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d18缺失对雄小鼠生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了解Rad18敲除雄小鼠生殖细胞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12月龄Rad18-/-雄小鼠生精小管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TRA98的表达及分布,并与野生(WT)雄小鼠比较;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ad18在1周龄WT雄小鼠生精小管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缺失TRA98标记的早期精原细胞的生精小管比例在12月龄Rad18-/-和WT雄小鼠中分别为39.50%和2.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Rad18-/-退化生精小管中保留正常的Sertoli细胞,其附睾中未见TRA98阳性的生殖细胞,且精子形态正常;1周龄WT小鼠睾丸未分化精原细胞中有Rad18蛋白表达。[结论]Rad18可能对精原干细胞有维持作用。
- 孙婧华刘立峰
- 关键词:小鼠精原干细胞
- 子宫动脉注药和栓塞法治疗输卵管妊娠10例分析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采用 Seldinger技术对 1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 ,经导管灌注甲氨蝶呤 (MTX) 10 0 mg,然后用可吸收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定期监测血β- h CG浓度及血常规、肝肾功能 ,B超监测盆腔内包块变化。结果 :10例患者均保守治疗成功。其中 9例一次治疗痊愈 ,1例患者二次治疗痊愈。无明显药物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明胶海绵栓塞子宫动脉 ,可使因流产而发生的内出血停止 ,输卵管供血迅速减少 ,胚胎发生急性缺血 ,与 MTX药物共同作用在短期内杀死胚胎 ,避免开腹手术及并发症 ,保留患侧输卵管 ,增加受孕机会 ,疗效显著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方法。
- 逄健王峰臧红刘立峰孙丽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子宫动脉栓塞甲氨蝶呤
- 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资料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临床类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型,调查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36例Ⅰ型、Ⅱ型患者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1 mm,全部采用经腹超声监视下负压吸宫术,均成功清除妊娠物,未发生大出血及子宫瘢痕处穿孔。12例Ⅲ型患者,瘢痕处无外凸包块者4例,采用腹腔镜监视下吸宫术,其中2例患者术中出血少,1例患者术中出血较多经宫腔内置入球囊压迫后出血明显减少,这3例患者因无再次生育要求均未行剖宫产瘢痕切除修补术,另外1例行吸宫术时子宫瘢痕处破裂,行腹腔镜下瘢痕切除修补术。8例瘢痕处向膀胱方向外凸包块的患者行腹腔镜下瘢痕切除修补术,术中膀胱破裂1例,其余7例手术均无大出血、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根据剖宫产瘢痕妊娠超声表现进行精准分型,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Ⅰ型、Ⅱ型可以在充分准备情况下行超声监视下负压吸宫术,Ⅲ型最好行腹腔镜监视下负压吸宫术,且很可能需要行瘢痕切除修补术。
- 刘立峰董雨林金仙玉
-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彩超负压吸宫术
- 144例剖宫产指征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为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对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住院剖宫产的 1 4 4例手术指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7个月的剖宫产率 5 5 .8% ,臀位剖宫产率 90 % ,胎儿窘迫诊断率 2 6 .0 %。前三位的剖宫产指征依次是难产、胎儿窘迫以及社会因素。恐惧疼痛、孕妇及家属对分娩时间的特殊要求以及对分娩缺乏信心、担心产程中再手术是主要的剖宫产社会因素。 [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提高产科质量 ,正确诊断胎儿窘迫 ;同时要做好孕期宣教 ,纠正社会上的错误观念 。
- 刘立峰李英旭石红
- 关键词:剖宫产剖宫产率手术指征
- 46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46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宫颈残端癌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近10年来46例宫颈残端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HPV16型阳性16例,HPV18型阳性10例,HPV53型阳性4例,HPV阴性16例。对46例患者进行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鳞癌40例(86.96%),腺癌6例(13.04%)。手术患者40例,手术平均时间(195.00±32.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40.62±88.24)mL,术中膀胱损伤8例(20.00%),术中输尿管损伤2例,肠管损伤0例,术后尿潴留6例,尿路感染2例,淋巴囊肿8例,肠梗阻0例。放疗患者6例,行盆腔外照射加腔内后装,外照射剂量40~50 Gy,腔内后装剂量25 Gy,放疗后肿瘤均完全消退,均未发生肠瘘和膀胱瘘。46例患者5年生存率90.90%。结论宫颈残端癌治疗原则以手术和放疗为主,手术困难、术中泌尿系统损伤风险高。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应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进行阴道镜检查等,以排除宫颈病变,术后也要严密随诊宫颈情况。
- 刘立峰董雨林金仙玉
- 关键词:宫颈残端癌子宫次全切除术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 Rad18打靶小鼠模型遗传稳定性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RAD18在维持遗传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对Rad18-/-小鼠模型进行生育力检测。观察不同月龄Rad18-/-雄性小鼠睾丸质量、结构以及精子发生和形态的变化。结果 Rad18-/-小鼠具有生育能力,但随着年龄增加睾丸质量和生育力下降。组织学检测显示Rad18-/-小鼠睾丸的生精小管有正常的精子发生,睾丸特异性tH2B分布正常。但在12月龄时,25%的生精小管中仅残留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缺失精原细胞,并且附睾中的精子形态无异常。结论含有精原干细胞的精原细胞耗尽导致了Rad18-/-小鼠随年龄增加而生育力下降。
- 孙婧华张阳蒋葵孙秀华刘立峰
- 关键词:精原干细胞生育力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合并妊娠的围产期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9年— 2 0 0 1年间 7例ITP合并妊娠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7例ITP合并妊娠患者中 3例经阴道分娩、3例行剖宫产术 ,均无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手术、麻醉并发症。新生儿无 1例有出血倾向及颅内出血。结论 :ITP合并妊娠时如无产科指征以阴道分娩为宜 ,血小板极低的情况下可以在血源充足时行选择性剖宫产术。
- 刘立峰石红王静
- 关键词:妊娠围产期
- 脂肪抑制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迁移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脂肪抑制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侵袭及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利用不同浓度脂肪抑制素进行培养。通过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分别检测脂肪抑制素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侵袭/迁移能力以及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脂肪抑制素对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结果:MTT实验显示,脂肪抑制素对SiHa细胞的增殖/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根据细胞增殖率得出72 h时SiHa细胞的IC 50为16.98μmol/L。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脂肪抑制素明显降低了SiH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脂肪抑制素也明显降低SiH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显示,较高浓度脂肪抑制素可诱导宫颈癌细胞SiHa的细胞周期停滞在G 2/M期,促进其细胞凋亡(P<0.05)。结论:脂肪抑制素对宫颈癌细胞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新药物。
- 杨真纪军於永爱刘立峰金仙玉
- 关键词:宫颈癌SIHA细胞抗肿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