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霞

作品数:34 被引量:453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职业病
  • 6篇职业卫生
  • 4篇发病
  • 3篇职业病防治
  • 3篇职业病危害
  • 3篇职业卫生工作
  • 3篇职业卫生工作...
  • 3篇致癌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化学物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职业病防治法
  • 2篇职业性肿瘤
  • 2篇致癌物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企业
  • 2篇肿瘤
  • 2篇最高容许浓度

机构

  • 30篇上海市疾病预...
  • 4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卫生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化工职...

作者

  • 30篇刘美霞
  • 12篇贾晓东
  • 10篇吴世达
  • 9篇瞿菁
  • 9篇杨凤
  • 8篇尹艳
  • 7篇郭薇薇
  • 6篇卢伟
  • 5篇陈良
  • 5篇彭娟娟
  • 5篇丁文彬
  • 4篇李传奇
  • 4篇顾祖维
  • 3篇傅华
  • 3篇张胜年
  • 3篇李锐
  • 2篇施榕
  • 2篇郭常义
  • 2篇史虹莉
  • 2篇吴维群

传媒

  • 9篇环境与职业医...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1篇抗癌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上海安全生产
  • 1篇第十次全国劳...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蓄电池企业职业性铅接触评估与防制模式研究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对某外资蓄电池生产厂职业性铅接触评估,探索职业卫生工作模式。[方法]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作业场所环境中铅浓度和职业接触人群血中铅水平进行检测和评估,并收集、分析了历年检测和健康监护数据,结合职业卫生组织管理模式,总结控制职业性铅危害的经验。[结果]2个铅烟作业场所历年28次检测结果中,合格率为92.8%;3个铅尘作业场所45次检测结果中,合格率为88.2%;98%的铅接触者血铅水平低于40μg/dl(1.93μmol/L),无铅中毒病例发生。[结论]采取综合干预,员工理解,互相促进的互动模式,可有效控制职业铅接触的危害。
吴维群刘美霞李建华贾晓东吴世达
关键词:铅接触
上海市15720家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况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了解上海市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使用统一编制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表》对全市所有符合要求的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上海市15 720家工业企业中,小微企业占92.87%,金属制品业(15.95%)、通用设备制造业(14.59%)和专用设备制造业(8.83%)企业占比较高,存在粉尘、化学因素和噪声危害的企业分别占71.15%、53.49%和82.45%。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50.81%,随企业规模减小而降低(趋势χ^(2)=0.438,P<0.05)。企业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及场所超标率分别为84.05%和2.89%;其中噪声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为6.74%。家具制造业(6.39%)、造纸和纸制品业(5.41%)、金属制品业(4.92%)总体超标率较高。企业用人单位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率分别为53.58%、52.80%,随企业规模减小而降低(趋势χ^(2)值分别为0.320、0.334,P<0.05)。结论 上海市应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职业危害治理,开展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防治技术的专项调查研究;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职业卫生服务指导和扶持力度;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整治工作,提高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意识。
窦婷婷杨凤瞿菁刘美霞郭薇薇丁文彬尹艳
第二部分:职业病状况有关分析:上海市2005年职业病发病状况分析
2006年
上海工业在确定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战略以来,积极推进产业基地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上海实现工业增加值3492.89亿元.工业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03.48亿元。上海工业为上海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随着《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使政府和社会更加关注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问题。保护劳动者健康,做好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不仅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贾晓东江伟良瞿菁彭娟娟陈健刘美霞吴世达陈良郭常义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发病状况社会可持续发展职业病预防
上海1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特征被引量:148
2006年
目的了解上海15-74岁(中位年龄为50.0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14 327例15-74岁汉族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计算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患病率。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分别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项目成人治疗组Ⅲ(ATPⅢ)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定义。结果按照IDF标准,上海15-74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粗率为17.51%,年龄标化后为12.81%(95%CI: 12.26-13.36),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14.79%、10.93%),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13.71%、10.72%),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4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明显上升。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以上代谢综合征异常组分数的个体比例高达22.28%。按照ATPⅢ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粗率为12.03%,年龄标化后为8.62%。按照CDS标准,代谢综合征患病粗率为13.98%,年龄标化后为10.41%。结论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影响上海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应优先开展代谢综合征的社区综合防治。
卢伟刘美霞李锐傅华金泰廙张胜年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患病率
1例Ⅲ期快型矽肺病例报告
2004年
目的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矽肺的发病呈上升趋势,为此应加强预防保健措施。方法通过对一例快型Ⅲ期矽肺病人的跟踪调查,经过缜密现场调查取证和结合病人的X线胸片变化等,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经尘肺诊断组集体讨论诊断为矽肺Ⅲ期。结论加强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的监测,改善其劳动条件,佩戴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及加强干预管理措施是预防矽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王小凤周泽深施瑾刘美霞
关键词:快型矽肺
小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分级标准及方法
2008年
小工业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小工业企业的发展,其职业病危害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如何开展小工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与服务,控制小工业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越来越受到职业卫生工作者的关注。通过职业病危害分类技术,将小工业企业中职业病危害比较严重的企业筛选出来,运用有限的职业卫生资源对这些企业进行长效管理,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
吴世达刘美霞唐颖卢伟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工作者职业卫生管理经济发展
中国的环境与健康:新的挑战、机遇与合作被引量:6
2014年
人类健康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人类102类主要疾病中有85类疾病与环境有关;在全球范围内,24%的疾病负担和23%的死亡可归因于环境因素;在发达地区只有17%的死亡可归因于环境原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可达到25%。
吴凡袁东贾晓东刘美霞
关键词:健康
上海市职业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通过介绍上海市职业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及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建档阶段质量控制与评估方案 ,探讨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方法 介绍上海市职业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的内容及功能模式 ,总结上海市工业企业建档工作经验及质量评估结果。结果 上海市第一阶段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建档 1 1 0 84家企业 ,接触职工人数 1 0 72 4 0人 ,阶段质量评估建档率 36 1 % ,接触人数遗漏率 34 1 %。结论 上海市的职业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完善 ,技术先进 ,上海市第一阶段工业企业职业卫生建档工作质量评估显示 ,已录入数据技术质量可靠 ,但建档工作困难较大 ,建档覆盖率较低 ,档案的某些项目遗漏率偏高 。
朱彩菊瞿菁刘美霞吴世达
上海市公众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就上海市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看法、态度及相关法律、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开展问卷调查,为上海市今后的职业卫生的工作重点和宣传明确方向。[方法]在全市范围选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7876人开展问卷调查,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较好,知晓率达95.9%。具有维权索赔意识的比例为95.7%;公众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主管部门应为政府(统领全市的领导机构)及卫生部门(具体事务主管部门);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价较高,评价差的比例仅为8.7%,在职业病防治态度上,有53.5%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工作岗位是否有职业危害因素;在职业病防治常识上,调查对象对酸碱等伤害处理常识、喷漆作业防护、电焊作业危害等方面掌握较差,男性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在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常识的健康教育中,应充分发挥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的力量,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的人群开展相应的普及宣教,将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与职业安全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应针对重点职业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开展以专业培训为主,形式多样的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
蒲立力刘美霞杨凤瞿菁李传奇尹艳贾晓东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增强我国职业医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2006年
顾祖维陈健刘美霞吴世达
关键词:自主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工作职业卫生卫生处理劳动卫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