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占江
-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试论数字遗产的保护——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
- 我们的记忆已经被,而且正在被互联网所构建,自觉或不自觉,后人将根据我们的"遗产"来窥探我们的思想,断定我们的时代。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
- 冯占江
- 关键词:数字遗产社会记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络服务商档案工作者
- 文献传递
- 试论数字遗产的保护--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
- 数字遗产是网络文化下的产物,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同,数字遗产强调的是原生形式,即除了数字形态之外,别无其他存在方式;和传统遗产相比,数字遗产是无形的,且不一定是财富的象征。目前,所谓数字遗产规划正成为互联网业的一个新兴领...
- 冯占江
- 关键词:档案部门数字遗产资源保护
- 文献传递
- 论档案馆精神
- 档案馆精神是档案馆得以存在的价值取向,是档案人的精神国土,当前档案馆精神却被弱化甚至遗忘。本文从对档案馆精神的阐释与升华出发,重点在于初步探讨'档案馆精神应当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档案馆精神具体是什么',以期形成一种新的发...
- 冯占江
- 关键词:文化精神传承机制
- 文献传递
- 论档案馆精神被引量:1
- 2013年
- 档案馆精神是档案馆得以存在的价值取向,是档案人的精神国土。当前档案馆精神却被弱化甚至遗忘。从对档案馆精神的阐释与升华出发,重点在于初步探讨"档案馆精神应当是什么样的"而不是"档案馆精神具体是什么"。以期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思考。
- 冯占江
- 论个人数字遗产的保存被引量:2
- 2014年
- 个人的数字遗产是数字时代独有的记录,具有档案的属性。作为社会记忆积极构建、传承和保护者的档案部门应未雨绸缪,关注、研究和保存公众个人的数字遗产,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档案社会化的趋势。
- 冯占江
- 关键词:数字遗产档案部门
- 下一站:用户体验——档案网站建设新思考
- 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下,用户体验得到各行各业的普遍重视,也日益成为评价网站设计新的重要指标。档案网站建设、改版升级应转变只重内容的发展思路,强调网站的用户体验设计,定位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类网站。
- 冯占江
- 关键词:用户体验档案网站网站建设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视阈下的数字遗产保护--“一个档案工作者应是首先想到未来的人”被引量:12
- 2013年
- 互联网时代,数字遗产问题不断涌现,其价值和保护日渐引起社会的瞩目。档案部门是建构社会记忆的积极因素,保护数字遗产有利于维护社会记忆的完整性。当前档案学者提出的构建"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则为数字遗产保护提供了契机和路径。
- 冯占江
- 关键词:数字遗产档案部门
- 档案学之“镜”——学术批评与互动
- 2013年
- 镜,景也;鉴也。明镜者可以察形,可以自视也。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i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档案学之“镜”揭示反映档案学自身问题,可称档案学之学或档案学元科学,其线索聚于档案学的学术反思、评价、批评等交互认知问题。
- 冯占江
- 关键词:学术批评档案学学术反思
- 试析档案概念的泛化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新的档案概念不断涌现,档案概念泛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档案界应正确把握和分析这一现象,因势利导,推进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
- 冯占江
- 关键词:档案概念泛化档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