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守萍
- 作品数:41 被引量:11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路径探析被引量:46
- 2016年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积极融合,努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与校园文化的四个层面紧密结合。要在继承和创新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 余守萍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
- 新媒体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困境及创新路径被引量:1
- 2020年
- 话语体系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托,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弘扬。新媒体的全方位渗透,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建设获得多方位支撑,但话语权威面临挑战;话语表达更具形象性,但话语认同的难度增加;话语传播更有实效性,但话语权的掌控受到冲击。基于此,必须坚持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坚持面向实践,推进话语建设,提升话语体系权威;实现话语表达的通俗化、生活化,强化话语体系认同;提高话语传播的针对性、实效性,牢牢掌控话语权。
- 余守萍胡辰
-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 毛泽东、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比较研究
- 2007年
- 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将马、恩、列、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自己所处时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各自具有时代特色和理论创新的知识分子理论。当然,他们的理论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脉相承、不断向前发展的。研究这种前后相承与发展的轨迹,对于党在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确立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 胡辰余守萍
- 关键词:知识分子理论邓小平中国革命和建设知识分子问题知识分子政策
- 传统儒家“信”的思想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 2010年
- “信”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儒家“信”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诚信不欺、讲求信用的文化传统的形成,对于理想人格的培养,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借鉴传统儒家“信”的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促成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对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 余守萍
-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
- 孔子“义”的启示下高校德育的开展
- 2014年
-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这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然而也应该认识到,孔子的伦理思想向来有"仁义"并举之说,"义"构成孔子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义"的内涵,不仅可以对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有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于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高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胡辰余守萍
- 关键词:孔子高校德育
- 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修正
- 在儒学的发展史上,康有为可以说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深厚的传统儒学根基以及对儒学的真诚信仰,使其能够在近代儒学面临危机之时,运用所掌握的中西方进步学说对之加以修正和重构,促进了儒学在近代的发展,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全...
- 余守萍
- 关键词:儒学思想传统文化宗教信仰
-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进展和思考
- 自意识形态概念提出时起,教育就蕴含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主要途径。关于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已经引起重视并取得了丰富研究成果。但是经过梳理...
- 余守萍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教育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安全思想及其现实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年代,文化安全问题并未引起普遍关注。因此,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文化安全思想并没有独立完整地呈现出来,而是散落在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中。随着民族国家交往的深入,文化冲突愈益显现,文化与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安全理论的梳理和解读,可以为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加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 余守萍
-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安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孔子“仁”的思想与高校德育工作被引量:1
- 2008年
-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个主要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的精心探索。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则是"仁"。充分、清晰地认识并借鉴孔子"仁"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余守萍
-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效性
-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研究述评
- 2023年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明确了新时代推进教育高质发量发展的基本方略。深化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重要论述研究,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学界主要围绕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涵特征、现实意蕴等展开研究。未来,需要加强专题研究、深化形成过程研究、聚焦体系研究并突出原创性贡献研究,为全面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并将之落实在教育发展实践中提供学术借鉴。
- 余守萍