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康华

作品数:9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咽喉结核
  • 4篇结核
  • 4篇喉结
  • 4篇喉结核
  • 2篇难治
  • 2篇难治性鼻出血
  • 2篇镜检
  • 2篇鼻出血
  • 2篇出血
  • 1篇咽后
  • 1篇咽后间隙
  • 1篇上颌
  • 1篇上颌窦
  • 1篇上颌窦前壁
  • 1篇手术
  • 1篇脓肿
  • 1篇前壁
  • 1篇外科
  • 1篇外科学
  • 1篇内镜

机构

  • 9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9篇刘康华
  • 2篇赵艳丽
  • 1篇陈丽
  • 1篇任自强

传媒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2012年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72例咽喉结核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以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病理确诊的咽喉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诊疗经验。结果所有病例临床所见的全身症状均较轻,局部症状多不典型,以致误诊率较高。咽结核发病率高于喉结核,尤以鼻咽结核较多见。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而痊愈。结论尽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咽喉结核的最有效方法。
刘康华
关键词:咽喉结核
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鼻窦手术60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治疗多发性、复发性息肉及其他鼻腔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6年60例(64侧)复发性鼻窦炎、多发性上颌窦息肉,经上颌窦前壁钻孔,术中根据鼻窦内窥镜探查情况采用不同术式。结果:本组60例术后7 d全部切口1期愈合(100%),术后2周54例(90%),鼻腔通畅、头痛头晕症状消失;术后2个月58例(96%)、鼻腔呼吸通畅、无头痛、脓涕及出血、无新生物生长;术后6个月56例(94%)未见鼻腔粘连、新生物生长;视物模糊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经上颌窦前壁钻孔行鼻窦手术,具有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视野清晰,弥补了传统手术观察病变的局限性,避免了单用鼻窦内镜手术不能完全清除病灶而导致复发,又保持了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
刘康华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咽喉结核15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15例咽喉结核的回顾,探讨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15例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5-56岁,平均34岁,咽喉疼痛8例,声嘶3例,咽部异物感2例,咳嗽1例,伴全身症状有低热...
刘康华石彦斌
关键词:咽喉结核肺结核
文献传递
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局麻鼻内窥镜下,对伴有鼻中隔偏曲者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伴有鼻甲息肉病变者去除部分或大部分鼻甲;对不伴有鼻中隔偏曲者,按筛前神经鼻内侧分布区,行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去除大部下鼻甲前端黏膜。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7d,局部滴减充血剂,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结果50例患者近期有效率达98%,无效率2%。结论鼻中隔黏膜下剥离划痕术能阻断筛前神经末梢,减轻血管张力,降低腺体分泌,去除了部分鼻甲组织增加鼻腔通气面积,同时破坏部分鼻腔黏膜而减弱了变态反应的强度。从而有效的控制了鼻痒、流涕、连续喷嚏等急性症状和以持续鼻塞为主的慢性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康华
关键词: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36例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间收治36例经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等难以控制鼻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后。结果经鼻内镜查找,出血部位多发生在嗅裂区、中鼻道后端、鼻中隔后端,且老年人占多数。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晰,止血准确,效果良好,避免了前后鼻孔填塞造成的痛苦,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刘康华赵艳丽任自强
关键词:鼻出血鼻内镜检查
急性咽后脓肿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咽后脓肿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通过对急性咽后脓肿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显示如下特点:①发病年龄以4~12岁者为最高;②外伤及异物为主要致病因素;③临床表现为高热者明显减少;④X线摄片或CT扫描呈阳性表现;⑤经用抗生素或加脓肿切开引流治愈。结论急性咽后脓肿切开后呼吸困难即可改善,即使有较严重的呼吸困难,脓肿切开加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避免气管切开。
刘康华陈丽
关键词:咽后间隙脓肿发热
56例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3年间收治56例经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等难以控制鼻出血的临床资料,经鼻内镜查找到出血点后,在内镜直视下应用低温等离子...
刘康华赵艳丽
咽喉结核32例报告
目的:通过对32例咽喉结核的回顾,探讨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咽喉结核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结果:对咽喉结核给予药物治疗。结论: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由于临床表...
刘康华
关键词:咽喉结核病理诊断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咽喉结核32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32例咽喉结核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接受抗痨药物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咽喉结核可原发或继发于肺结核。由于临床表现及局部特征不同常与喉癌、会厌炎、声带息肉、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病变难以区别,易被误诊或漏诊。依靠典型症状和临床表现诊断咽喉结核已难以适用。对可疑咽喉结核的病例应尽早进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咽喉结核的主要手段和最有用的方法。
刘康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