3篇选育
  • 3篇育种

机构

  • 23篇莱阳农学院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即墨市农业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7篇史新海
  • 10篇刘恩训
  • 10篇宋再华
  • 3篇李储学
  • 3篇隋方功
  • 2篇朱金宝
  • 2篇潘信芳
  • 2篇赵格
  • 1篇束春德
  • 1篇星耀武
  • 1篇张付娟
  • 1篇李延峰
  • 1篇蔡秋芳
  • 1篇孙桂芹
  • 1篇赵永厚
  • 1篇金良善
  • 1篇王茂广
  • 1篇王广明
  • 1篇李孝先
  • 1篇孙为森

传媒

  • 8篇玉米科学
  • 6篇莱阳农学院学...
  • 4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种子科技
  • 3篇作物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内蒙古农业科...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史新海宋再华刘恩训柳玉学
关键词:玉米系谱分析杂种
山东省早熟夏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分析被引量:10
1996年
分析了山东省1981~1994年14年早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共51个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产量在每公顷6000公斤以下时,起主主作用的是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其次是穗行数和双穗;当产量在每公顷6000公斤以上时,起主要作用的是千粒重、穗行数,其次是穗粒数和双穗.由此认为,在选育早熟高产(6000kg/hm2以上)玉米杂交种时,需协调好千粒重、穗行数和穗拉教的关系,使千粒重保持在270g的前提下,应着重对穗行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史新海乔业胜王玉杰刘恩训
关键词:夏玉米穗部性状玉米杂种
山东省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8
2003年
通过对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山东省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增加了穗粒数、穗行数、穗长、千粒重、生育期和抗病性。山东省1990~2000年紧凑型高产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是,公顷产量、株高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小斑病和大斑病基本呈平稳发展趋势,穗位高、穗长、穗行数、穗粒数和生育期的变化则无一定规律。
史新海赵格
关键词: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
利用籽粒形态鉴定玉米杂交种纯度的方法被引量:4
2001年
史新海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种子纯度鉴定籽粒形态粒色花粉直感现象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被引量:4
2003年
史新海
关键词:杂交玉米种子产量制种技术栽培技术
早熟夏玉米高产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3
1991年
通过对山东省70~80年代早熟夏玉米高产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高产杂交种产量潜力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提高了籽粒的千粒重,增强了品种的抗病性和因株型紧凑而增加了密度,其次是增加了穗长和穗粒数,但与穗行数无关。今后,早熟玉米育种应以大粒、抗病和紧凑株型为主要目标。
史新海朱金宝李储学徐世雨刘恩训
关键词:高产杂交种农艺性状早熟
高产玉米杂交种模式化选育的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对31个高产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穗部性状、抗病害性状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根据山东的生态条件和玉米杂交种的现状,优化了每公顷15000~16500kg的杂交种模式。探讨了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协调发展的产量潜力。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潘信芳张延胜王广明范深问
关键词:玉米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综合分析与评价被引量:8
1994年
本文对山东省1983、1992年主要推广玉米杂交种的分析表明:目前山东省年种植百万亩以上的杂交种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92.10%,占主导地位。1983年种植超过百万亩的有8个品种,1992年有9个品种,它们分由8和11个自交系组配而成、其中由国内系×国内系组配的杂交种面积由1983年的59.32%上升到1992年的79.63%,由黄早4、Mo17、E28、107和8112五大骨干自交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9%,由此看出,山东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比较狭窄。
史新海李延峰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自交系种质基础
早熟硬粒型玉米自交系H_(21)选育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1978年以来,作者坚持了以超黄早_4为主要目标的早熟硬粒型玉米自交系选育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为H_(21)。用H_(21)取代烟单14号、鲁玉2号、掖单4号等组合中的黄早_4亲本,均比原组合表现优越,取代西玉3号中的“502”亲本,F_1产量也有所提高。H_(21)选育成功的关键,一是选用中国和美国玉米品种资源来组配优缺点互补的基本材料;二是紧扣育种目标,加大选择压力,采用骨干系测交,迅速育成了超标的新杂交种。
刘恩训史新海宋再华
关键词:早熟品种硬粒型玉米自交系选择育种
山东省玉米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交优势模式的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1980 ~1997 年山东省玉米主要种质中,BSSS 系统系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兰卡斯特系统系呈逐渐下降趋势,塘4 平头和旅大红骨子系统系呈波浪式变化。90 年代,BSSS 系统系占43-3 % ,塘4 平头系统系占30-0 % ,兰卡斯特系统系占10-0 % ,旅大红骨子系统系占6-7 % ,四大系统系共占90-0 % 。山东省玉米种质划分为五大杂种优势群,即兰卡斯特( 主要含Oh 43 亚群和C103 亚群) 、BSSS( 主要含8112 亚群和XL80 亚群) 、塘4 平头、旅大红骨子和其它种质杂种优势群,总结探索出10 种主体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和19 种子模式,其中,利用最多的子模式有3 种:8112 亚群×塘4 平头群、XL80 亚群×塘4 平头群和C103 亚群×塘4 平头群。
史新海孙旭亮张竹青刘新志
关键词:玉米种质改良杂种优势群杂交优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