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艳
- 作品数:1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教师职后培训状况调查研究
- 教师职业教育理论,即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现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外界环境、教师内在因素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后教育的教师培训是一个有组织、...
- 刘春艳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
- 文献传递
- 利用表位-噬菌体抗原进行系统性白色念珠菌病的免疫检测研究
- 研究人员利用新型基因工程方法(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了展示有白色念珠菌致病蛋白关键表位的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以这种融合蛋白作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检测的研究.论文的工作还包括临床白色念珠菌的分离...
- 刘春艳
-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抗原表达
- 文献传递
-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大量的发言机会,它使一群同龄人面...
- 刘春艳
-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学实验
- 文献传递
- 香雪兰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对香雪兰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香雪兰愈伤组织的适宜冷冻年龄为15~20d较佳的冷冻程序是从0℃直接投入液氮(-169℃)的快速冷冻法;氯化三苯四氮唑(TTC)在4℃化冻和40℃水浴化冻时有着较高的光密度值.
- 杨文刘春艳卜秀玲栾恒淳王丽
- 关键词:香雪兰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鸢尾科
- 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性疫苗的研制
- 王桂云杨琼刘春艳陈卫华宋金娜房金波孙美艳佟海滨
-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外源蛋白通过与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而表达于噬菌体的表面。被展示的外源多肽可保持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该项目对噬菌体展示技术表达的白色念珠菌特异表位进行免疫学...
- 关键词:
- 关键词:噬菌体疫苗
- 转录辅因子CBP/p300提高转录因子C/EBP介导的人白细胞介素5(IL-5)基因启动子活性被引量:3
- 2004年
- IL-5主要由Th2类细胞产生, 在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转录辅因子CBP/p300本身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活性, 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过程. 腺病毒E1A癌蛋白能与CBP/p300蛋白结合并抑制其活性. 我们分析了E1A蛋白在IL-5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E1A蛋白能抑制PMA/离子霉素激活和转录因子C/EBPb介导的IL-5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 而突变体E1AD2-36蛋白因不能与CBP/p300蛋白结合而不能抑制IL-5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 此结果揭示,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CBP/p300参与IL-5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另外, 转录辅因子CBP/p300和转录因子C/EBPb可以协同地激活IL-5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IL-5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刘春艳陆军李琳谭江邵阳光黄百渠
- 关键词:C/EBP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白细胞基因启动子基因活性
-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CBP/p300对人白细胞介素-5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IL-5主要由Th2类细胞产生,在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转录辅因子CBP/p300本身具有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活性,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过程.腺病毒E1A癌蛋白能与CBP/p300蛋白...
- 刘春艳
-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转移酶IL-5组蛋白乙酰化
- 教师职后培训状况调查研究——以A市中小学教师为个案研究
- 教师职业教育理论,即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是现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都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外界环境、教师内在因素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后教育的教师培训是一个有组织、...
- 刘春艳
-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职业教育
- 论卡森·麦卡勒斯三部小说中的怪诞
- 卡森·麦卡勒斯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自她的第一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出版以后,麦卡勒斯就被认为是美国南方最有才华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展现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真理。她与同时代的田纳西·威廉姆斯以及尤多拉·韦...
- 刘春艳
- 关键词:怪诞孤独
- 文献传递
- 组蛋白乙酰化与癌症被引量:18
- 2003年
- 由于组蛋白被修饰所引起的染色质结构的改变 ,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修饰主要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和泛素化等 ,其中组蛋白乙酰化尤为重要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 (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参与决定组蛋白乙酰化状态 .HAT通常作为多亚基辅激活物复合体的一部分 ,催化组蛋白乙酰化 ,导致染色质结构的松散、激活转录 ;而HDAC是多亚基辅抑制物复合体的一部分 ,使组蛋白去乙酰化 ,导致染色质集缩 ,并抑制基因的转录 .编码这些酶的基因染色体易位易于导致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 ,已经确定了一些乙酰化修饰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它们尤其倾向定位于染色体的断裂处 .综述了HAT和HDAC参与的组蛋白乙酰化与癌症发生之间关系的最新进展 ,以期进一步阐明组蛋白乙酰化修饰酶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
- 刘春艳孙海晶陆军黄百渠
- 关键词:组蛋白乙酰化组蛋白乙酰转移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癌症肿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