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蕾
- 作品数:35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地理分布的春兰菌根真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更全面了解春兰菌根的真菌多样性,文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重庆、浙江、湖南三个不同地理分布的野生春兰菌根进行Meta-ITS测序分析。通过分析其优势种群及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数据发现,三个不同地理分布的野生春兰菌根优势种群存在共性和差异性,湖南东鹜山的春兰菌根真菌种类较多且分布更均匀。由此可知,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之间存在专一性;同时,受地域生境影响,具有多样性,湖南良好的生境条件和丰富的菌根真菌类群有利于春兰的生长。该研究采用的测序方法能弥补不可分离培养的内生真菌信息,对今后兰科植物菌根共生研究和濒危保护工作有重要意义。
- 许璐刘蕾
- 关键词:春兰菌根真菌多样性
- ^(60)Co-γ射线对树兰蒴果辐照生物学效应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为探讨辐照处理对树兰种子的生物学效应,以树兰蒴果为研究对象,^(60)Co-γ射线为辐照源,设置不同剂量(0~200 Gy)进行辐照处理,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研究其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20 Gy时可提高种子萌发率,并缩短种子萌发时间,而当辐照剂量为200 Gy时,种子不再萌发;树兰种子的半致死剂量为78.08 Gy。辐照处理对树兰再生植株的影响明显,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对株高、叶长影响最大,叶片数量次之,叶宽最小。本研究结果为树兰属植物离体诱变育种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 周亚倩姚娜魏莉李潞滨刘蕾
- 关键词:树兰蒴果诱变育种半致死剂量
- 一种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1、将块状的杜仲枝干与尿素混合并研磨均匀;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发生第一改性反应,得到氮...
- 成洁刘蕾孙启武厚凌宇董玉红张润哲
- 香菇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19年
- 香菇多糖是香菇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主要应用在药品和食品中。香菇多糖是以β-D-(1→3)葡聚糖为主链的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病毒方面。本文从结构特征、功效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香菇多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王家腾王贺聪刘蕾
- 关键词:香菇多糖结构特征生物活性构效关系
- 不同胁迫对美花兰幼苗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以美花兰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溶液胁迫对美花兰幼苗中过氧化物歧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静置12 h的自来水处理幼苗8 h后的SOD酶,POD酶活性与用Hogland营养液培养相同时间的2种酶的活性相接近;与用Hogland营养液相比,直接用自来水处理8 h后SOD酶,POD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67.40%和66.19%。盐(1.8%NaCl),干旱(25%PEG-8000),低温(4℃)各处理8 h后SOD酶活力分别降低了8.84%,34.7%,22.41%;POD酶的活力分别降低了63.35%,30.80%,28.29%。结果表明,使用静置12 h后的水浇灌幼苗的效果较直接使用自来水效果好;美花兰对盐、低温均敏感且不耐旱。
- 刘蕾何聪芬董银卯李潞滨彭镇华
- 关键词:干旱胁迫冷胁迫
- 元宝毛竹的秆形特征
- 2023年
- 【目的】为数量化地分析元宝毛竹的秆形特征、为其后继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元宝毛竹的节间长度、节间歪斜长度、节间直径、节间凹陷深度、节间扁圆指数等性状特征的测量分析方法,并以栽培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森林公园的元宝毛竹试验林群体为材料,对其秆形特征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元宝毛竹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长度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增大,至第30节达11.06 cm,为同等节位数毛竹节间长的36.87%。相邻的节间交替歪斜,同一节间的长度于不同方向存在变化,以具分枝两侧的节间长度交替最大或最小,而分枝侧垂直方向的节间长度变化幅度较小且均接近平均值。秆基部和上部的节间其歪斜长度较小,秆中部第9~14节的歪斜长度均较大。在节位数1~30的范围内,平均节间直径随着节位数的增加而减小。节间通常双面凹陷,凹陷深度的变化表现为秆基部较小、然后逐渐增大,至秆中部的第10~23节最大,第23~30节又逐步减小;具体表现在秆基部的第1~2节于具分枝的两侧略微凹陷,第2~3节之间有一处不凹陷,随后凹陷方向发生旋转,即第3~30节于具分枝的垂直侧方向上凹陷、且以第10~23节为甚。除基部第1~2节外,第3~30节的节间下部凹陷,故上部粗于下部。秆呈扁圆形,第1~2节近圆形,于具分枝两侧的垂直方向上略微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略大于节间下部;在第2~3节之间扁圆方向发生一次旋转;第3~30节于具分枝的两侧方向上扁圆,且节间上部的扁圆指数均小于节间下部。秆的扁圆指数在第3~15呈逐渐增大趋势,第15~23节扁圆指数均较大,第23节~30节的扁圆指数又逐渐减小,至第30节接近圆形。拓印图和摄影照片均显示显示元宝毛竹的节呈波状。【结论】本文建立了具有节间歪斜且凹陷、秆扁圆形等特异性状的元宝毛竹�
- 袁金玲岳晋军马婧瑕于磊刘蕾
- 关键词:节间长度
- 角担菌属真菌促进兰科植物生长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担菌属真菌促进兰科植物生长的方法,通过角担菌属菌株与兰科植物的原球茎/根状茎及幼苗建立共生关系促进兰科植物生长,所述角担菌属菌株为角担菌科角担菌属真菌,其拉丁文命名为:Ceratobasidium sp...
