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琼

作品数:90 被引量:414H指数:1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混凝土
  • 21篇钢筋
  • 17篇套筒
  • 14篇搭接
  • 13篇预制
  • 13篇灌浆
  • 12篇接头
  • 12篇剪力
  • 11篇载力
  • 11篇受力
  • 11篇剪力墙
  • 11篇承载力
  • 9篇裂缝
  • 9篇钢筋混凝
  • 9篇钢筋混凝土
  • 9篇搭接接头
  • 8篇应力
  • 8篇搭接长度
  • 7篇粘结
  • 7篇抗震

机构

  • 89篇同济大学
  • 20篇山西建筑工程...
  • 18篇山西二建集团...
  • 3篇上海建筑设计...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89篇余琼
  • 17篇陆洲导
  • 6篇胡克旭
  • 6篇许志远
  • 6篇赵兴庄
  • 5篇余江滔
  • 5篇李思明
  • 4篇许建立
  • 4篇吕西林
  • 4篇方永青
  • 3篇吴铭
  • 3篇聂琳
  • 3篇闻文
  • 3篇刘葵
  • 2篇朱伯龙
  • 2篇张燕语
  • 2篇陈相瑞
  • 2篇朱帅
  • 1篇倪坤荣
  • 1篇戴绍斌

传媒

  • 20篇结构工程师
  • 19篇四川建筑科学...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工业建筑
  • 4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建筑结构
  • 2篇佳木斯大学学...
  • 2篇山西建筑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建筑钢结构进...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柱贯穿型节点受力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柱贯穿型节点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新型节点形式。在节点抗剪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考虑螺栓预紧力作用的柱贯穿型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已有试验对该公式进行了验证;设计一弱节点式模型,利用ANSYS对5组不同参数下的节点试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考察了节点受力性能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抗剪公式的有效性。
余琼闻文张燕语
关键词:螺栓预紧力节点刚度
搭接长度等对Ⅱ型APC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2025年
为研究搭接长度和钢筋直径对Ⅱ型APC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3个该接头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分析了接头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延性和黏结应力等。结果表明:钢筋直径相同时,随搭接长度增加,平均黏结应力降低,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明显提高,残余变形整体呈下降趋势;钢筋拉断破坏试件强度、延性、最大力总伸长率和残余变形满足规范要求;加载过程中,套筒中部截面短边纵向和长边环向始终受拉;极限荷载下,随搭接长度增加,套筒中部截面短边侧环向压应变先转变为拉应变再向压应变发展,长边侧纵向压应变转变为拉应变;相对搭接长度相同时,极限承载力随钢筋直径增加而提高;提出的极限黏结强度及临界搭接长度计算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单拉工况下,钢筋直径不大于18 mm时,建议接头搭接长度大于12 d。
余琼敖晟瑞唐子鸣郭霖谢青海张志陈振海
关键词:搭接长度黏结强度
某砌体结构工程的裂缝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屋面采用钢屋架的1号库房,由于钢屋架与砖砌墙体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升温情况下屋架连接处砌体扶壁柱柱头碎裂,降温情况下上、下柱交接处产生倒八字斜裂缝;屋面采用木屋架的2号库房,结构纵向较长,墙体无任何窗洞,且只有一层,由于受砌体干缩和温差收缩作用,纵墙面产生大量的竖向裂缝。文中详细分析以上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对2号库房墙体在温度作用下的情况进行有限元模拟,提出了灌环氧水泥砂浆修补裂缝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余琼王观麟
关键词:砌体结构温度裂缝线膨胀系数钢屋架木屋架
碳纤维加固未受损与受损框架节点的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碳纤维加固受损与未受损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分析两者的承载力提高机理和受力性能。结果表明,无论是否受损,核心区、梁底、板顶碳纤维都可提高节点承载能力;受损对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延性提高影响小,但受损对节点初期。
