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建林

作品数:59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1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军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2篇色谱
  • 22篇相色谱
  • 21篇气相
  • 21篇气相色谱
  • 17篇质谱
  • 8篇中毒
  • 8篇芥子气
  • 7篇毒素
  • 6篇毒剂
  • 6篇血液
  • 6篇质谱联用
  • 6篇神经性毒剂
  • 5篇染毒
  • 5篇GC-MS
  • 4篇单端孢霉烯族...
  • 4篇质谱法
  • 4篇气相色谱-质...
  • 4篇气相色谱-质...
  • 4篇萃取
  • 4篇联用法

机构

  • 51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军事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52篇冯建林
  • 26篇谢剑炜
  • 13篇罗毅
  • 12篇陈佳
  • 10篇刘勤
  • 8篇郭磊
  • 7篇林缨
  • 7篇胡绪英
  • 6篇吴弼东
  • 6篇刘锋
  • 5篇周永新
  • 5篇聂志勇
  • 4篇顾明松
  • 4篇李春正
  • 4篇邱泽武
  • 4篇孙成文
  • 3篇匡开源
  • 3篇徐水英
  • 3篇史士英
  • 3篇张锡刚

传媒

  • 7篇分析化学
  • 3篇分析测试学报
  • 3篇色谱
  • 3篇质谱学报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第十届中国化...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真菌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4篇1995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监测芥子气染毒家兔尿液中的硫二甘醇被引量:1
2014年
以硫二甘醇( TDG)的八氘代同位素( TDG-d8)为内标,采用自制Florisil固相萃取( SPE)柱提取尿样中的TDG,用五氟苯甲酰氯( PFBZ)衍生化后,再经SPE净化富集,通过考察优化两步固相萃取( SPE)等前处理步骤,建立了尿液中TDG的高灵敏同位素稀释-负化学电离-气相色谱/质谱( ID-NCI-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家兔皮肤芥子气(HD)染毒(0.02~0.15 LD50)后,尿液中TDG随时间变化的时效关系及其与HD染毒剂量间的量效关系。结果显示,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L,定量限为0.3μg/L;家兔染毒后尿液中TDG含量迅速升高,然后又快速减少,并呈现二次释放的特点;各剂量组在第1日内TDG排出量最多,且随着中毒剂量增高,尿液中高含量的TDG维持时间延长。因而,尿液中TDG的异常升高可以作为HD暴露的重要特征指标。
聂志勇张雅姣吴弼东闫珑冯建林刘勤谢剑炜
关键词:固相萃取芥子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急性砷中毒样品的剖析及尿中砷排泄的观察
1993年
报道了对某单位食堂早餐食物中毒原因的调查以及有关中毒样品的剖析,通过对中毒现场样品采集和对样品进行系统分析,迅速确证馒头中污染的亚砷酸盐是导致中毒的直接原因。对中毒者血、尿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血、尿样品中As^(3+)的含量均达到1.0μg/ml(中毒第3d的血尿样品),高于同一食堂就餐的未中毒者。同时对中毒病人尿中砷排泄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其尿砷排泄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K=0.07d^(-1),消除半衰期为10d。通过临床治疗观察,证实二巯丁二酸对急性砷中毒病人体内的砷有促排作用。
罗毅冯建林刘荫棠苟中坤关福玉顾明松刘锋康兆文
关键词:亚砷酸盐血液砷中毒
一种基于肽质量指纹谱技术鉴定蓖麻毒素的新方法被引量:12
2006年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 I-TOF/MS)法实现了对蓖麻毒素(R ic in)的鉴定。测定蓖麻毒素的分子量为62925Da,实现了蓖麻粗毒的凝胶电泳分离,并通过胶内酶切获得了蓖麻毒素的肽质量指纹谱(PMF);经过数据库检索,在输入检索的22条肽段中有17条获得了匹配。检索结果显示,利用生物质谱技术是鉴定蓖麻毒素的最有效的新方法之一。
闫妍张淑珍唐吉军顾明松冯建林谢剑炜
关键词:蓖麻毒素肽质量指纹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生物质谱
二氢埃托啡七氟衍生物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对高效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的衍生化条件、色谱及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的优化,选择七氟丁酰咪唑与二氢埃托啡在室温反应5min,即可生成较完全的单取代七氟丁酰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气相色谱和电子轰击质谱行为。其单取代分子离子的质量数为m/z609,基峰离子为m/z522,主要碎片离子分别为m/z508、534和576,并对这些离子的产生进行了解析。这些离子均有较强的相对丰度,可作为微量二氢埃托啡的多离子选择定性。而基峰离子m/z522作为其特征离子,可用于微量二氢埃托啡的单离子选择定量。最低检测限为1pg。