- 刘蕾李潞滨杨前宇
- 文献传递
- 木质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07年
- 木质素是木材中仅次于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占木材干重15%~35%,影响造纸业的造纸工艺和纸张质量。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或者改变木质素成分,开发新型植物资源,从源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本文介绍了木质素合成的过程,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氨解酶(PAL),咖啡酸/5-羟基阿魏酸-O-甲基转移酶(COMT),咖啡酰辅酶-A-O-甲基转移酶(CCoAOMT),阿魏酸-5-羟基化酶(F5H),肉桂酰CoA还原酶(CCR)和(肉桂醇脱氢酶)CAD并统计了在GenBank中注册的木质素合成酶关键基因,论文最后就利用基因工程在改良木质素含量中的应用概况和前景做了讨论。
- 李潞滨刘蕾何聪芬董银卯彭镇华
- 关键词:木质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
- 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Δ~6-脂肪酸脱氢酶被引量:3
- 2009年
- γ-亚麻酸作为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激素调节及脂肪酸代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Δ6-脂肪酸脱氢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本文介绍了不饱和脂肪酸γ-亚麻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Δ6-脂肪酸脱氢酶的结构功能与目前Δ6-脂肪酸脱氢酶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γ-亚麻酸提供参考。
- 盖燕刘蕾何聪芬
- 关键词:Γ-亚麻酸基因工程
- 摆竹根际可培养细菌的分离评价及合成群落促生
- 2025年
- 【目的】植物根际富集有大量微生物,植物根系-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健康。摆竹(Indosasa acutiligulata)是重要的经济竹种。挖掘摆竹根际土壤功能细菌,明确合成群落对竹类植物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竹类植物功能菌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对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保障森林“四库”功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方法】以湖南省九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摆竹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培养法分离细菌,利用最大似然法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依托功能筛选平板和特异性颜色变化进行功能评价,筛选出效果良好且相互不拮抗的菌株进行复合,最后通过回接试验检测合成群落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共分离获得70株根际细菌,隶属于4门21科35属;假单胞菌门(Pseudomonadota)为优势门,伯克霍尔德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为优势菌科。对这70株细菌进行功能评价发现,30株具有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功能,16株具有产铁载体功能。在兼具2种功能的细菌中,可溶解无机磷和矿化有机磷的菌株各有4株,另有3株具有解钾功能。菌株TR5、TN6、TN26不仅兼具产IAA和产铁载体的能力,还具备无机磷溶解和有机磷矿化的能力。基于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吡咯素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沼泽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aludis)和克斯腾伯斯副伯克霍尔德氏菌(Paraburkholderia kirstenboschensis)。通过回接试验发现,由菌株TR5、TN6、TN26复合形成的菌液FH能够显著促进毛竹幼苗根和叶片的伸长,以及毛竹幼苗竹鞭的生长。【结论】摆竹根际土壤中功能细菌资源丰富,本研究筛选获得了多株具有产IAA、产铁载体、溶磷和解钾功能的菌株,且回接试验表明,合成�
- 杨芾岳晋军袁金玲孙启武刘蕾
- 关键词: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