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祥
- 作品数:45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低副瓣智能天线阵型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由于智能天线所处电磁环境的特殊性 ,实现低副瓣特性及快速波束赋形尤其重要。本文从阵型角度出发 ,计算了圆阵中心阵元、圆阵层数及阵元密度分布对于降低副瓣的作用 ,并分析了球面阵列的辐射特性 ;所得结论可供智能天线的阵型设计参考。
- 吕晓德高本庆刘瑞祥
- 关键词:智能天线圆阵低副瓣
- 时域平面近场测量的数值分析方法被引量:6
- 2000年
- 本文以H面喇叭为例,研究了天线时域近场的运动状态,用谱域法分析了平面近场分布状况,得出采样原则,为平面近场扫描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介绍了时域平面近场测量的近远场变换公式,包括时域和频域两种计算途径。对各自的优点作出了探讨。运用近远场变换方法计算了时域远场和频域方向图。
- 王加莹高本庆刘瑞祥杨仕明
- 关键词:天线
- 变型的正交波导定向耦合器及其应用
- 邓次平刘瑞祥
- 关键词:定向耦合器电气特性相控阵天线
- 天线时域平面近场测试实验系统的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天线时域近场测试技术是一种新兴、高效的天线测试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地测量出天线的时域场和宽带特性。目前我们已成功组建了国内第一套天线时域平面近场测试实验系统,并对L、S、C、X四个波段的标准天线方向图进行了验证测试,把测试结果跟频域近、远场测试系统上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时域近场测试理论的正确性和测试系统的实用性。本文对这套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天线的测试结果进行说明分析。
- 楼世平薛正辉杨仕明王楠刘瑞祥
- 关键词:天线测量近场测量
- 时域平面近场测量的近远场变换
- 该文介绍了时域平面近场测量的近远场变换公式,包括时域和频域两种计算途径。对各自的优点作出了探讨。以H面喇叭为例验证了近远场变换计算结果。
- 王加莹高本庆刘瑞祥
- 关键词:近场测量
- 文献传递
- 平板宽带单极与偶极天线的全波分析被引量:6
- 2002年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 (FDTD)计算圆盘天线及宽带变形vivaldi天线的输入阻抗及方向图。利用镜像原理得到三角形单极、圆盘单极天线的输入阻抗。采取激励源区的准静态模型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又无须将复杂的具体馈电结构建模 ,三角形单极天线和圆盘单极天线的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准确、实用性强等优点。对宽带变形vivaldi天线FDTD分析得到电流分布及输入阻抗 ,经傅立叶变换由近场值得到天线远场方向图 。
- 王宏建高本庆范斌刘瑞祥
- 关键词:偶极全波分析输入阻抗时域有限差分法宽带天线
- 加权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马尔柯夫链法
- 1991年
- 加权阵列天线的设计目前主要采用统计法。本文通过总结统计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个新方法——马尔柯夫链法。新方法采用将阵列分成若干个区的方式,反映了在阵列的不同部分,单元相关性不同这一特性,改变了以前设计加权天线对笼统地考虑整个阵列上的单元排列。应用随机过程的马尔柯夫链特性,得到了各个随机量处于不同状态的概率。由于马尔柯夫链法反映了实际低副瓣天线的口径分布,因而利用此种方法更容易得到低副瓣的加权阵列天线。
- 李世宽刘瑞祥
- 关键词:阵列天线CAD天线
- 槽线及平面宽带天线的全波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 ( FDTD)全波分析方法分析平面宽带 Vivaldi天线 ,运用 Mur二阶吸收边界和局部吸收负载技术研究不同类型槽线的特性阻抗 .所得槽线特性阻抗同矩量法及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验证 FDTD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为消除普通 Vivaldi天线同轴馈电接头与槽线一臂的并联电容对宽带设计的不利影响 ,运用 Mur二阶吸收边界对变形平面宽带 Vivaldi天线整体建模 ,得到远场方向图 ,实现了天线的宽带设计 .
- 王宏建高本庆刘瑞祥
- 关键词:槽线特性阻抗时域有限差分法全波分析
- 药剂热分解对电火工品引爆温度场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在三维热传导理论的基础上 ,研究药剂按零次阿累尼乌斯定律发生热分解时 ,所产生的热量对电火工品 (EED)三维热场分布的影响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 ,获得了 EED被点火时的温度场分布图 .由温度场分布图可以认定 ,EED最初的点火点发生在桥丝与药剂的交界面上 .计算结果显示 :药剂随着活化能 E的增加 ,电点火时间延长 ;随着频率因子 Z的增大 。
- 丁四如任武高本庆谭伟刘瑞祥
- 关键词:电火工品热分解热爆炸药剂温度场
- 利用IDFT技术实现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被引量:12
- 2001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离散付立叶反变换(IDFT)技术完成天线的时域近场测量的方法.首先 依据付立叶变换理论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用典型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同时对实现这种测试方法可能引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随后提出了应用该方法完成测试时 关键技术参数确定的原则,讨论了用该方法测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得出了结论.
- 薛正辉高本庆刘瑞祥杨仕明刘超
- 关键词:天线测试时域近场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