余琼陆洲导
关键词:碳纤维加固受力性能延性极限承栽力刚度
带肋钢筋与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黏结性能
2022年
超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DCC)是新型纤维增强混凝土,受拉时表现出超高的延性和应变硬化能力。为提供UHDCC应用于受力构件的界面黏结理论依据,进行了45个钢筋在UHDCC中锚固的拉拔试验,考察了锚固长度、浇筑方式、保护层厚度、90°弯钩等对黏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纤维约束作用,试件未发生劈裂破坏;UHDCC的浇筑方式显著影响黏结强度,垂直浇筑的黏结强度大于平行浇筑;由于UHDCC的应变硬化现象,试件锚固长度从4 d增大到6d时黏结强度有上升趋势,大于6 d时中心锚固试件(保护层较厚)锚固长度对黏结强度影响不大,偏心锚固试件(保护层较薄UHDCC材料的约束作用减小)随锚固长度增加黏结强度降低;直锚段钢筋长度为4 d时,增设90°弯钩(4 d)后,承载力提升幅度可达67%,但随着直锚段长度增加,弯钩对承载力提升幅度减小;绝对锚固长度相等时直锚组试件承载力大于带弯钩的试件,弯钩段锚固并不等价于直锚钢筋,弯钩锚固必须保证直锚段长度。论文分析了带肋钢筋与UHDCC之间的黏结滑移机理,给出了UHDCC直接锚固的黏结强度公式。
余琼魏晋文张亮许雪静余江滔
关键词:锚固长度黏结滑移保护层厚度
钢次梁插入混凝土框架梁试验研究与力学分析(下)被引量:4
2013年
进行了2个钢次梁锚入混凝土框架梁(4种不同形式节点)和1个悬挑钢次梁锚入混凝土框架梁静载试验,结果表明,钢梁端部的弯矩与剪力引起混凝土梁顶面受弯裂缝、侧面剪、扭斜裂缝,导致钢梁上部区域拔出引起节点锚固失效破坏;由于缺乏楼板及其配筋的约束作用和钢次梁悬链线效应的有利影响,悬臂钢梁承载力小于普通试件;600 mm高框架梁试件的钢梁端部嵌固能力比900 mm高框架梁试件小。论文提出节点应变分布模型,水平与竖直方向的内力分开考虑分析节点内力;研究了不考虑水平力的节点承压破坏的弯剪相关性,表明无量纲弯矩和剪力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弯矩、剪力变化与板中钢筋达屈服、框架梁边缘混凝土压坏的应力状态关系,给出了有实用价值的内力计算公式及设计方法。
余琼吴铭赵兴庄陆洲导余江滔
关键词:锚固失效粘结滑移
基于OpenSees的RC平面框架抗倒塌试验模拟与分析(之二)
2014年
基于Open Sees分析平台,以位移控制方法加载,对湖南大学平面框架抗倒塌试验进行非线性静力抗倒塌数值模拟,验证了Open Sees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及约束处理方法的有效性。给出梁柱构件的轴力图,分析梁、柱截面弯矩-曲率、P-M相关曲线,确定了基于变形的屈服准则,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后处理得出了平面框架的塑性铰分布及发展情况;提取梁柱单元内力,根据轴力及弯矩包络曲线考察梁柱内力变化规律。通过数值分析,深入探讨了框架结构的抗倒塌机制和抗力分布情况。
余琼刘葵许建立
钢筋套筒灌浆对接与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对比被引量:17
2020年
为研究套筒灌浆对接和搭接接头力学性能差异,进行了24个对接和12个搭接接头单向拉伸试验,对比研究了接头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力-位移曲线、套筒应变等.对接接头在加载过程中套筒中部灌浆料出现全截面开裂现象,加载结束发生了灌浆料从套筒中拔出破坏,搭接接头无以上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套筒长度相同时,搭接接头承载力、总伸长率、刚度分别是对接接头的5~7倍、3~5倍、2~3倍,位移延性系数大于对接接头;在锚固长度相同时,搭接接头承载力、位移延性略大于对接接头,两者初始刚度差别不大,而搭接接头中后期刚度高于对接接头.对接接头套筒中部截面纵向受拉,而搭接接头加载前期受拉,后期受压,反映搭接接头对套筒抗拉强度要求较低;对接接头套筒中部截面环向受压,而搭接接头加载前期受压,后期受拉,说明搭接接头套筒中部对灌浆料约束作用大于对接接头.搭接接头力学性能优于对接接头,可运用于预制装配式结构钢筋连接.
余琼张远明宫鑫白少华范宝秀
关键词:对接接头搭接接头传力路径
一种应用于剪力墙体体系的新型预制楼板构造
一种应用于剪力墙体体系的新型预制楼板构造,其特征在于:一、包括预制的平面模块;二、还包括拼接层:由若干预制的平面模块拼接构成,每块平面模块通过两边缘跨接在房间的两个剪力墙之间,相邻平面模块之间紧密排布,在房间平面内形成拼...
余琼张星魁范宝秀张志樊艳妮陈振海郝永利张慧
RC平面及空间框架抗倒塌能力OpenSees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对已有平面及空间框架抗倒塌试验进行了OpenSees非线性静力抗倒塌数值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6层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进行一榀横向、一榀纵向平面框架和该空间框架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考察不同抽柱工况下平面与空间框架倒塌抗力关系。试验及数值模拟表明,空间框架倒塌抗力均高于平面框架。数值模拟还表明,空间框架结构抗力小于对应纵、横向平面框架结构抗力之和。
余琼朱帅刘葵许建立
关键词:冗余度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