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剑

作品数:12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油茶
  • 3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生物学
  • 2篇竹蝗
  • 2篇物防
  • 2篇绿僵菌
  • 2篇金针虫
  • 2篇黄脊竹蝗
  • 2篇害虫
  • 2篇虫害
  • 2篇虫害防治
  • 1篇电镜
  • 1篇电镜扫描
  • 1篇电镜扫描观察
  • 1篇毒蛾
  • 1篇油茶炭疽病
  • 1篇有害生物
  • 1篇诱捕
  • 1篇诱捕器

机构

  • 1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江山市林业局

作者

  • 11篇刘剑
  • 10篇王浩杰
  • 10篇舒金平
  • 8篇徐天森
  • 5篇张亚波
  • 4篇滕莹
  • 2篇王鹏
  • 2篇王井田
  • 2篇吴盼盼
  • 1篇宋洋
  • 1篇彭观地
  • 1篇华正媛
  • 1篇黄照岗
  • 1篇邓顺
  • 1篇金有明
  • 1篇曹云水
  • 1篇张爱良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中国林学会竹...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樟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潘国良曹云水刘剑朱志建朱炜郭发根苏宗坤胡孙坝
樟颈曼盲蝽(Mansoniellacinnamomi)是大陆新记录,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未见报导。本项目从深入调查香樟害虫种类入手,明确香樟主要害虫,系统研究樟颈曼盲蝽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研究防治樟颈曼盲蝽的经济阈...
关键词:
关键词:香樟虫害防治
油茶采前落果原因初步分析被引量:20
2013年
油茶采前落果是影响油茶产量的主要原因。作者对浙江及江西油茶采前落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造成落果的原因。结果表明,油茶采前平均落果率为27.37%,病虫害及机械损伤是造成油茶采前落果的主要原因。其中因病虫害造成的落果占90%以上。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Guenee)、环茸毒蛾(Dasychira dudgeoni Swinhoe)及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造成油茶采前落果的主要病虫。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茶籽象和油茶炭疽病,占全部落果的60%以上。油茶采前落果与油茶品种及种植年限密切相关。霜降籽油茶的落果率高于红花油茶;种植年限长的油茶林落果率高于种植年限短的油茶林。
舒金平滕莹刘剑张亚波王浩杰
关键词:油茶采前落果油茶炭疽病
竹林金针虫监测及综合治理技术
王浩杰舒金平张亚波刘剑张爱良黄照岗白红青徐天森邓顺宋洋彭观地
《金针虫监测及综合治理关键技术引进》项目针对竹林金针虫研究及防治技术严重滞后的问题,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及集成创新,取得了如下成果: (1)明确了竹林金针虫的分布及危害程度,掌握了优势种筛胸梳爪...
关键词:
关键词:虫害防治诱捕器
一株绿僵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8
2012年
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是浙江笋用林内昆虫的优势种群,其幼虫(即金针虫)是笋期主要害虫之一,在湖州市的德清和安吉、杭州市的余杭和临安等重要竹区的早园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中,鲜笋带虫率可达62%,种笋受害率更是高达80%以上,严重制约了当地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徐天森,2004)。由于金针虫营地下生活,防治一直是竹笋生产管理的难点。
张亚波吴盼盼王鹏刘剑徐天森王浩杰舒金平
关键词:生物防治
一株绿僵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从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cribricollis 幼虫僵死尸体上分离出一株寄生真菌,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平沙绿僵菌[Metarhizium pingshanese Q.T.Chen & H.L.Gu...
张亚波吴盼盼王鹏刘剑徐天森王浩杰舒金平
关键词:生物防治
文献传递
油茶有害生物无公害治理技术研究及示范
王浩杰舒金平华正媛王井田刘剑徐天森金有明
该成果系统地摸清了浙江省油茶害虫及天敌的种类,共收集油茶害虫标本6300余号,查获害虫油茶害虫269种、天敌49种,明确了当前油茶害虫的危害状况。明确了油茶织蛾、油茶尺蠖及油茶环茸毒蛾3种主要油茶害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掌...
关键词:
关键词:油茶害虫防治
环茸毒蛾生物学特性初报被引量:2
2012年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为我国特有的重要油料树种。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K和β-胡萝卜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1-2]。随着油茶经济地位的提升,
刘剑舒金平华正媛徐天森王浩杰
关键词:毒蛾油茶生物学特性
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被引量:4
2014年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深入理解黄脊竹蝗的趋尿行为,测定了黄脊竹蝗成虫对不同发酵天数人尿及NH4HCO3等溶液挥发物的EAG反应。结果表明,黄脊竹蝗成虫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发酵天数及性别密切相关,与新鲜人尿及发酵时间分别为7、15、45及60 d的人尿相比,雌、雄成虫触角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最强;另外,不同浓度的吲哚、NH4HCO3及尿素溶液也能激发黄脊竹蝗成虫明显的EAG反应,但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强度(P<0.05)。黄脊竹蝗对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与性别密切相关,雌虫对新鲜人尿及发酵15 d的人尿挥发物的EAG反应显著强于雄虫,而对发酵30 d的人尿挥发物、同一浓度的NH4HCO3及吲哚溶液的EAG反应强度均显著弱于雄虫。
舒金平滕莹张亚波刘剑王浩杰
关键词:黄脊竹蝗触角电位反应
黄脊竹蝗触角感器的电镜扫描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黄脊竹蝗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子害虫,为了更好地理解黄脊竹蝗"趋尿行为"的生理生化机制,通过电镜扫描技术研究了黄脊竹蝗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形态及分布特征,比较分析了其在雌、雄成虫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黄脊竹蝗雌、雄成虫触角丝状,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23节鞭节构成,雌雄间触角长度及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成虫触角感器均有毛形感器Ⅰ、毛形感器Ⅱ、刺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和腔锥形感器6种;其中,锥形感器数量最多,约占感器总数的53%,主要分布在鞭节的第8~21亚节上;各类感器在雌、雄成虫间触角上的分布特征相似,雄成虫触角上感器总数、锥形和腔锥形感器数量显著多于雌成虫(P<0.05)。
滕莹舒金平刘剑林育红徐天森王浩杰
关键词:黄脊竹蝗电镜扫描
衢州市油茶害虫及天敌种类调查被引量:36
2012年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现已大面积栽培,但油茶害虫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系统调查了浙江省衢州地区油茶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其组成结构。结果表明:在衢州地区油茶上共查有害虫225种,隶属于9目55科,主要种类有油茶织蛾Casmara patrona,茶籽象Curculio chinensis,桃蛀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环茸毒蛾Dasychira dudgeoni,黑跗眼天牛Chrenoma atritarsis,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barneyi和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mosanus等,在所有害虫中鳞翅目害虫所占的比例最高;查获油茶害虫天敌昆虫49种,隶属于属于4目11科。
华正媛王井田刘剑王浩杰舒金平徐天森
关键词:森林保护学油茶害虫种类天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