罗毅刘锋冯建林胡绪英
关键词:二氢埃托啡色谱-质谱衍生物
氰化物快速检测方法的改进
氰化物在战时可作为化学战剂使用,在平时又可应用于电镀、染料和淘金业等,氰化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了便于野外快速检测,建立了氰化物简易侦检管检测方法.该法侦检管中试剂的稳定性较好,不受光照的影响,在高温加速实验中试剂可以稳...
冯翠玲冯建林顾明松谢剑炜
关键词:氰化物侦检管稳定性
文献传递
侦检管法测定路易氏剂中毒尿中的总砷被引量:2
1992年
建立了快速检测路易氏剂中毒尿中总砷的侦检管测定法。该方法的原理是:路易氏剂中毒尿中的含砷代谢物,经硼氢化钾和酒石酸作用,还原成砷化氢,砷化氢与侦检管中的三氯化金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根据侦检管的显色长度计算出尿中总砷含量。经最佳条件选择,该法对中毒尿中总砷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g/ml。尿中砷含量在0.04~1.0μg/ml的范围内,与侦检管的显色长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26。该法不经消化处理样品,即可直接测定中毒尿样,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专一性较强的特点,适合于野外和基层医院应用。
冯建林张理汉康兆文
关键词:侦检管路易氏剂
GC-MSMS方法检测玉米中的T-2与HT-2毒素被引量:3
2009年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主要是由镰刀菌属(Fusarium)各产毒菌种生成的一类以12,13-环氧基为基本结构的毒素(图1)。此类真菌毒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在霉变的小麦、大麦和玉米等谷类作物中。T-2和HT-2毒素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毒素,其中T-2毒素在动物研究中被证明最具毒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同黄曲霉素一样作为自然存在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源。
林缨冯建林陈佳谢剑炜
关键词:T-2毒素玉米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中毒患者血液芬那露GC/MS的检测及其在临床救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仪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中毒患者血液芬那露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酸乙酯液-液法提取血液芬那露,进样行GC/MS检测,获取血液芬那露检测的线性方程、回收率、最低检测限及精密度。GC/MS配HP-5MS毛细管色谱柱(长度30m,直径0.25mm,膜厚0.25μm)。高纯氦气作载气,流速1ml/min。1μl进样,分流比10∶1。气相色谱升温程序为160℃,保持2min,以10℃/min速率升温至280℃,保持10min。进样口、离子源(EI)、四极杆、传输线温度分别为250℃、230℃、150℃和280℃。EI电压70eV。结果乙酸乙酯提取芬那露的回收率为82.1%,RSD=6.6%,n=5;芬那露线性方程为y=13852x+140588,r=0.9982;日内精密度RSD为2.6%,日间精密度RSD为4.9%;检测限全扫描法(m/z30~280)为4μg/L,选择离子法(m/z98,152,154)为0.1μg/L。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临床芬那露中毒患者血液浓度的检测。
孙成文李嘉琳尚勤徐水英孙爱丽邱泽武张锡刚冯建林
关键词:氯美扎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血液
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和/或敌草快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百草枯和/或敌草快的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包括将待测样品(所述的待测样品为未经预处理的样品或经过预处理的样品)与金纳米粒子和能够提供I<Sup>‑</Sup>离子、S<Sup>2‑<...
谢剑炜高海月吴剑峰郭磊冯建林朱颖洁
文献传递
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人血浆中6种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醋酸汞去除蛋白,实现了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6种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的三甲基硅烷衍生物。考察了不同溶剂的去蛋白效率和不同固相萃取柱对毒剂降解产物的保留行为,优化了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洗脱条件。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方式,6种降解产物在0.05~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在22μg/L以内;RSD均小于9.7%。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血浆样品干扰小,是一种理想的血浆中神经性毒剂降解产物的检测方法。
王清清顾明松冯建林阮金秀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